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
——以南充市为例

2019-02-12 22:51赵杨迪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充景观美丽

赵杨迪

(四川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31)

1 背景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1]。近年来,乡村绿地景观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景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到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人居环境的改善、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是否达成。同时也是减小城乡之间差距、加快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

南充是农业大市,有227个乡(含1个民族乡)、167个镇、5360个村民委员会,45195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乡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2%。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地方政府正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设工作。本文结合四川省南充市的乡村,分析当前景观现状,探索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乡村景观的几点建议,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南充地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2 乡村景观现状

2.1 街道景观

南充市城郊的乡镇街道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两条或3条宽度大约7~10m的主街,街道分支处连接巷道,主要街道与巷道之间以直角或锐角形式相交,形成网状布局。而住宅建筑则座落在街巷两侧。在这种紧凑的道路上两侧很难形成规范的道路绿化,行道树的栽植都显得寥寥无几。街道是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中的廊道元素,但是大多数乡镇街道两侧的景观简陋、单调。国道、省道两侧仅有自然生长的树木和农田景观可以进行展示。

2.2 住宅建筑景观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代久远的土坯房、砖土混合房等在农村住宅中越来越少见了,很多传统建筑景观没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在岁月长河中渐渐流逝。主要的城镇街道两侧普遍是两层、三层楼高的砖房,这类建筑往往一楼用做店铺,从事超市、茶馆等经营性用房,二楼及以上居住。而坐落在宅基地上的建筑多为农民自建的房屋,位置分散、形式各异,朝向无序,没有统一的风格。

2.3 庭院景观

庭院景观属于私人景观,但是在走访的多个乡村中,庭院景观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建筑前院基本上浇筑成水泥地,成为私人晾晒、停车的场地,户与户院坝相交的地方砌出花坛,连接着后院的土地,根据户主的爱好,种植不同的观赏植物或蔬菜。景观虽然单调,却富有农家生活气息。

2.4 农田景观

经过走访南充市多个城郊的乡村后发现,乡村的菜田往往是以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一般以私人耕作为主,种植西南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以及各类蔬菜如莴笋、红薯、白菜等等。有的乡村土地被承包,规模化种植水果,并发展成采摘园地。如城郊的老君镇、搬罾镇,以采摘草莓、葡萄为特色;搽耳镇以采摘油桃为特色;青居镇以采摘甜橙为特色;有的乡村因位于或毗邻旅游胜地,大面积的土地用来生产花木,如青莲镇。有的乡村水资源丰富,重点生产莲藕、水产。有的乡村生产区土地相对集中,于是建设了温室、大棚,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栽植蔬菜、瓜果,成为南充城市居民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还有的乡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供人们观光旅游。

2.5 特色展示

南充地形以丘陵为主,大部分村庄都是傍山而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植被丰富,乡村水资源也充盈,景观特色多是伴随着自然资源而生。如世阳镇西部2km处的龙凤山,从西往东北方向延伸,一侧为龙山,一侧为凤山,龙凤呈祥,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希望。又如老君镇的凌云山风景区,凭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风水文化,闻名遐迩。有少部分乡村是因为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体现特色,如三会镇,是蛴蟆节发源地;西充县的农村里,有过早、打幺台的待客习俗等。

3 景观问题

乡村的地容地貌、物质条件、生产方式等都与城市不同,存在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发现南充的乡村景观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客观、科学进行分析。

3.1 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中央文件的精神下,美丽乡村正朝着生态文明、生产高效、内涵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但是现阶段,南充仅有少部分乡村有统一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和建设,更多的乡村景观无统筹规划,盲目建设,或者过度抄袭和模仿其他乡村的景观建设,导致建筑缺乏地方特色、土地利用率低、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新景观不能和传统景观有效融合,失去了美丽乡村视野下,那份淳朴和自然。

