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机械的推广路径构建

2019-02-11 08:14吴国祥
时代农机 2019年4期
关键词:稻秧秧苗高产

吴国祥

(湖南省汉寿县丰家铺镇人民政府,湖南 常德415908)

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我国的农业发展领域,尤其是水稻种植业。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下,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因此需要在有限的耕地上增加粮食的产量。文章主要论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路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水稻产量。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路径构建

1.1 高产多抗杂交组合技术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要想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克服区域自然气候的限制,改良水稻品种,实现水稻优质高产。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通常炎热多雨,而西北地区都是高山气候。南方夏季经常下雨,可以使稻田变得更加湿润柔软,适合水稻种植。但是北方气候比较多变,在夏季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不利于水稻生长。当前我国很多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提高我国粮食的总产量。

1.2 旱育稻秧栽培技术

粮食高产的技术就是旱育稻秧栽培技术。我国在栽培水稻稻秧的时候,利用旱育技术,可以选择矮壮品种,使旱育稻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得以保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旱育稻秧栽培技术,在施肥过程中利用沼液肥,使苗床的管理能力提升,使壮秧声场塑料不断提高。在利用旱育稻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维护和管理该地区,避免出现烂苗问题,保证稀植覆盖率可以实现100%。

2 旱育稻秧栽培技术的应用

2.1 水稻旱育栽培技术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利用旱育栽培技术,并且使水稻秧苗生长素质不断提升,因为生长抗逆性的因素,避免出现烂种和烂秧等问题。例如我国某个地区利用旱育栽培技术,提升了水稻秧苗的耐寒性,提前确定播种时间和插秧时间,更改早熟稻种植,进行和更改中熟稻种植,进行迟熟稻种植。使水稻成熟期全面提前,同时也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水稻高产。

2.2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播种之后,需要进行严格的田间管理,通过管理水分和肥料,可以使水稻产量全面提升。水稻插秧之后,因为根部肥料吸收能力比较差,再加上蒸腾作用的影响,插秧之后需要为秧苗提供充足的水源。例如某地区建立农业水稻种植管理部门,明确规定了水稻插秧之后稻田中的水位,保证秧苗不被淹没,使秧苗健康的成长,提高肥料的吸收能力,避免因为蒸腾作用危害到秧苗叶片的生长。

2.3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秧苗栽培时需要重视防治水稻病虫害。当前水稻秧苗主要面临着负泥虫和潜叶蝇等病虫害。这类病虫害通常都是出现在每年的6、7月份。因此农业水稻养殖基地可以采取合适的药剂,例如富士一号和多菌灵等药剂,治疗已经被感染的秧苗。

2.4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浅、湿、干三种,在井灌区设置洒水池,并将渠道适当延长,逐渐提高水温。插秧后,通过灌地皮水的方式提高温度,促进根部吸收,避免出现漂秧。如果插秧时间比较早,或遭遇低温天气,要适当提高水层,在苗高2/3部位,但不能淹没秧心,这样可以保护秧苗。秧苗扎根后利用灌寸水的方式,适当提高温度。当田间水稻茎数达到80%,针对长势比较旺的地块,或出现叶黑和拔节黄等问题的地块,要连续7~10天洒水晒田,如果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就采取渗水淹的措施。晒田时,如果田面发白,或地面出现龟裂的问题,叶色褪淡,开始变得挺直,就可以停止晒田。

3 结语

当前农业技术人员要不断探索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路径构建方式,促进我国进一步发展新型高效农业产业。水稻种植业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利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农业发展增加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稻秧秧苗高产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一株稗草的狡黠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小稻秧脱险记
农民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小稻秧脱险记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