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规模场猪瘟的净化策略

2019-02-12 16:26张国安范奉刘勇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活疫苗种猪毒株

张国安,范奉,刘勇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北川 62275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它和2018年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相似,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16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瘟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靠疫苗预防控制。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以县为单元申报)应达到猪瘟净化标准,生猪规模场(主要是自繁自养的场)也应对标种猪场,搞好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逐步实现净化目标。

1 猪瘟防控政策

动物疫病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扑杀根除,但必须要有经济实力作支撑。2007年国家修订《动物防疫法》,将猪瘟列入国家强制免疫病种,《猪瘟防治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猪瘟防控以免疫为主,采取“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综合性防制措施。2012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2012~2020年)》,将猪瘟列为优先防治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并明确提出了猪瘟净化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

2 猪瘟净化标准

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一般分为控制、净化、消灭三个等级,净化必须在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猪瘟净化目前还只是要求种猪场或部分区域率先实施,连续24个月以上无临床病例,猪瘟野毒病原学检测呈阴性,即视为达到净化标准。猪瘟的全国净化尚需时日。

3 猪瘟净化措施

3.1 普及免疫 全面实施免疫注射,确保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整个猪场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即“免疫无疫”。

3.1.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充分考虑抗体产生规律、母源抗体影响、疫苗及饲养动物用途等诸多因素,并根据抗体水平检测结果作适当调整。猪瘟免疫程序参考:仔猪21日龄断奶,35日龄初次免疫,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断奶时间延后的话,免疫日龄也相应稍向后延(初乳中母源抗体对免疫干扰较大)。如果作商品猪育肥,不需再免疫即可保护到出栏;种猪在幼龄阶段的免疫同仔猪一样,以后每间隔6个月免疫一次。

3.1.2 选择合适的猪瘟疫苗

(1)疫苗毒株选择。1954年我国成功培育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60多年来,该毒株的遗传性能稳定、无致病性、免疫原性优良,是世界公认最好的猪瘟疫苗毒株。C株帮助许多国家消灭了猪瘟,远远优于日本的GPE株和法国的Thireval株。

(2)常用疫苗比较。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目前我国猪瘟疫苗都是采用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冻干制成的活疫苗,因生产原料不同可分为组织苗和细胞苗,细胞苗又分原代细胞苗和传代细胞苗。不同疫苗的抗原含量和致敏因子都有所不同,价格差异也比较大,可根据用途作出选择。

①猪瘟活疫苗(脾淋源):它是将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到成年家兔,取兔的脾脏和淋巴组织制成,即组织苗。这种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过敏反应大。但疫苗里面含有大量未知免疫增强因子,免疫剂量小、免疫原性强、免疫效果好,且免疫后抗体产生快、持续时间长。该疫苗主要用于加强免疫、紧急免疫和种猪免疫。

②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它是将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于犊牛睾丸细胞(异源原代细胞)培养液,收获含毒细胞液而制成的冻干活疫苗,即原代细胞苗。该苗的优点是可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但缺点有二:一是生产每批次疫苗的细胞来源于不同牛体,批间差异较大;二是容易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BVDV可抑制猪瘟抗体产生,也可使猪体感染BVDV,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胎盘传播。该疫苗主要用于超前免疫和首次免疫。

③猪瘟传代细胞苗:采用国际认证的同源传代ST细胞(猪睾丸细胞)进行培养。病毒培养液中病毒含量高,可大批量生产,且批间差异极小,稳定性好,可有效避免BVDV病毒污染的威胁,相对前面两种疫苗来说是一种新型优质疫苗。该疫苗价格便宜,可用于大规模免疫。

④猪瘟E2疫苗(基因工程疫苗):E2蛋白是猪瘟病毒最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该蛋白作为抗原,所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以对猪瘟强毒攻击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它只诱导猪体产生E2蛋白抗体,因此可以通过对E2蛋白抗体的检测来区分野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这对猪场的净化十分有用。该苗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价格还比较昂贵,标称价格为每头份15.00元左右,而其他类型的疫苗售价仅需0.40元/头份左右。

3.1.3 正确注射猪瘟疫苗 按照疫苗说明书和操作技术规范注射疫苗,特别强调不能随意加大剂量。目前,猪瘟疫苗中的抗原含量是用兔体感染量(RID)来表示的,猪瘟活疫苗(脾淋源)、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猪瘟传代细胞苗中抗原含量的国家标准分别是150RID、750RID、7500RID,而生产厂家实际的企业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如有的厂家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的病毒含量达到7 500RID,是国家标准的10倍,猪瘟传代细胞苗的病毒含量高达20 000RID,接近国家标准的3倍。但有专家表示,用高强度的高效苗免疫母猪,反而容易造成小猪免疫麻痹,即免疫耐受(不产生抗体)。

3.1.4 适时检测猪瘟免疫抗体 抗体检测是免疫效果评价的主要手段,也是验证和修订免疫程序、检验疫苗质量的重要依据。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商品猪按30%抽样,种猪全部采样。商品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应达到90%以上,种猪应达到100%。种猪抗体水平不达标的要及时补免,多次接种均不能产生抗体的种猪,予以淘汰。

3.2 淘汰病原检测呈阳性的病例

3.2.1 对有可疑临床症状(包括流产、死胎)的病例,应全部采样检测,以便对本场的感染情况有一个准确了解。

3.2.2 每半年对所有种猪进行一次检测,重点是查清隐性感染情况,对病原学阳性种猪应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连续两年均没有猪瘟病原检出,视为达到净化标准。

3.3 补充后备种猪 后备种猪要从具备种猪经营资质的种猪场引种,经猪瘟抗体检测合格且抗原检测呈阴性方可引入,引进后必须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再次检测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

3.4 配套管理措施

3.4.1 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选址、布局、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等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及环保相关要求,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建立并有效落实清洁消毒制度、粪污及病死动物(含流产死胎)无害化处理制度、隔离饲养制度等。

3.4.2 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坚持自繁自养、封闭管理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有条件的分点饲养、分群饲养;不混养其他动物;禁止泔水喂养和使用动物源性饲料;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并做好防疫档案记录。

3.4.3 配置专业设备及人员,开展抗体检测和病原监测,如无条件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

4 申请验收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连续2年以上无猪瘟临床病例且无猪瘟野毒感染,病原检测无阳性,即可申请猪瘟净化场的验收。尤其注意的是,相关资料必须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猜你喜欢
活疫苗种猪毒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全球首个Sabin 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