3.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美丽乡村的内涵之一是生态宜居,生态宜居就是要求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这是乡村最大的资源禀赋和潜力所在[2]。但是在南充乡村中发现基础保障设施不完善,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开发无秩序,功能不健全。管网的建设落后,特别严重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排污处理,很多乡镇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水里,有的农户因为房屋修建在农田边,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在农田里。这些都会导致水质、土质的严重恶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伤害。有的乡村为了发展经济,引进一些项目,而这类项目往往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有的乡村,偏重于乡村旅游景点开发,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天然的河流被污染,农田被破坏,垃圾乱丢乱放,环境问题日益显著。这些现象都是与美丽乡村健康、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必须从源头上加以纠正,还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一片真正的绿水青山。

3.3 乡村景观潜力欠发掘,缺少自身特色

南充大部分的乡村建设因为缺乏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做指导,村与村之间景观风貌雷同,特色不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的乡村生搬硬套地采用城市建设的规范与模式,没有考虑乡村本身的环境特征,使乡村城市化现象显著。有的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青年、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病幼,延续着传统的农业种养模式;随着生活方式变迁,过去的传统文化、习俗也逐渐消失,造成资源的浪费。有的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或旅游业,但是分散、简单、粗放,过度依赖资源,季节性、时令性较强,导致开发效益较低,也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影响了投资商和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特色兴农的口号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南充乡村景观建设的建议

4.1 科学统筹规划乡村生态景观建设

首先,乡村的景观规划目标应该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一致,这有利于建立协调统一的城乡体系[3]。其次,建立乡村生态恢复与保护体系,乡村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长远发展的基础。接着,合理规划生产区和生活区,除了保护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以外,对乡村土地进行整合和控制规划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创造高效、安全、稳定的农业景观。其次,科学考虑农业景观的生态设计,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最后,在乡村特色的基础上提升农业景观的美学价值、体验价值、增强农业景观的文化属性,这就要充分利用园林景观元素,创造宜居、宜业、宜人、宜游的美丽乡村景观风貌。

4.2 科学构建乡村生态恢复与保护体系

乡村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是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生态恢复与保护体系成为乡村景观建设的首要问题。首先,恢复和保护水系景观生态[4]。水是生态系统循环中重要的媒介,水质的优劣往往决定着一套生态系统的好坏。水系保护和修复的对象涉及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两大类, 主要内容包括水源头重点保护区的建设、小流域的治理、滨河生态廊道建设、湿地的生态恢复与保护、水污染的治理与预防、人工渠道的生态化设计等。其次,恢复和保护植物生态系统。植物是丰富物种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生态效益的核心。植物在乡村空间里往往以斑块和廊道存在,对于斑块形式的植物恢复与保护工作主要包括自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人工植物斑块的建设、防护林、保护区的建设、已损坏自然斑块的人工修复。对于廊道形式的植物恢复与保护工作主要包括滨河廊道、谷地廊道、山脊线廊道、干道生态廊道等方面的建设。第三,恢复和保护农田景观生态环境。针对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推广低毒和生物农药,增加有机肥、生物肥料的投入,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新型耕作模式,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让村民早日意识到生态农产品的重要价值。

4.3 突出地域特色文化景观建设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特色文化景观的建设是乡村景观的灵魂所在。深入调查研究,发掘乡村自然、历史、文化潜力。对潜藏的深厚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再生,对乡土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和延续。建设公共绿地。把村民印象深刻、具有重要价值的生产、生活经历以景观形式如浮雕、景墙保存在公园中,营造人文景观氛围,唤起村民的深厚感情。

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乡村,进一步开发利用现有产业资源,以产业带动生态旅游观光产品的开发。对已具备旅游资源的乡村,可对旅游产业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丰富旅游活动参与形式,配合疗养、养生、娱乐、风情、治学等内涵的旅游配套产品开发,对农家乐采摘性质活动开设老少成宜的活动形式,满足城市家庭下乡旅行的需求,并加大力度做形象宣传,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总之,就是要针对乡村游憩地自身的资源和环境特色,塑造出契合当地发展的“一村一特”景观特色风貌。

5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南充的乡村景观建设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科学统筹规划,尽可能保留乡村的原有风貌,传承地域传统文化,根植农业,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提升乡村的品质和品味,体现一定的特色,再现乡村浓厚的田园风味、和谐的自然文化景观。

猜你喜欢
南充景观美丽
景观别墅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