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概括性名词的分类及使用

2019-02-12 22:51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概括性危险性管制

刘 莹

(成都海关驻泸州办事处,四川 泸州 646000)

有害生物的概括性名词在信息写作、月报总结等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词汇。也常见于日常管理工作中。例如,害虫、杂草、真菌、外来有害生物、外来入侵物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等,这些有害生物的概括性名词描述了有害生物的不同分类。不同的有害生物的概括性名词有不同的使用范围。这些名词的使用范围或有交集。为方便准确使用,下面对有害生物概括性名词的分类及使用进行描述。

1 生物学分类

各种法规、书籍中的分类:包括害虫、病原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类、杂草、线虫、软体动物等。实际使用的部门:全部部门。

2 地理学分类

2.1 农业生物安全概论中的分类

外来有害生物: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它是本地不存在的,从外地传入的,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有害生物[1]。本地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内(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内,或在没有人类直接或间接引入或照顾的情况下而可以出现的范围内)[2]。

2.2 实际使用的部门

海关、农业农村厅及其畜牧兽医局、林业和草原局、海洋与渔业厅、各级园林局。其中,农业农村厅使用时,常与“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同时出现。

3 生态学分类

3.1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与检疫防范中的分类

外来入侵物种:从自然分布地区(可以是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其他地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是已经或可能危害经济、环境或人类健康的非本土物种[2]。潜在入侵物种:目前尚未传入某一新地区,但具有传入这个新地区进行繁殖并造成影响的可能,通常是经过风险评估确定的[2]。

3.2 实际使用的部门

农业农村厅、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厅、海洋与渔业厅、建设厅、各级园林局[3-4]。

4 WTO中的管理学分类

4.1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与检疫防范中的分类

非管制的有害生物:又称非限定的有害生物在本国或本地区广泛分布,没有被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2]。管制的有害生物:又称限定的有害生物、潜在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指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或者有但没有广泛分布即没有达到生态学极限,且正在被官方进行控制的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2]。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尚未发生,但对受威胁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且受到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包括名录中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协议、合同中列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又称限定的有害生物,指在供种植用植物上存在,且影响到植物的原定用途,在经济上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因而在进口缔约方领土内收到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2]。

4.2 实际使用的部门

海关、农业农村厅及其畜牧兽医局、林业和草原局、海洋与渔业厅、各级园林局在风险分析中使用[5-6]。“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海关的行业标准“SN/T 2476-2010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规程”中有使用。

5 依据名录的管理学分类

部门间的比较:海关: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了双边协定、协议、备忘录,检疫审批,贸易合同(信用证),中国政府有关规定中列明的有害生物。

农业农村厅:一是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包括一类、二类有害生物;二是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即三类有害生物;三是动物疫病,包括一类、二类、三类动物疫病[7-8]。

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补充检疫对象、危险性有害生物[9]。

生态环境厅:苍蝇、蚊、蚂蚁、蟑螂等大类。

猜你喜欢
概括性危险性管制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基于STAMP的航空管制空中危险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板书设计的教学反思
议论文中的记叙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