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竹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019-02-11 17:14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竹材竹林竹子

易 从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宜宾644000)

竹产业是全球公认的绿色、 生态产业, 有着巨大的经济、 生态、 文化和社会价值。 我国素有“竹子王国” 之美誉, 竹种资源、 竹林面积、 竹材产量以及竹加工利用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竹产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四大产业之一, 也是我国林业重点发展的十大绿色富民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朝阳产业之一。 加快推动竹产业发展, 对经济、 生态、 文化、 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发展竹产业的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

竹子的再生能力强, 须根发达且纵横交错, 具有强大的固土保水功能, 大力发展竹产业可提高森林覆盖率, 达到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 固堤保土等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同时竹子生长快, 有很强的固碳能力, 比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 氧气释放量更大, 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 有关研究表明, 1 hm2毛竹的年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46 倍。 因此, 大力发展竹产业,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2 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更是新时代“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 核心在产业振兴。 竹产业投资少, 见效快,易管理, 特别是竹子生长快, 成材早, 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 竹子成林后, 3 年即可砍伐, 而且每年都能进行间伐, 常伐常新,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很好的产业选择。 竹农不仅可以从竹材、 竹笋中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竹下种植、养殖以及竹生态旅游等立体化经营模式, 有效促进农民增加种竹综合收益,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另一方面, 竹精深加工企业对竹材的需求量巨大, 以竹浆纸企业为例, 每生产1 t 竹浆要消耗4 t 鲜竹,一个年产20 万t 的浆厂, 一年将消耗竹子80 万t,竹农仅通过卖竹材一年的收入即可达到4.5 亿元左右, 从而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有利于竹农增收,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3 有利于美化自然环境

竹子枝叶茂盛, 四季常青, 挺拔秀丽, 绿荫成趣, 是世界上公认的生态绿化植物, 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大力发展竹产业, 进一步扩大竹林资源面积, 成片四季翠绿的竹林可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竹林风景线, 将有利于美化人们的自然生活环境, 让人赏心悦目。

1.4 有利于提高中国造纸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是纸及纸板生产消费大国, 但受国家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相关政策的影响, 国内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导致我国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跌, 国内木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约70%的木浆都依赖进口。 我国竹资源丰富, 竹子纤维含量高, 纤维强度好, 纤维长度介于阔叶木和针叶木之间, 是制浆造纸的优质原料, 完全可替代木材用于制浆造纸, 且用现代竹子制浆工艺生产的竹浆品质一点也不亚于进口木浆。 在通常情况下, 4 t 鲜竹材可以生产出1 t 的竹浆, 竹浆生产成本较低, 比木浆更具有成本上的优势。 因此,大力发展竹浆造纸产业, 实现“以竹代木”, 可有效地减少中国对进口木浆的依赖, 有利于提高中国造纸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

1.5 有利于促进中国竹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 竹子不仅被用于衣、 食、 住、 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以其自强不息、 朴实无华、 高风亮节等高尚品格,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素有 “梅兰竹菊” 四君子之一、 “松竹梅” 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 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所以, 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大力发展竹产业, 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竹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2 中国竹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的任务。 中央政治局在第3 次集体学习时, 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中心议题, 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所在, 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4]。 2018 年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时指出, 四川是产竹大省, 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四川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 出台了《关于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 推动四川由竹资源大省向竹经济强省转变, 力争到2022 年全省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0 亿元。 同时宜宾市委、 市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发展竹产业的意见》。 各级党委、 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有利于推动中国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2 竹文化底蕴浓厚

我国是世界上培育、 研究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 竹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并作为高尚的民族品格、 禀赋和精神象征。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指出, 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 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轼曾说: “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可见, 竹子这种自然植物已经渗入到了中华文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成了丰富多彩、 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5]。 中国浓厚的竹文化底蕴, 为中国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基础。

