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黄杨育苗与栽植技术

2019-02-11 19:42韩国忠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黄杨北海道中耕

韩国忠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北海道黄杨,原产日本,属常绿阔叶乔木树种。自1986年引种北京后,经过多年的驯化和系统选育,现已成为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具有较强抗寒性的绿化新树种。我所2006年引进后,在吕梁市离石区王家沟流域的大局村进行试种,获得成功。经过引种观察,总结了其育苗与栽植技术。

1 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性

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属于卫矛科卫矛属乔木。小枝四棱,具细微皱突。叶革质,有光泽,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5 cm,宽2-3 cm,先端圆阔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有浅细钝齿;叶柄长约1 cm。聚伞花序5-12花,花序梗长2-5 cm,2-3次分枝,分枝及花序梗均扁壮,第三次分枝常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小花梗长3-5 mm;花白绿色,直径5-7mm;花瓣近卵圆形,长宽各约2 cm;雄蕊花药长圆状,内向,花丝长2-4 mm;子房每室2胚珠,着生中轴顶部。蒴果近球状,直径约8 mm,淡红色;种子每室1粒,顶生,椭圆状,长约6 mm,直径约4 mm;假种皮桔红色,全包种子。一般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1.2 生态学特征

北海道黄杨原产日本北海道市,也称“日本冬青”、“日本黄杨”。据引种观察,抗寒性强,适生范围广,生长较快,四季常青。由于不落叶,叶片较普通大叶黄杨大且厚,叶色碧绿有光泽,冬季叶色不变,故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绿化价值。用途广泛,其木材细致,可以制作工艺品;树皮含橡胶物质,可作为工业原料;叶可入药,具有利尿、强身健体之功效。目前,在我国南北方各省区城市绿化中均有栽培。

北海道黄杨主杆明显,单干直上,顶梢粗壮,表现出优良的乔木性状。据观察,生长比较快,5 a生苗高可达3 m以上;枝条年均生长量约70 cm,树干年高生长量高可达170 cm。

北海道黄杨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可忍受-23.9℃的低温。比较抗旱,其耐旱能力优于普通的大叶黄杨。喜光,也较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在肥沃、疏松、湿润之地,酸性土、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地上均能生长。树姿挺拔,耐修剪整形。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氢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抗性。在城市庭院绿化中,可以孤植、列植和群植。不仅树型高大,四季常绿,而且入秋后满树结满果实,成熟的果实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一冬不落,成串的红色果实镶嵌在绿叶丛中,观赏性极强。

2 育苗技术

2.1 播种育苗

2.1.1 采种

北海道黄杨的种子成熟期一般在9-10月,当蒴果开裂露出棕红色种子时,可立即采集。采种后进行凉晒,取出种子。

2.1.2 种子处理与播种

将种子用凉水浸泡l-2 d,阴干后将其播种在塑料营养袋内。袋内装入细沙土和营养土,每袋播种1-2粒,播后覆盖细沙1-2 cm。

2.1.3 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喷水,以保持营养袋内土壤湿润。种子出苗后,严防日灼。幼苗易受立枯病危害,可每7-10 d,喷l∶2的波尔多液200-300倍液预防。幼苗生长期间,每隔10-15 d,根据营养袋内的土壤湿润状况,喷水1次或喷0.5%的尿素水溶液或稀释的有机肥水,以确保苗期生长需肥。及时除草,防治害虫。一般当年生苗高可达8-30cm,第二年苗高可达15-60cm。二年生苗即可进行移栽。

2.2 扦插育苗

2.2.1 育苗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在背风向阳处,土壤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育苗地土壤质地不同,其当年扦插苗的生长差异较大。据观察,砂土地上当年苗高仅15-20 cm,壤土上苗高40-60 cm,而沙壤土上苗高可达50-70 cm。不宜在重黏土和盐碱地育苗。

2.2.2 采条时期与插穗规格

北海道黄杨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以早春或5月第1次枝停止生长及8-9月枝条木质化后为宜。插穗可随采、随插。插穗长度一般10-12 cm,上端留1-2对叶片为宜,下端切口要平滑。在剪取插穗过程中,要严防风吹、日晒,控制水分蒸腾。

2.2.3 插穗处理

用短插穗(长8-12 cm)时,采用吲哚乙酸50 mg/L处理16 h后,其生根数及根长大于不处理插穗5倍以上。也可用α-萘乙酸50 mg/L速蘸后,扦插于塑料袋内,扦插深度4-8 cm。扦插后要喷水,使土体与插穗紧密接触,以利于生根。如在育苗地扦插时,其插穗长度以15-17 cm为宜。无喷水条件时,可在扦插后搭设荫棚,以防插穗水分过多散失。

2.2.4 扦插移植

对塑料袋扦插成活的苗木,在喷雾条件下,一般15-20 d可生根,待根系本质化之后,可移入大田苗圃。移植株行距,以培育苗木的目的不同而异。如培育1-2 a生苗作绿篱,可采用行距40-50 cm,株距5-6 cm即可;若培育群栽或单株大苗时,其株行距50-200 cm不等。

2.3 叶片繁殖育苗

2.3.1 扦插叶片选择

时间最好在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20℃左右时进行。选取一年生以上的老叶片,也可用扦插枝条时摘下的叶片扦插。叶片要用手摘下,注意带踵,不要用剪刀剪取叶片。

