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探春形象研究

2019-02-12 08:47李玉婷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红楼梦性格命运

李玉婷

摘要:《红楼梦》作为我国艺术造诣最为深厚的小说之一,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探春作为四春之中着墨最多的人物,被作者赋予了深厚的内涵。本文以探春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其高远的志向、敏感自卑的心理、不俗的志趣以及不凡的管理才能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一人物形象,进而分析《红楼梦》中探春命运走向。研究这一人物,旨在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红楼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性格;命运

1前言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在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中,探春以独具一格的创新意识以及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大众的喜爱,林语堂就曾表明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他最爱探春。探春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在她身上,有着现代女性自立自强的影子。她虽因庶出的身份而自卑,但从未丧失其侯门闺秀的自尊傲气;她因女子身份受限于封建伦理的桎梏,但依旧难掩其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以及不输入男子的才能。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1],其身上凝聚的自强自立品格亦对当代女性追求个人价值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红楼梦》中探春形象分析

2.1志存高远、敢于斗争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被束缚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纲纪中,往往被磨灭个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探春作为官宦人家的小姐,从小生活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庞大严密的家族系统中,受儒家正统思想教育,然探春身上却具有极其强烈的个体性,在贾府这个封建礼教严苛的大家族中活出了自我。在塑造探春这一人物形象之时,作者采用了性别错位的方式[2],探春虽为女子,却有着同男子般的高远志向以及自強自立、爽朗大气的性格。她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3]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探春的这一言论无疑于在挑战封建伦理纲常。正如秋瑾所写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可奈何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志向再高远,探春也改变不了自己是个女儿身的现实,再敢于斗争,也终究逃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这是探春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

2.2敏感自卑、倔强自尊

探春是庶出,生母是贾府的“万人嫌”赵姨娘,这是探春一个与生俱来的缺憾,也是贾探春敏感自卑之根。在那个“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的时代[4],即使探春才能、容貌在一众姐妹中皆是拔尖的,也深得贾母、王夫人的喜爱,但庶出的身份仍使她从小遭受非议与比较。这使得探春对于嫡庶之说极其敏感。同时探春是傲气的,虽是庶出,却有着侯门闺秀的倔强与自尊,容不得他人侵犯。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自持是邢夫人的配房,又觉得探春是庶出,因此故意掀起探春的衣襟,结果当场被探春扇了一巴掌。这一巴掌既是对王善保家的因庶出身份轻视于她、探春对于自己尊严的捍卫,同时也是探春对于贾府当前仆欺主、狗仗人势乱象的抗争。正如探春所言“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3]

此外,庶出的自卑也让探春极其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在其成长过程中,她步步谨慎、自立自强,想要证明自己虽是庶出却不比其他嫡出的姐妹差。在代替凤姐管理贾府时,她殚精竭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同,从而让大家忘记其庶出的身份。她与其胞弟贾环不同,虽同为庶出,但探春却自立自强,虽自卑,但并不自艾。王熙凤曾说:“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3]王熙凤的话一语中的,道破了探春命里最大的坎儿,也是她无法改变和逾越的庶出身份。

2.3志趣不俗、文采斐然

在大观园这一众才情出挑的女性中,即使是宝黛珠玉在前,也难掩探春的锋芒。探春虽是庶出,但与弟弟贾环怯弱的性子不同,探春性格中有一份男子的爽朗大气。她居住的秋爽斋,高雅疏朗,一扫一般闺阁的庸俗与纤弱。此外,探春的志趣也与一般女子不同,探春曾托宝玉出门时给她带些东西,然她不喜欢平常姑娘所喜的金银首饰衣物等俗物,反而喜欢“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小玩意。

而论文采,探春虽不及钗黛二人,但在三春之中又出于姊妹之上。在三十七章中,探春送花笺给宝玉想要建诗社,她在花笺中写道“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引用东晋宰相谢安东山结社的典故。“让余脂粉”则是表明虽然是女孩子,但也可效仿古人。当时的探春仅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她在这封邀请函中运用了大量修辞以及历史典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在后来的“菊花诗会”中,她以一首《簪菊》赢得了宝玉的宝钗的赞赏,宝钗夸赞探春:“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3]由此可见,用文采斐然来赞扬探春毫不为过。