2.3 竹林资源丰富

世界竹子看亚洲, 亚洲竹子看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大国, 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3, 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拥有竹类植物39 属500 多种, 分布在全国各地, 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全国16 个主要产竹省区的竹林面积超过600 万hm2,包括笋用竹林、 浆用竹林、 材用竹林、 笋材两用竹林、 生态公益竹林以及风景竹林等, 竹林种植面积、蓄积量、 竹制品产量和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6]。 我国丰富的竹林资源为我国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4 竹开发应用领域广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竹产品生产和出口国, 竹加工技术研发和竹产品创新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竹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竹子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 除传统领域外, 竹子产品已经覆盖到竹建材、 竹浆纸、 日用竹制品等上千种类型, 应用领域已发展到建筑、 造纸、 家具等方面。特别是最近几年异军突起的竹浆造纸产业, 凭借着竹浆明显的成本优势和竹纤维健康、 环保、 舒适等特性迅速赢得了消费者喜爱, 市场不断扩大, 发展速度非常快。 一些大型的竹浆造纸龙头企业, 已具备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竹浆造纸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2.5 竹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竹子具有生长快、 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竹资源是短期内可更新的森林资源,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下, 世界上众多国家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投向竹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竹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都将成为广大产竹国和竹产品消费国产业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竹产业发展迅速, 竹产品类型日益丰富, 除传统的竹笋、 竹材、 竹工艺品和竹浆造纸外, 竹纤维纺织、 竹提取物制药等新兴技术产品已进入日常生活中, 竹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促进了经济、 文化、 生态以及社会的发展[7]。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产竹大国, 竹产品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内外市场对竹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加大, 大力发展竹产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3 中国竹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竹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引领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全国竹加工企业有12 756家, 其中年产值低于500 万的企业总数为7 583 家,占企业总数的59.4%; 产值超过亿元的加工企业只有101 家, 占企业总数的0.8%[8]。 全国竹精深加工企业普通规模较小, 设备落后, 科技含量不高, 市场竞争力较弱, 且大多还是手工作坊式生产, 劳动生产率低, 竹资源消耗量大, 利用率低, 缺少具带头引领作用的竹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去推动和引领。

3.2 竹产品附加值低, 缺少名优产品

大多数竹产业企业不重视对科技的投入, 企业创新能力差, 产品科技含量低, 品种少, 同质化现象严重。 同时产品精深加工不够, 附加值低, 产品价格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 产品宣传力度不够, 消费者认知度低, 在市场上与其他同类产品竞争能力差, 缺少竹产业的名优产品,因而竹产品市场的整体消费氛围尚未形成, 对竹产业发展拉动力不强。

3.3 竹产业一产的集约化经营程度低

1) 专业从事一产产业化服务的科技人才少。 目前, 从事竹产业研究的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真正服务于竹产业一产的科技人才少。

2) 专业从事一产经营的经营实体少。 大规模的竹产业需要大量的竹材作为主要原料, 传统的竹材种植经营都是以单家独户种植经营为主, 产量低下,收入不高, 不能调动竹子种植者的积极性, 不利于竹产业快速、 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 竹子种植科学化程度低。 目前, 我国竹林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大多数种植户科学种植意识不强, 完全是靠老天爷吃饭, 管理粗放, 竹林缺肥、 缺水特别严重, 最终导致竹林种植单产不高、效益不明显。

4) 竹子采伐工具落后。 由于竹子生长特性和地貌环境限制, 使得在采伐竹子时无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竹子的采伐工具非常落后, 大多数伐竹方式仍然采用传统人工刀砍作业, 对农村劳动力要求较高, 工作效率相当低下, 导致竹子采伐的人工成本过高。

由于竹产业一产集约化经营程度低, 导致竹子产量低, 竹材的潜力难以有效发挥, 大批使用竹材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困难, 原料成本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使竹产业社会经济价值难以最大程度体现出来。

3.4 采购模式不合理影响竹材资源潜力的有效发挥

目前, 大多数竹料采购模式比较传统, 竹农将采伐后的竹子大多交到中间经销商手里, 中间经销商再卖给竹精深加工企业, 甚至中间经销商之间再转几次手后才卖到竹精深加工企业, 最终出现农民卖竹收益低, 企业采购竹原料成本高, 利润被中间经销商赚走, 这样传统采购模式不仅影响企业采购成本, 同时还影响了竹农的利益, 严重打击了竹农的种竹积极性, 不利于竹产业健康发展。

3.5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 影响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使农业生产劳动力在数量、 质量和结构上的矛盾加剧, 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6 交通条件落后

我国部分竹资源丰富的地区, 交通条件十分落后, 竹资源运输成本过高, 同时还有部分竹资源丰富的地方甚至还没有通路, 导致大量竹资源严重闲置, 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4 全力以赴把竹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4.1 培育竹产业龙头企业, 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

竹产业龙头企业兼具资金、 资源、 经营等诸多优势, 要全力以赴加大对竹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政策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链完整、 竞争力较强和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好竹产业龙头企业的协作引领作用, 推动竹产业朝规模化、 专业化、 高端化方向发展。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 壮大竹材使用总量的市场规模, 将竹材的总量潜力释放出来,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竹农的实际收入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增大, 真正体现竹产业的社会经济价值。

4.2 打造竹产业名优产品, 提高竹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建设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巨大的竹产业市场需要品牌产品来促进其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竹精深加工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 精心打造品牌, 发挥品牌效应, 提高知名度, 以品牌树质量, 以品牌促销售, 以品牌出效益。

