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家国巨变的方寸记忆

2019-02-11 13:07李崴
共产党员·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票证粮票粮食

李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极为匮乏,国家对城乡居民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从20世纪50年代票证制度的确立到9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票证的历史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真实写照,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

票证制度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征收公粮和市场收购是政府获取粮食的两个重要渠道。然而,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尤其是1953年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国家掌握的粮食储备与城乡粮食供应量相比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缺口。

为了尽快解决粮食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正式确立,农产品统购统销的品种不断增加。1953年11月,政务院正式发布《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一律不准私自经营粮食”;“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簿购买”。到1954年,除了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外,生猪、甘蔗、茶叶、羊毛等都被纳入统购统销的范围,一个庞大的统购统销体系逐渐形成。

1955年8月,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证三票制度”,即: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和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地方饲料票。同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发行使用,同时印发油票,全面揭开了中国票证时代的帷幕。

票证中的吃穿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对所有的物资都曾发放票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400多个地方发行过粮票,品种约有30万种。这些票证,从类别看主要有吃穿用三大类(军用粮食票证除外)。

“民以食为天”。各地的临时性粮票最早始于1950年;1953年11月,北京实行面粉计划供应;1953年12月,上海县等地区对城镇居民口粮和工商行业及事业单位用粮,采取民主评议协商,核定粮数,凭证购粮。1954年3月,开始实行食油定量制度。1955年11月,全国城镇户口一律使用购粮本,印发统一的全国粮票,同时发放油票。1957年7月开始印发肉票。除此以外,还有蛋票(鸡蛋、鸭蛋等)、糖票(白糖、红糖、冰糖等)、豆制品票(豆腐票、酱干票、豆条票等)、烟票、酒票、糕点票以及各类食品、副食品票证,等等。

195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当年10月起,棉布实行凭票供应。全国各地区每年每人一丈六尺至一丈九尺,婚丧嫁娶可以补充一定的布票。除棉布购买证、布票之外,还有棉花票、棉絮票、化纤票、丝绸票、汗衫票、背心票、鞋票(布鞋票、胶鞋票等)、帽票(单帽票、棉帽票)以及各类棉纺织品、针织品、毛线制品票证,等等。在物资紧缺的196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商业局印发的“前期布票”,面额为“伍市分”,是布票的最小尺寸。由于布票紧缺,在人口多、孩子多的家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普遍现象。

在吃穿用这三类票证中,“用”的票证种类最为复杂。三年困难时期,需要凭票购买的商品扩大到日用百货。1962年,全国开始发放日用工业品购货券,即工业券。煤炭供应证、煤票、火柴票、肥皂票、煤油票、热水瓶票、脸盆票、手表票、收音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以及各类日用农林产品、工业品票证,等等,属于“用”类的票证五花八门。与此同时,根据政策,对老红军、离休老干部、伤残军人、军烈属、华侨以及少数民族、下乡知识青年等特殊群体给予相关票证的专项供应。

票证的时代印记

实行凭城镇户口、按人定量供应粮食,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这是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配套手段。公安户籍部门把国家供应粮油的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凭派出所户籍办公室管理的户口登记簿,到居民委员会申办粮食供应本,按月(或按季度)在户口所在地粮店领取。

1953年11月,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上面写着“遗失不补,过期无效”。由于物资相对匮乏,很多商品的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春节等节假日前夕,各供应点都会排起长队。1962年,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售一批纳鞋底用的白线绳,不收布票,引起众人抢购。人们把线绳拆开,织成线衣线裤,以替代毛衣毛裤。“能省就省”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生活原则。

在那个年代,粮票成为事实上的“第二货币”,没有它就要饿肚子,小孩送托儿所和幼儿园、病人住院也要交粮票,出远门没有粮票更是寸步难行。1960年起,进饭馆吃饭也要交粮票。1961年夏天,学者吴宓准备从四川到广州探訪朋友陈寅恪,陈寅恪致信吴宓:“兄带米票每日七两似可供两餐用。”地方粮票则仅限于当地专用,不能越境,出远门需出具证明兑换全国粮票或省级粮票(限于本省境内)。全国粮票是人们出门在外的通行证。

票证的终结

统购统销作为我国工业化初期一项重要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长远来看,解决供求矛盾,保证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才是根本大计。

改革开放后,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国家一直在平衡粮食差价。“六五”计划的完成,粮食和棉花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提供了条件。

变化首先在深圳发生。1983年,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粮食定量不足,外来人口只能到自由市场购买高价粮。深圳市委认为,粮食市场上的两个市场、两种价格,不利于生产和流通,也无益于群众生活。1984年,深圳市委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1985年,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此后,全国粮食连年丰收,各类商品的生产和供应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逐渐丰富起来,票证的功能相继被弱化、淡化直至废止。1980年,各地相继取消糕点票;1983年12月,取消布票;1988年,取消烟酒票;1990年,取消肉票、蛋票、糖票;1992年,全国844个县(市)相继放开粮食价格;1993年4月,全国粮食“四证三票”同时废止,宣告了票证时代的终结。

票证时代渐行渐远。从“票证”购买到手机支付、刷脸支付,从排队购物到送货上门,从物资紧缺到应有尽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折射出几十年来社会经济深层次的变革。

猜你喜欢
票证粮票粮食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票证收藏驶入“快车道”
张宝红:中国票证拍卖第一人
粮票
粮票: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
小粮票,大收藏
投资粮票成富翁
投资粮票成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