2.3.2 介质和插床

介质最好用粗河沙,草炭土和珍珠岩各半也可以,以蓄水通气又不滞水为原则。介质要消毒,可用开水浇灌,冷却后再用。量大时,也可用阳光曝晒或药物消毒等办法。量少的,可用大一点花盆、木箱等容器作为插床;量大的,可以做成高出地面的池子。介质层厚10 cm左右,但下层要垫厚5 cm左右的透水层。

2.3.3 扦插叶处理

先将要扦插的叶柄浸生根剂,再用一块长10 cm、宽2-3 cm、厚0.5 cm的木板,打上扁洞,插进介质2-3 cm深。将用生根剂处理过的叶片插入扁洞,除将叶柄全部插进,还要将叶片插入1/3。所插叶片要面朝同一方向,以便于管理。插叶后将插床压实,待8-12 h后再浇水。注意要使介质与叶片贴实,无缝间隙。

2.3.4 扦插叶后的养护

量小时,扦插叶后用塑料袋将花盆罩上,上开一通气孔。量大的,在插床上罩小拱棚。每天向叶片喷水4-5次,保持相对湿度80%左右,一般30-50 d左右就可以生根。生根后要揭去塑料罩和拱棚,让其接受阳光。生根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长出枝条,一般要等到来年夏秋季才能生芽长出枝条。

2.4 嫁接育苗

据资料,可以用同是卫矛科的丝棉木作为砧木,将北海道黄杨的接穗嫁接到丝棉木上(主干高度以1.5-2.0 m为宜)。这种方法,在我国长城以南地区培育园林绿化苗木时有采用。

3 栽植管理技术

3.1 整地栽植

要求地形平整,结合深翻,每667 m2增施有机肥2 000 kg左右。施有机肥时应注意一定要充分腐熟,深施在栽植穴内。栽植时期以春季为主,一般在4月上旬“清明”前2-3 d为宜。

露地栽植株行距,一般0.5m×1.5m或0.4m×1.2m,每667 m2栽植约1 000-1 500株。栽前根据设定的行株距打线定点,按点挖穴或是按栽植的行距开沟,开沟深度一般40 cm。栽后覆土踩实。

3.2 栽后管理

3.2.1 浇水

浇水是保证栽植成活的主要措施。由于北方春季干旱少雨,栽植后可每隔4-6行在行间用土培垄,以利浇水。一般要求栽植后24 h内浇第一次水,隔3-5 d浇第二次水,再隔5-7 d浇第三次水。浇完三次水后,可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考虑是否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大或过小,以浇水后苗木不倒伏、倾斜或露根为准。一般在夏未就要控制浇水,目的是防止苗木徒长。每次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不宜在气温高的中午进行。

3.2.2 中耕除草

栽后中耕除草是苗期管理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一般宜在降雨或浇溉后进行。通过中耕除草,可以疏松表层土壤,促使苗木根系发育。中耕时一般苗木附近应稍浅些,株行间可适当加深,通常3-5 cm。北方地区一般春季干旱,秋季杂草已停止生长,所以春秋应以中耕为主,夏季则应以除草为主。除草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3.2.3 追肥

追肥可及时补充幼苗对养分的需求,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造林质量。据研究,北海道黄杨在幼苗期需磷较多,而生长旺季需氮较多,到秋季停止生长时则需钾较多。在苗木栽植后,宜在阴天或早晨、傍晚空气湿润时,在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一般每月叶面喷施3-4次即可。在苗木速生期,可追施尿素氮肥。在追肥方法上,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应距苗木15-20 cm处,不宜过近,追肥后立即覆土。也可将追肥溶解在水中,浇在距苗木10 cm处。追施氮肥一般应在夏季进行,最后一次不宜迟过“立秋”。8-9月份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寒越冬能力。

3.2.4 整形修剪

由于北海道黄杨具有很强的顶端优势,成枝力相对较弱,可通过适当的整形修剪,培养出理想的主干和丰满的侧枝,使树体圆满、匀称、紧凑,供人们欣赏。在修剪上,适宜夏剪。小苗一般均具有明显的主干,侧枝多生长在树体中下部,在整形修剪时一般不截干,只对幼树基部侧枝进行短截。为培养观赏树型,以尖塔形、圆锥形较多。一般情况下,对成树只剪除自干茎萌生的徒长枝及竞争枝,以避免形成双头双干。如果出现多头,应及早培养主枝或替代主枝,保持高生长优势,并使侧枝均匀分布。树体整形修剪的枝条,可用作扦插繁育材料。

3.2.5 病虫害防治

北海道黄杨的抗病虫害能力强,一般不易遭受病虫害危害。其主要虫害是黄杨尺蠖和天牛。黄杨尺蠖以幼虫食叶为害,为害初期,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5 000倍液喷洒。天牛主要为褐天牛,以幼虫蛀食主干或主枝,危害时期主要在高温干旱季节,可通过人工捕杀成虫或用40%乐果乳剂毒杀幼虫方法进行防治。

3.2.7 越冬防护

北海道黄杨虽然抗寒力强,但在幼苗期进行适当的冬季防护还是必要的。做好冬季防护,有利于保护木质化程度不高的“秋梢”,为来年开春迅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入冬后土地封冻之前,在给苗木浇足上冻水后,应采用支架薄膜覆盖法防护。即在苗木行的两头和中间每隔5-6 m打一木桩,木桩高于苗高20 cm左右即可,在木桩上牵拉一根铁丝,用塑料薄膜给每行幼苗搭起一座小“帐蓬”,塑料薄膜两侧和两端均用土埋实,密不透风,直至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稳定时揭开。

猜你喜欢
黄杨北海道中耕
嘿,冬季我们一起去北海道吧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北海道 雪国丰盈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黄杨木雕创作特点浅析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