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川西平原水稻田柑橘建园技术

2019-02-12 22:51杨永波陈春霞杨佳文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稻田晚熟柑橘

杨永波,王 强,陈春霞,杨佳文,王 科,张 成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合发展晚熟柑橘。近年来,随着产业调整,晚熟柑橘得到大力的发展,原本种在丘陵坡地的柑橘,现热衷在水稻田上建柑橘园。在2018年6-7月川西平原出现罕见连续40d以上的阴雨,造成部分桔园被淹,柑橘根系长时间浸水严重缺氧导致落叶落果,个别果园出现幼树死亡、生长缓慢的问题。为此,总结川西平原水稻田柑橘栽培技术,以提高建园成功率。

1 建园的准备

1.1 柑橘对土壤的要求

柑橘属多年生常绿深根性果树,果实挂树时间长,需求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因此,晚熟柑橘根系生长对土壤有一定要求,若要优质高效地生产晚熟杂柑,需要果园内的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最好是保肥保水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层深厚,活土层在1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3%以上最佳;土壤pH值4.5~7.5之间均可,以pH值6~6.5微酸性为宜,pH值7~7.5微碱性土壤宜选用香橙作为砧木,pH值7.5以上碱性土壤不宜种植晚熟杂柑;晚熟杂柑对土壤水分较为敏感,过干或过湿的土壤都会对根系造成不同程度伤害。在平地或水田建果园时,要深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地下水位在1m以下。

1.2 水稻田土壤的特点

1.2.1 土壤剖面 水稻田土壤剖面主要包括4层,即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或称潜育层)。

1.2.2 土壤养分状况 根据成都市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川西平原(以邛崃市为例)的水稻田土壤常规6项指标分析测试结果如下:pH值6.53,多数呈弱酸性;土壤有机质30g/kg,较丰富;含氮1.87g/kg,较丰富;有效磷29.3mg/kg,丰富;速效钾99mg/kg,较缺乏。综上分析,水稻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均不适于种植柑橘,有效养分含量少,必须予以改造,才能逐步从水稻田向旱地变化,使之适应柑橘生长发育。

1.3 水稻田土壤改造

1.3.1 修建排灌沟 种植柑橘前水稻田必须修建好排灌沟,使整个果园在夏雨多发期不会淹园。修建主排水沟一般与果树种植的行向垂直或沿主干道和支路设置,由于起垄栽培行间过道即为排水沟与果树种植行向平行。水稻田排水一般较困难,因此每隔1行设置一条排水沟。主排水沟的设置应根据每个作业小区(1.33~2.67hm2)进行配置1~2条,一般深度在1m,宽度在0.8m左右,大部分主排水沟均需进行硬化处理。

1.3.2 土壤改良 现代化的柑橘园对土壤的改良要求全园深翻,重施有机肥改土,一般要求至少提前半年进行整地。对所有水稻田首先使用大马力拖拉机全园深犁60cm以上,然后全园普遍撒施商品有机肥2t/667m2,再用拖拉机旋耕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

在川西平原水稻田为减少过多水分对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所有水稻田栽植柑橘的地块应实行单行种植、宽厢深沟、聚土起垄的整地。使用挖掘机将行间30cm的表土,堆积在定植带上,形成垄面2.0~2.2m宽,呈梯形向下倾斜,垄底2.5m,垄高60cm以上,垄沟宽2.0m。由于深犁时将稻田犁底层打破,起垄时将耕作层土壤堆积到垄面上,使耕作层土壤增厚,对柑橘根系生长有利。但水稻田的水、肥、气、热及生物微环境对柑橘生长发育是不协调的,表现在土壤结构差、通气性差、水分过多、氧含量少、速效养分不足、好氧有益菌群少,必须经过至少半年的自然风化及人为改造,才能基本适应柑橘生长。

2 柑橘品种及砧木的选择

2.1 品种选择

川西平原因以春见、不知火、无核沃柑等晚熟柑橘品种为主,适当配置早中熟的金秋砂糖桔、红美人等品种。这是由于它们含有宽皮柑橘基因,抗逆性强,病虫害较轻。

2.2 砧木选择

砧木首选蒲江香橙,其抗碱性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亲和性优、丰产性高;少选择红桔砧,因其抗流胶病较差、投产晚、品质较差;也不宜选择枳壳、枳橙砧,虽然抗寒能力强但冬季根系基本不吸收养分,不利于晚熟柑橘后期对养分的需求。

3 定植

3.1 定植前的准备

3.1.1 放线定点 为了果园整齐美观、便于管理,在果园改土施工时,尽可能按照果树栽植成排、成行的要求进行。使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标尺、绳子、木桩、滑石粉等工具,精准放线定点。原则上苗木定植采用南北向,部分区域可以结合公路(行与公路垂直)和排水方向(水平或垂直),允许有一定的偏差,以垄面中心线向略偏西延伸,按2m×5m的株行距放线定点。在定植点用滑石粉撒一个“十”字形标记,并在“十”字交叉点插竹竿。

