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绿色防控技术

2019-02-12 22:51李顺康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角斑病关键时期测报

李顺康,梁 军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牧局,四川 攀枝花 617061)

攀枝花市仁和区已种植芒果1.52万hm2,是区农业第一大产业、核心产业、优质产业、惠民产业,仁和区脱贫攻坚的基础产业。产量8.27万t,占水果产量14.45万t的57.23%;市场价产值4.96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12.71亿元的39.20%。仁和芒果具有独特的品质优势,甜度高总糖最高可达26度,外观品质无疤斑色泽均匀,其晚熟优势更为独特最迟可到12月份采果,延长了芒果的供应链条,是全世界纬度最高、成熟最晚的芒果,有极大的比较优势。仁和区农民因种植芒果富裕起来的很多,收入从几万到几十万的都有。所以仁和区芒果必须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注重芒果的管理、营销,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然而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又叫芒果黑斑病或溃疡病)逐年加重已上升为芒果上的主要病害。该病为害芒果的枝、叶、果,严重的影响产量和品质,损失惨重。2017年全区芒果细菌角斑病大流行,严重危害面积109.73hm2,占芒果投保面积538.13hm2的20.39%;因细菌性角斑病危害减产绝收,保险赔付57户,赔付金额68.66万元,平均赔偿417.13元/667m2;按照该比例推算,全区该病严重发生面积达2720hm2,损失1701.36万元。2018危害也十分严重。据果农反映,该病爆发性强,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现在细菌性角斑病已成为生产中一大灾害,必须采取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将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之内,保证全区芒果生产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笔者根据2017年该病流行原因的调查分析及防治实践,提出芒果细菌角斑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1 2017年仁和区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流行原因的调查分析

1.1 病源菌累积达到流行的量

仁和区大规模种植芒果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近30年的栽培史。发展中期大干快上,由于苗木需求量巨大,民间调运串换,较为普遍,加之前期果树小通透性好病害很轻,果农尚未警觉,为病害的传入、扩展、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近10年来随着果树长大成林很多果农舍不得修剪,通透性大为变小,对病枝、病果、病叶处理不到位,病害逐年加重,病原菌量不断扩大累积。据调查2013年务本乡葩地村一户果农的果园因细菌性角斑病危害,2年没有结果,说明病原菌量累积以达到了流行的量级,遇到其他条件适合就会爆发流行。

1.2 有大面积连片种植的感病品种

目前仁和区栽培的品种很多,有凯特、金煌、吉禄、红贵妃、椰香、攀育2号、金白花、红象牙、马里卡、肯特、汤米、爱文、海顿、台农系列、热农系列、吉莱特、奥芒、桂七等40多个品种。栽培的品种都感细菌性角斑病,但感病程度差异大,没有免疫品种,尤以凯特最感病。栽培的品种虽然众多,但种植面积差异巨大,以凯特种植面积最大,约占85%左右,其它品种约占15%左右。故此,大面积连片种植的感病品种为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条件。

1.3 异常降雨和大风适合细菌性角斑病的流行危害

气象资料表明,2017年4月份仁和区降雨量异常,降雨量71.8mm(其中上旬9.1mm,中旬20.6mm,下旬42.1mm),是常年同期15.5mm的4.61倍,而且集中在下旬,果园湿度大增;风速虽然略低于常年但集中于下雨期间,同样使果树产生大量的伤口;5月上旬的高温有利于病原菌繁殖生长发育和发生危害蔓延。2017年5月份降雨量55.6mm,与常年同期的58.1mm相当,但集中在5月中旬,降雨49.7mm,与常年同集中在下旬有差异,并且又给病原菌创造了一个有利生长发育时期,加速病害的扩展蔓延。

1.4 果农的预防意识淡薄,为病害的流行危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果农对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楚,一般都是发现比较严重以后才用药剂防治,而且在药剂的选择上也比较盲目,特别是夏秋季节药剂剂型的选择至关重要,大风大雨后没有及时的预防和防治为病害的扩展蔓延创造了可趁之机。

1.5 测报力量的薄弱,给病害的流行造成了可乘之机

测报是病虫防治的侦察兵和指挥棒,情报侦察得准,指挥得当,就能做到事半功倍,费省效宏,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之内,减少用药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否则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增大。仁和区芒果专业测报网点少,群众测报点不足,测报人员缺乏的现状,说明测报工作已严重滞后于芒果生产的发展。

2 绿色防控技术

2.1 营造果园防风林,减轻病害

处于向风地带的果园或山顶风大的果园无天然林防风的应在上风口处营造防风林带。新建的果园四周应有天然林,利用天然林带防风,节约了造林时间,又降低了成本。这样做可以减少芒果叶片、枝条、果实的伤口,减少病菌的侵入,减轻病害。

