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干部”当不得

2019-02-11 10:54丁建庭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佛系干事基层干部

丁建庭

基层干部任务繁重,“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许多人的工作常态。但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一些自诩“不求名利,无私无畏,佛系人生”的干部。《半月谈》杂志近期调研发现,目前基层干部中以庸政懒政为能,将担当与干劲一并卸掉的风气正在抬头。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是每一个干部的应尽义务和为官之本。正所谓“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前不久,“最不像80后”的基层干部李忠凯,因一张满头白发的照片走红网络。什么是好干部?公众心中其实是有杆秤的,是否尽责、是否有为便是两个重要标准。许多人之所以为李忠凯点赞,就是因为在其“沧桑”容颜背后,既看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又看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魂,是脊梁精神,失去责任担当的骨气,就如同少了坚强的脊梁。

“佛系干部”缺的就是担当,少的就是责任。有人形象地为这类干部勾勒出几种画像:“推手式”干部,对于本职工作,你推来我让去,你让来我推去;“摆拍式”干部,只做样子刷存在,撸起袖子不干活,看似有作为,其实玩虚活儿;“二传手”干部,有任务布置一下,有会议传达一下,有事情上报一下,有问题推脱一下;“等上岸”干部,规避风险,消极度日,不愿想事干事,坐等安享人生。为官须有为,守土须尽责。“佛系干部”看似无欲无求、活得洒脱,实则是尸位素餐,占“职”不担“责”,如同“政坛摆设”一般。这属于典型的庸政懒政,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严重缺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

志坚则思不惑,思不惑则行不移,行不移则功成。而“佛系干部”的普遍表现是守摊子、混日子,不求上进、墨守成规,病根就在于理想信念不牢、责任意识淡薄。“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为官从政,若没有“日夜思之”的精神,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然“佛系干部”的产生,也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出路遭遇“天花板”等外因。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干部晋升空间小、出路狭窄,又怕踩到红线、违纪违规,于是把守规矩与干事创业对立起来,认为“干事未必有好处,犯错必定没前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庸政懒政。

“佛系干部”不仅挫伤民心,更贻误事业。防止基层干部庸政懒政,除了对其思想上加强教育、行为上细化监督,还须进一步完善干部約束激励机制。“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今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同时要求给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这一意见在干部群体中引发热议,极大逼仄了“庸官”“混官”“玩官”“太平官”的生存空间。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担当和干劲,卸去基层干部不必要的负担,确保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好干部是干出来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时代呼唤更多好干部,“佛系干部”实在当不得,人民群众不需要这样的干部,党和国家也不会容忍这类干部继续“佛系”下去。

猜你喜欢
佛系干事基层干部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法系妈&佛系爸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佛系”掩盖了什么?
要严管更要厚爱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要为干事而为“官”
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