4.2.1 企业层面

竹精深加工企业要从产品质量、 形象、 宣传、渠道建设等方面着手, 赋予竹产品更高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打造好产品品牌, 提高附加值, 扩大市场占有率, 促进产品销售。

一是要打造高品质产品, 始终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抓手, 全力以赴打造出让用户放心的高品质产品;二是提升品牌市场形象, 通过精美的外包装提升产品的形象, 吸引消费者,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加竹产品的评奖活动, 通过评奖活动取得奖项, 增强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形象, 促进产品市场销售; 三是加强产品的宣传推广,通过影视广告片、 冠名以及互联网等媒介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四是建立销售渠道,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进行营销, 发挥好互联网的高效、 精准营销以及全民分销等优势, 并结合线下开设专卖店、 发展经销商等销售方式, 将产品迅速打入市场, 促进产品销量。

4.2.2 政府层面

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品牌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各类获奖的品牌产品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鼓励企业全力以赴打造好品牌产品, 以竹产业名优品牌产品带动竹产业的发展。

4.3 创新竹产业一产发展模式, 提高一产集约化经营程度

1) 推动竹林科学化种植。 一是政府或者竹精深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高产示范林, 引进高产优良竹种、 集约化经营示范、 摸索产业发展模式等方式,为广大农户和业主提供直观的竹林种植、 养护示范,并从中总结出成熟的高产浆用竹林的经营体系和方案, 免费提供给竹农, 全力提高农户造竹、 护竹的积极性, 带动农民科学种竹, 提高竹产量。 同时科学的示范林建成后, 在当地也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必将示范带动、 辐射周边居民大面积种竹, 从而推动竹产业规模、 健康发展; 二是希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强对科学种竹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积极改造低产竹林, 建立优质、 高效、 可持续经营的竹林资源体系, 帮助竹农不断提高竹农科学化种植水平, 提高竹林种植的科技含量, 提升单位面积竹林产量, 提高种竹收益。

2) 大力发展专业竹材种植经营实体。 希望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加大对种竹经营实体的培育和政策扶持力度, 让竹材种植经营实体做大规模,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 使竹产量大幅度提高,竹材采伐和运输效率大幅提高, 让竹材规模化种植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有效促进竹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而通过专业经营实体带动千家万户竹农增加种竹收入。

3) 创新采伐工具。 目前, 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 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严重制约了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在竹子采伐工具上加大研发和投入, 创新竹子采伐工具,不断提高竹子的采伐效率, 降低劳动成本, 提升竹农经济效益, 彻底解决传统刀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促进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加大对竹林立体经营的探索。 为提高竹农种竹收益, 充分挖掘竹子利用价值, 政府和企业都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研究, 积极探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竹林生态旅游等立体经营模式。 通过发展林下立体化经营, 竹农不仅可以从竹笋、 竹材中获得收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竹下种植、 养殖以及竹生态旅游等立体化经营模式, 提高种竹附加经济价值, 提升种竹的整体经济效益。

4.4 创新竹产业一二产合作模式,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加大竹材生产环节的合作。 竹产业精深加工企业要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 鼓励种植户多种竹, 凡是与竹精深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的种植户, 企业可以按照新增种竹面积给予种植户一定的补贴(现金、 竹苗、 肥料等), 通过建立这种合作关系, 不仅可以保障企业竹料供应, 同时也可以降低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调动种植户种竹积极性。

2) 加大经营环节的合作。 竹产业精深加工公司、 企业要加强与种植户经营环节的合作, 特别是企业要创新竹料采购合作模式, 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原料供应, 同时还可以充分保障竹农利益, 提高竹农种竹积极性。 竹料采购模式创新可以采取“公司+合作料场”、 “公司+专合社+农户”、 “公司+政府+供应商” 等采购合作模式, 将竹原料第一车间建设到农村, 取消竹料的中间流通环节, 实行统一定价、底价收购, 这样不仅方便了竹农卖竹, 有效保护了竹农的经济利益, 同时还有利于远距离及偏远区域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极大地提高竹农种竹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竹产业的健康发展。

3) 积极摸索股权合作模式。 可积极探索一产经营组织与二产进行股权合作模式, 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确保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5 加大林区公路建设

目前, 部分偏远区域因交通不便, 大量竹资源无法运出, 竹资源严重闲置。 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林区公路建设力度, 打破制约边远地区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交通瓶颈, 不仅可以将闲置的存量竹资源充分挖掘出来, 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竹积极性。

5 小结

我国是产竹大国, 竹资源丰富, 竹文化历史悠久, 底蕴浓厚, 竹产业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竹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地方政府和竹产业企业要共同努力,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让竹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竹材竹林竹子
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浸渍改性对竹材性能的影响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寻访竹林隐士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竹材首饰的开发设计研究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