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9-02-10 10:37赵富明周外民肖阳宝邓峥郑正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复查

赵富明,周外民,肖阳宝,邓峥,郑正

(1.湖南省胸科医院;2长沙市第一医院结核科,湖南 长沙 410200)

气道闭塞是瘢痕狭窄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严重临床类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造成末梢肺叶和肺段不张,导致通气功能不良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针对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以往临床常规处理方法是胸外科手术肺叶切除,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无法保全肺功能[1-2]。本研究将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进行治疗,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龄l8~60岁,平均(31.4±9.6)岁;发病至确诊的病史时间为1~14个月,平均(7.6±5.3)个月;抗结核治疗时间为1~12个月,平均(5.4±3.1)个月;痰菌阳性5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60例,咳嗽33例,胸痛8例,反复发热5例。

入选标准:(1)经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和痰涂片MTB阳性或活检病理确诊为支气管结核,分型属于瘢痕狭窄型并气道闭塞;胸部CT及气道三维重建提示远端支气管通畅,闭塞气道所属远端肺组织未见明显空洞、支气管扩张、钙化等毁损表现;(2)年龄18~60岁;(3)无明显出血倾向及凝血障碍。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方案:3HRZE/15HRE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抗结核化疗。对于耐药的患者采用耐药治疗方案。(1)术前准备:①病情评估:所有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了解闭塞气道情况,完善胸部CT及气道三维重建检查评估远端支气管是否通畅,远端肺组织有无明显空洞、支气管扩张、钙化等毁损表现。②麻醉方式:常规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部分不耐受患者选择镇静镇痛或全身麻醉。(2)冷冻治疗:冷冻探头经支气管镜活检孔道插入,将冷冻探头沿着气道走形,用力抵住闭塞部位,冷冻治疗持续时间约240~480 s。间隔3~7 d复查支气管镜,如闭塞部位仍未打通,再次行冷冻治疗,方法同前,直至闭塞部位打通出现小孔,使用探针探查闭塞气道远端,大致测量气道打通的长度,如探针不能通过则继续冷冻治疗。(3)选择适合的球囊导管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压力一般为303~808 kPa,若无明显出血,可反复2~4次球囊扩张,球囊持续膨胀时间每次1 min,目测狭窄气道直径变化情况。镜下出血较多时予肾上腺素局部止血,注意患者有无气胸及纵隔气肿。如球囊扩张治疗过程中气道远端管腔充血水肿严重、分泌物排出较多时,扩张治疗结束后给予局部加压注入抗结核药物异烟肼0.1 g、利福平0.15 g(初治患者)以减轻气道炎症(必要时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球囊扩张治疗1周后复查支气管镜,如仍需扩张治疗,方法同前。反复球囊扩张治疗后气道开放,且多次复查支气管镜检查气道开放稳定时即停止球囊扩张治疗,定期复查支气管镜检查、胸部CT及气道三维重建。

1.3 疗效评价

闭塞气道重新开放通畅,为正常直径2/3以上,且远端肺组织完全复张,稳定3个月以上判定为治愈;闭塞气道重新开放通畅,为正常直径1/3以上,且远端肺组织复张或部分复张,稳定3个月以上判定为有效;闭塞气道直径扩大至正常直径1/3以下或仅管腔开放而远端肺组织无复张,或暂时复张,但3个月内再次出现重度狭窄或闭塞未打通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随访

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定期复查患者胸部CT及气道三维重建、支气管镜检查、呼吸困难指数、并发症情况等。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 DI)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前支气管镜下表现

左主支气管闭塞30例,左肺下叶支气管闭塞12例,右主支气管闭塞10例,右中间干支气管闭塞8例。治疗前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见图1。

2.2 冷冻及扩张情况

60例患者间隔3~7 d冷冻治疗1次,直至闭塞气道打通为止,冷冻治疗3~40次,平均(11±5)次。其中,3例患者因气道闭塞长度较长,多次冷冻治疗未能打通,闭塞气道远端肺组织无法复张而放弃治疗。5例因冷冻治疗过程中未能正确沿着气道走形进行冷冻治疗,导致多次冷冻治疗未能打通闭塞气道。另50例患者顺利打通闭塞气道,后续每周行球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3~18次,平均(8±4)次。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时间为4~12个月,中位时间为6个月。典型病例的冷冻及扩张治疗过程见图2。

2.3 治疗效果评价

50例经冷冻治疗打通闭塞气道后续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患者,治疗结束时复查支气管镜及气道三维重建检查,所有患者气道直径均扩大至原直径1/3以上。其中4例患者狭窄气道管腔开放,但远端肺组织未能复张。另56例患者狭窄气道管腔开放,远端肺组织顺利复张。扩张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查支气管镜及气道三维重建,治愈率为41.67%(25/60),有效率为35.00%(21/60),无效率为23.33%(14/60),总有效率为76.67%(46/60)。