3.1.2 打窝培肥 栽植穴挖深度50cm、直径50cm,在穴的下部30cm处再施入生物有机肥5kg、油枯1kg、过磷酸钙2kg,客入菜园土或砂壤土,肥与土欠细、拌匀,并保持隔土层20cm以上,回土填满。定植前15d灌入水50kg使肥土混合体下沉,等待栽苗。

3.2 苗木质量的要求

选择健壮的苗木是现代化的柑橘园早产丰产的基础,应栽植脱毒容器壮苗。优质壮苗的基本要求是:品种纯正、叶色浓绿有光泽;当年生嫁接苗主干笔直,株高50cm以上,嫁接口以上2cm处粗度>0.5cm,砧木高度10cm左右,分枝较少;根系发达,主根长15cm以上,须根多,根系完整。从营养钵内取出后土不散落,外围须根包裹良好;无检疫性病害和其他病虫害。容器苗除夏季7~8月和冬季1~2月以外,其余时间均可栽植,但以秋季9~10月和春季3~4月效果最好。

3.3 定植技术

定植苗木不应急于一时抢栽,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尤其是土壤改良工作,再行栽苗。定植时以竹竿为圆心,挖10cm深、30cm宽的穴坑;然后去除营养桶和嫁接膜,用刀横向切掉底部3~4cm的根系,再基质四面纵向切掉0.5cm的根系,切去老根系利于新根的生长、避免盘根现象。处理完后,将苗悬置于穴中心,露出1/3的根系在地表上,用细土填满根系四周、适当压实。填平穴后,再做一个高于地面10~15cm、直径50cm的微凹陷的树盘,一定要保证根颈部露出地面,最后灌1次透水。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树盘覆盖

在柑橘栽植区域的树盘下,再树干两侧各覆盖一块LS地布,用地钉固定,苗木基部地布开40cm直径小圆孔,用谷壳等覆盖以保湿、防草,并有利于根系呼吸与生长。在川西平原夏季高温干旱时间长,新栽的柑橘苗由于根系浅,吸水能力弱。如不树盘覆盖水分蒸发快,容易干旱影响柑橘生长速度。采用LS地布覆盖地面后,能抑制地表水分蒸发,起到保湿效果、还能防杂草争抢水分与养分,使当年生柑橘苗生长加快。

4.2 水肥管理

采用宽厢起垄栽培模式,由于表面积增大夏季水分更容易蒸发,柑橘幼苗常出现缺水现象。因此,需要铺设配套的滴管设备,能及时快捷的补充水分,否则干旱影响生长速度。春季和早夏栽植的柑橘苗,在日均温25℃以上时,每5~7d滴灌1次,每次滴灌湿透每株20kg水以上,雨后注意排涝。

幼龄期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枝梢快速生长,培养健壮的枝干和良好的骨架,迅速扩大树冠,为早结果、早丰产打下基础。此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以“薄、勤、巧”的原则。一般从3月地温开始回升,一直到9月秋梢停长期间均可施肥,每10d滴灌1次化肥(以高氮复合肥或尿素为主),浓度0.5%~1.0%,随树龄增加而增加。据观察,水稻田改种柑橘树,植株缺氮、铁、锌较突出,要及时进行土壤或根外补充。

4.3 生草栽培

在川西平原新建桔园兴起秋冬季生草栽培,已得到广大果农的充分肯定。这种方法不仅使果园地表受到覆盖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免遭大雨冲刷表土使之板结;青草枯萎后翻压入土壤,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作用。

一般在9月初,行间撒播光叶紫花苕种子,利用晚秋较高的温度加快光叶紫花苕的生长,使其很快覆盖行间和定植垄。但要保证树盘50cm以内的树盘土壤疏松无草。由于光叶紫花苕是豆科植物,生长速度快、匍匐性强,使其他杂草难以竞争光和养分,能抑制其他杂草;光叶紫花苕4月份开花,5月底至6月初结荚后枯萎,形成一层草垫覆盖减少雨季冲刷土壤,腐烂后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留下的种子9月底又会萌发,进去下一轮生草栽培。

5 病虫草害的防治

水稻田栽植的柑橘树炭疽病、树脂病、流胶病、红蜘蛛、蚜虫、凤蝶、潜叶蛾、斜纹夜蛾等发生危害比旱地栽植有加重趋势,应做好测报,适时防治。

水稻田的草害,主要是水生杂草如空心莲子草(水花生)、牛鞭草、稗草、苋菜、异形莎草等,旱地杂草如芭茅、茅草、苍耳、田旋花、看麦娘、马齿苋、香附子等也有较重发生。采取的防草害防治策略是“抑制杂草、培养益草”,培养有益草成优势群体,抑制有害杂草的生长。对零星杂草可人工拔出;对大面积的杂草可喷低浓度草胺膦加高浓度尿素(草胺膦破坏杂草光合系统,再加上肥料进入细胞将起着强力的毒害效果);对有益杂草采取保留措施,可撒尿素加快益草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群体,削弱杂草生长势变成劣势群体,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猜你喜欢
水稻田晚熟柑橘
家乡的白鹭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80的选育
丹江口柑橘价格“破纪录”啦
水稻田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2016年春黄岩区柑橘冻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