2.4精明能干、勇于变革

在《红楼梦》中,读者常常钦佩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但有一人,她之才能不输于王熙凤。王熙凤八面玲珑,有着铁腕般的管理模式,能把一盘散沙般的宁国府迅速变得井井有条。但与此同时她也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身陷于大家族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之中,王熙凤只能算是一个管理者,而难成为一个公正公平的变革者。对于已经病入膏肓的贾府,凤姐的铁腕管理或许能够延缓它败落的速度,但却难以改变它最终的命运。而探春不仅管理能力超群,并且勇于变革。在探春一开始管家时,众人觉得她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因此便懈怠了许多,可只三四日后,大家便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在亲生母亲赵姨娘要求徇私舞弊时,探春严词拒绝并与之划清界限,突破以家族为单位的封建时代中“愚孝”的伪善道德束缚。此事后,探春树立了自己管理家务的威信,得以在协理家务期间做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改革。在管理大观园方面她实行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下人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开源节流,促进家庭收入的平衡。就连王熙凤也曾夸赞探春说说:“好,好,好!好个三姑娘……三姑娘的气魄、心眼、脑袋跟我不相上下,又知书识字,比我强多了”[3],能让王熙凤这种心高气傲的人连夸三个好字并且自叹不如的,恐怕也只有探春了。

3探春之命运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啼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红楼梦》中对于探春的判词,也是对于探春命运的总结。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探春最后辞别亲友远嫁它方。由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因此对于探春的结局有不少的学者存在异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探春的悲剧命运。探春的悲剧命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贾府本是人丁兴旺之族,然到宝玉这一辈,人丁已开始凋零,贾琏纨绔浪荡、贾珍早逝、宝玉不喜仕途、贾环怯懦。探春的才华与能力在众姐兄弟姐妹中皆是出类拔萃,可奈何生不逢时。在那个礼教森严的封建时代,女子难以摆脱社会家族的印记通过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存活。身为一个女子,探春纵有补天之才也难以施展开来,这是探春的悲哀,也是整个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

其次是婚姻悲剧。贾府败落,探春作为庶出女儿,无法主导自己的婚姻,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远嫁,成为了父亲政治权力交易中的牺牲品[5],与亲人分离,落得个“千里东风一梦遥”的悲惨结局。这正如探春的判词《分骨肉》中说的:“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其三则是眼见家族没落、亲友离散的无力感。在摇摇欲坠的贾府之中,探春是少数几个清醒的人,她对于家族的没落早有感知。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曾痛心疾首地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3]探春的话是对当时贾府内部腐败乱象无奈的控诉,同时也揭露了内部斗争是四大家族灭亡的真正原因。這时的探春对于贾府衰败的命运已经有了感知,对于自己乃是整个家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她竭力减缓这座大厦倾塌的速度,从内部对贾府进行改革。在凤姐养病期间,探春的改革确实为贾府带来了革新和活力,然后凤姐的再次掌权,一切又回到了最初。这里面除了才能不能施展的失意外,同时还有对于家族没落的无力感。她出嫁后再次回来,看见惜春道姑打扮,又听说宝玉心迷走失,贾府诸多不顺,往日游玩嬉戏的家人朋友一一离散,便大哭起来。这哭,不仅仅是对贾府衰落的痛心,更是为家人朋友的不幸而感到悲哀。然代表着封建大家族的贾府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探春想要逆时代的潮流,注定是悲剧。最后探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家“树倒猕孙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4结语

探春的悲剧命运是各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即使她有补天之才,鸿鹄之志,却终究逃不过时代的束缚,叹只叹,她生不逢时,恨只恨,她时运不济。但探春的志存高远、敢于斗争、自尊自强的品格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刁晓丹.探春新论[J].才智,2015 (24):283-284.

[2]史悦.浅析贾探春与史湘云自卑和中性性格异同[J].文学教育(上),2016 (10):176-177.

[3](清)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4]李希凡,李萌.“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贾探春论[J].红楼梦学刊,2006 (02):105-131.

[5]张燕.《北鸢》人物冯仁珏——与《红楼梦》贾探春相比较[J].名作欣赏,2018 (26):88-89.

猜你喜欢
红楼梦性格命运
命运的更迭
猫的性格爪知道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命运秀
别样解读《红楼梦》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