2.4 随访情况

治疗结束18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复查支气管镜及气道三维重建,评估治愈率为38.33%(23/60),有效率为31.67%(19/60),无效率为30.00%(18/60),总有效率为70.00%(42/60),治疗结束3个月至18个月期间,2例“治愈”患者及4例“有效”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气道回缩再狭窄。所有治疗"无效"的患者中,11例闭塞气道经冷冻治疗未打通者,3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4例放弃外科或其他介入治疗。12例闭塞气道打通,但球囊扩张治疗后仍肺不张或治疗后气道回缩再狭窄,随访时"无效"患者中,3例反复回缩再狭窄患者选择硅酮支架置入术,2例支架取出后气道稳定开放,2例支架取出后即出现气道回缩狭窄后放弃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另8例患者选择定期复查支气管镜检查,4例气道再次闭塞而放弃治疗,2例因反复出现分泌物堵塞致肺部感染、肺不张而选择外科手术治疗,4例定期复查支气管镜检查狭窄气道无明显变化,后续未予处理。典型病例见图3。

2.5 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所有闭塞气道打通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冷冻治疗前、球囊扩张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后及治疗结束18个月后的mMRC评分分别为(3.7±0.6)分、(1.1±0.5)分、(1.2±0.8)分和(1.2±0.4)分。治疗后3个时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mMRC评分比较分)

2.6 并发症情况

60例患者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接受球囊扩张治疗的50例患者中,1例患者扩张治疗1 d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给予吸氧及雾化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诉扩张治疗结束后出现轻微胸痛,复查胸部X线未见异常,术后1~2 d内疼痛缓解;3例患者在扩张后出现少到中等量出血,局部给予肾上腺素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气胸及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结核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肥厚、糜烂、溃疡、坏死、肉芽肿、管腔瘢痕狭窄甚至闭塞、管壁软化及支气管淋巴结瘘等[3]。一旦患者出现主或叶支气管闭塞,引发一侧全肺或肺叶不张,临床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治疗无法保全肺功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4]。

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致气道闭塞是结核科医师乃至内镜介入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冷冻治疗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广泛用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5]。冷冻治疗术分为冷冻消融术和冷冻切除术。冷冻切除术可用于活动期肉芽增殖型气管支气管结核引起的管腔狭窄,但有诱发大出血的可能[6]。冷冻消融术利用冻融原理既可消减较大肉芽组织、新生物,也可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引起的瘢痕狭窄或闭塞的治疗,远期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8]。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对于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致气道闭塞并肺不张时间较短、肺末梢无损毁患者,通过多次冷冻消融治疗能够打通闭塞气道,继之以球囊扩张术能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好转。文献[9-10]报道1例左主支气管结核致气道闭塞患者,采用多次冷冻治疗联合球囊扩张术顺利打通闭塞气道且稳定开放。本研究主要对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60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并肺不张患者,经多次冷冻治疗,大部分患者(50例)能够顺利打通闭塞气道。部分患者闭塞气道打通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气道闭塞部分长度较长,或冷冻治疗过程中未能正确沿着气道走形进行冷冻治疗,因此充分的术前评估特别是影像学评估尤为重要。通过冷冻治疗打通闭锁气道后续行球囊扩张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临床症状及呼吸困难指数明显改善。本研究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研究[11-12]报道的高频电凝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能与冷冻消融治疗对气道的损伤小,远期回缩再狭窄的风险低于高频电凝有关。在治疗结束后期随访期间,部分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回缩再狭窄,考虑可能与气道闭塞部位瘢痕组织较坚韧且软骨等管壁结构破坏严重有关。此外,部分患者冷冻治疗打通闭塞气道后,远端阻塞炎症未能及时控制,此时行球囊扩张治疗亦可增加气道回缩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如不及时行球囊扩张治疗,冷冻打通的闭塞气道可能再次发生闭塞,使前期的工作前功尽弃[13]。本研究认为,针对球囊扩张治疗过程中远端管腔充血水肿严重、分泌物排出较多时,在球囊扩张治疗后给予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以减轻炎症(必要时予全身抗感染治疗),以减少气道回缩再狭窄的发生。对不同治疗疗效患者的病史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病史时间的长短可能对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气道闭塞的疗效有较大影响[14]。患者病史时间越长,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气道闭塞的有效率似乎越低,该结论与文献[15]报道观点较为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患者病史时间越长,瘢痕狭窄气道闭塞的时间就越长,瘢痕组织坚韧,软骨破坏严重,导致上述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强调气管支气管结核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于具体病史多长时间内才能取得较好疗效的时间节点,有待于后续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的验证支持。在并发症方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少数出现少到中等量出血、一过性胸痛、分泌物排出不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显示该治疗方案有较好的安全性。

经过大量的实践,本研究认为针对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联合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1)首先必须充分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2)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及气道三维重建、支气管镜检查等综合评估患者闭塞气道情况,如闭塞气道远端支气管通畅,闭塞气道所属远端肺组织未见明显空洞、支气管扩张、钙化等毁损表现方有处理价值。(3)由于闭塞部位多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瘢痕挛缩,含水量较少,故应增加冷冻治疗时间,建议每次冷冻治疗时间为240~480 s,本小组最多曾尝试过540 s,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亦未见明显并发症的发生,但建议冷冻时间不要超过600 s。(4)冷冻治疗过程中,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气道三维重建结果,选择合适的部位和角度,沿着闭塞气道走形,将冷冻探头用力抵住闭塞部位,尽量使冷冻作用的深度达到最深。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类型探头,如针形探头治疗效果可能更佳。(5)球囊扩张过程中,如气道远端管腔充血水肿严重、分泌物排出较多时,扩张治疗结束后予局部加压注入抗结核药物以减轻气道炎症(必要时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6)病史的长短可能对治疗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6]。

综上,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是治疗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段,而且病史时间越短,治疗获益机会可能越大。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勘 误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