2.2 做好病害传播的预防措施

新植区应注意选用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健壮无病苗木,栽后发现病叶应及时剪除和处理,并定期喷洒铜制剂或120单位农用链霉素溶液。果园应与苗圃地分开,尽量不要在投产果园行间育苗,对进入本辖区苗圃地的外来种子、实生苗、接穗应进行消毒;外地区引进种子、实生苗、接穗应严格按程序进行检疫并进行消毒。

2.3 搞好果园卫生,彻底清除果园病残体及周边杂草,杀灭越冬菌源

结合秋季修剪,彻底剪除病叶、病枝、病果以及处理园中和周围的杂草,尽快集中烧毁;最好是尽快埋入施肥沟中撒入适量生石灰或腐杆磷,作为基肥;冬季清园喷施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并刷白,次年现蕾前再喷1次施。注意坚决改正将病果堆放在田边地角和路上的不良习惯。

2.4 健身栽培,合理密植

及时灌水和排水、适度修剪,健壮树势,科学施肥提高树体的自身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现在大多数芒果园密度都很大,农户又舍不得修剪造成果园湿度增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扩展蔓延,一般平地应采用3m×4m的密度,台地采用3m×3m或3m×3.5m的密度较为适宜。施肥上要特别注意增加有机肥施用及生物菌肥和大量元素钙、镁以及中微量元素硫、锌、硼、铁、锰等的施用;如黑武器(矿源腐殖酸性有机肥)等有机肥,把土壤pH值调整到芒果生长的最适范围pH值5.5~7.0;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整到≥1.5%水平;如菌太灵等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排灌上要特别注意:开花前60d、第2次生理落果期的灌水和夏秋季低洼处的排水。修剪上时注意及时打空树冠中间的枝和行间的重叠枝等,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轻病害。

2.5 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植物免疫增产蛋白PeaT1)

提高树体的免疫能力和抗逆能力,达到不得病少得病,得病轻的目的。如施用迈德豪牌植物免疫诱抗剂;叶面喷施用2000倍液,浸种、灌根用1000倍液,在现蕾前15d施1次,现蕾期施1次,果坐稳有腕豆大时再施1次比较适宜;根据在仁和区大龙潭乡迤资村坝塘组施用,对诱发芒果树抗病能力和抗逆能力效果十分显著。

2.6 加强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喷药防治

2.6.1 第1个关键时期及防治 秋季修剪后2d内应尽快喷施1%的等量式波尔多液,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促进秋捎抽梢整齐,以便于以后统一施药。

2.6.2 第2个关键时期及防治 每次新梢转绿前或幼果期,按说明用(喹啉铜、壬菌铜、噻菌铜)其中一种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四环素等)其中的一种复配喷施1~2次。

2.6.3 第3个关键时期果实套袋前及防治 果实套袋前,用第2个关键时期两类药剂中各一种复配喷施防治1次后当天套袋,可较好地防治果实上的细菌性角斑病。

2.6.4 第4个关键时期及防治 暴风雨后是细菌性角斑病迅速扩展蔓延加重危害的关键时期,必须尽快抢晴天施药防治,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药剂,保证叶、花、果不产生药害。连续防治次数2~3次,每7~10d防治1次。

2.6.5 补救措施 在以上4个关键时期都没防住,套袋后,病害依然严重的情况下采取补救措施。可用77%的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600倍,或农用链霉素120单位、1%的等量式波尔多液、40%氧氯化铜600~800倍、20%丙硫唑悬浮剂750~1000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45%春雷·喹啉酮2000~2500倍、38%中生.噻唑锌1000~1500倍、一秒即杀(地衣芽孢杆菌2.0亿/g加淡紫芽孢杆菌2.0亿/g加0.4%大蒜油)1000~1500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80亿芽孢/g)800~1200倍、42%松脂酸铜1000~1500倍;以及每667m2施用35%中生·壬菌酮20~30mL、3%噻霉酮微乳剂75~110g、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70g、85%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40~60g、40%噻唑锌悬浮剂50~75g,等药剂,对水60~80kg喷雾。采果前30d禁止使用任何投入品,以确保到达绿色食品标准。第六处在风口上的防治效果差的果园采取树体注射和包敷的办法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病害,减轻损失。包敷要注意只能刮去小半边树皮进行包敷。注射和包敷的药剂要选用有内吸性,并且能向上传导的药剂,比如春雷霉素、噻菌铜等。

猜你喜欢
角斑病关键时期测报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田径训练的兴趣
12%松脂酸铜悬浮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试验效果初报
有效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于教学的影响之处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区域电力消费问题研究
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