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红火蚁防控调查及防控技术

2019-02-12 06:20肖连康谷兴凤王立峰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邛海蚁巢毒饵

邹 勤,陈 耕,肖连康,赵 虎,聂 珍,谷兴凤,王立峰

(1.四川省凉山州植物检疫站,四川 西昌 615000;2.四川省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西昌 615000)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是全国农业和林业共同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其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对入侵区域的农林生产、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危害[1]。

凉山州邛海湿地、安宁河谷等地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红火蚁生存。自2013年在西昌确诊红火蚁发生以来,凉山州已发生红火蚁的县市每年开展多次大规模防控,发生程度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红火蚁繁殖扩散非常快,防控难度很大,红火蚁发生面积仍在逐步扩大。

红火蚁在农田、林地以及邛海湿地等地的发生,对凉山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旅游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防控红火蚁,笔者介绍了凉山州2013年以来红火蚁的防控情况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炼了防控技术。

1 凉山州红火蚁防控情况

凉山州从2013年至2018年,省、州和发生县(市)的政府及农业部门共印发专门针对红火蚁的文件21个以上,投入各级经费487万元以上,发放药剂15.85t以上,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累计建立专业化防控示范区973hm2以上。

红火蚁在全州发生面积逐年增大的原因。凉山州邛海湿地、安宁河谷等地红火蚁繁殖扩散非常快,且防效普遍不高。凉山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度对红火蚁很适宜;6~10月雨水多,雨后晴天、地面潮湿有利于红火蚁婚飞扩散;安宁河谷地下水位高,有利于红火蚁取水,所以就算是旱季它也能生存。灌巢的防控方式难以灌透,极易迁移、反弹。灌巢和粉剂防控比饵剂防控发生漏防的可能性更大。饵剂防控对蚁后的杀灭效果较高,但大蚁巢需连续施药多次才能被彻底杀灭,没有坚持后续调查和补施则防效不高。未采取统防统治方式,则容易漏防继而红火蚁迅速婚飞扩散。调查发现单家独户多次防控后最终的蚁巢减退率普遍低于80%,由于存在漏防以及施药技术难到位,有的蚁巢减退率甚至为负数。

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统防统治的防效较高。2017年西昌市植保植检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由一家专业的红火蚁防控公司在西昌市实施了133.34hm2的政府购买服务,其中川兴镇民和村66.67hm2,主要生境为农田,邛海湿地三期66.67hm2,主要生境为绿化带。5月9日至11月初进行了4次防控。笔者对以上133.34hm2内随机选择的23个监测点从4月5日至11月27日进行了监测,每个监测点面积为500m2,结果为:防控前平均发生程度为中偏重,4次防控后平均发生程度为轻度,专家组验收结论为合格。其中15个有活巢的监测点,防控前共有活蚁巢111个,4次防控后共有活蚁巢4个,蚁巢减退率96%。

2 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不足

红火蚁防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需求量大,地方财政困难,经费难以足量保障。根据西昌市的防控实践,由于红火蚁婚飞频繁,红火蚁每年需防控4次,防控1次的人工费平均为45元/hm2。茚虫威饵剂招标价是90元/kg。根据国家标准《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2]的发生程度分级,从3~5级需分别饱和普撒毒饵1~3次,防控1次需15~22.5kg/hm2。1级和2级应采用点施毒饵,防控1次每hm2分别需0.2kg和1kg。

2.2 涉及的部门多,容易漏防

防控红火蚁涉及农业、林业、规建局(园林管理部门)、水务局、财政局、卫生和宣传部等部门。荒地和绿化带等地容易漏防。由于物流运输网络越来越庞大,农业植物检疫部门无法对应施检疫的所有货物实施检疫,红火蚁长距离传播的风险大。

3 凉山州红火蚁防控技术

3.1 防控时期

3~12月,日最高气温高于20℃,地面不潮湿的天气为防控适期。随着降水增多地面潮湿,5月下旬左右为红火蚁婚飞高峰期。因此3~5月为防控关键时期,务必在红火蚁婚飞高峰前开展全面防控。由于大部分饵剂需要在药后21~25d以上才能达到较高防效[3-5],而且红火蚁的蛹历期为9~16d[6],所以每隔3~4周后调查评估防效并进行补防。每年需防控4次左右。

3.2 防控方法

饵剂为主要防控药剂,粉剂适用于应急防控;除调运物品除害处理外,勿用喷雾、淋浇和灌巢方式。

3.2.1 毒饵防控 地面不潮湿的天气,气温21~34℃或者地表温度在22~35℃,预计6h内无降水时可施用毒饵。天气冷凉时,中午或下午施药;天气炎热时,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施药。可选择登记用于红火蚁的饵剂,如茚虫威、氟蚁腙、多杀霉素、吡虫啉等。

3.2.1.1 点施毒饵 当活蚁巢密度低于1个/100m2、蚁巢分布比较分散时,在距离蚁巢10~100cm处点状或环状撒施毒饵,或者在诱饵诱集到工蚁的地点点状撒施毒饵。

3.2.1.2 饱和普撒毒饵 当活蚁巢密度大于、等于1个/100m2、蚁巢分布比较密集时,饱和普撒毒饵。

3.2.1.3 补施毒饵 使用毒饵3~4周后,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在遗留的活蚁巢、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及其附近区域撒施毒饵。

3.2.2 粉剂防控 在当地气温高于15℃时使用。防控前应先在蚁巢外周撒一圈药粉,然后破坏蚁巢地面以上大于或等于1/3的部分,温度越低,破坏程度应越大,使工蚁大量涌出后迅速将药粉均匀撒于工蚁身上,通过带药工蚁与其他蚂蚁之间的接触来传递药物,进而毒杀全巢。可选用已取得登记的高效氯氰菊酯粉剂等。

猜你喜欢
邛海蚁巢毒饵
狼王洛波 (节选)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不同生境的红火蚁蚁巢特征及防治药剂筛选
邛海观景
“小小蚁巢设计师”
四川西昌邛海开海捕鱼
啊!邛海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不同施药强度下赤腹松鼠的防治效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