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区营造对闽南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启示

2019-02-12 08:23艾嘉蓓费馨慧邱水怡黄启堂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保护

艾嘉蓓 费馨慧 邱水怡 黄启堂

[摘要]歷史街区的保护一直都是被动式的,民众参与到历史街区保护中的意识性薄弱,积极性不高,历史街区的保护没有形成实质性进展。为了使民众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该研究以永春县五里街骑楼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台湾历史街区社区营造经验,从“人、文、地、产、景”五方面针对五里街提出更新保护建议,以期为社区营造视角下的闽南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文化保护;五里街

[中图分类号]A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历史街区的保护区别于普通城市街区治理,它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规划要求。闽南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的侨商文化,孕育出众多各具特色的传统街巷。过去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中,单向性、一元主导性的旧模式忽视了本土人文的生命力,造成传统文脉生长滞步、历史文化逐步流失的后遗症,于是对于街区“活态化”生长的研究逐步兴起。“社区营造”即通过推动社区居民开展具体活动而形成一致的社区归属感,达成社区共识,从而共同经营和改善社区生活品质。闽南地区与台湾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同质性,因此以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成果为参考,研究其发展历程和经验特征,以期对五里街历史街区的空间更新和社区活力再塑带来启示。

1 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

20世纪60年代,日本率先提出了“造町运动”,而后由台湾地区引入,形成了“社区营造”。由于出口经济下滑,台湾地区开始注重老城更新,受到英美的“社区建筑”和“社区设计”影响,于1994年推出“社区总体营造”政策,与之相应的制度与法律也日渐完善。纵观以民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台湾乡村建设进程,农业政策的转变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变革,从“农业生产”导向至“三生农业”导向,社区建设的推动模式也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审视台湾“社区营造”的变迁历程,其发展呈现出渐进性、诱致性和多元化的特点,随时代背景变迁,政府由下放利益诱因的主导者转变为实现社区自我运作的引导者,不同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多方共治,形成较为全面的社区营造机制。

2 台湾社区营造案例剖析

参考台湾社区营造在“人、文、地、景、产”这五类内容中的实践,“人”作为社区意识和认同感构建的核心,其地域多样性使得每个社区的发展模式都相对独立,因此在借鉴营造经验上要注重其“实践经验特征”而非“理论规范”。选取台湾社区营造中与五里街类型相似的历史街区作为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为五里街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提供可鉴之处。

2.1 历史街区“社区营造”——西螺老街

台湾云林县西螺镇是上世纪50年代台湾中部繁华的农业乡镇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国民党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造成大量人口外流,荣景不再。2002年螺阳文教基金会进驻老街积极开展“社区营造”活动。先后对老街骑楼等公共空间进行修复和统一,将商店和闲置老屋活化再利用为伴手礼商店、咖啡厅、图书馆、文创空间等,在当地民众、外来企业、艺术家等多方合作和努力之下,老街重新旧貌换新颜。西螺老街以“悠游慢活人文生活空间”为“社区营造”原则,基于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坚持整体保护思想,运用“针灸疗法”,在保存建筑空间和生活气息的同时,在街区空间中插入少量新功能,实现历史街区整体活化。

2.2 港口商街“社区营造”——三峡老街

三峡老街是台湾东北部最长的老街之一,由港口繁盛而发展起来,也因港口没落而陷入沉寂,面临房屋破败、人口外迁、业主搬离等诸多问题。在政府的辅导和监督下,以民众意愿为主体,引入各领域专业人士共同改造。改造的“硬件”部分包括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公共设施等,“软件”包括“社区营造”组织构建、街区浏览动线、业态组合等,推动“形象商圈”辅导计划,为老街民众提供商业接待服务、店铺营销、室内装修等专业辅导,并定期开展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三峡蓝染节”等专属民俗文化活动。以“文化景观特区”为定位的三峡老街的“社区营造”不仅完善了物质空间,也整体提升了老街的经济营收。

3 五里街历史街区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五里街历史街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城西北约五华里处,临内港而兴,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清代同治时期始,这里已成为了周围县镇货物集散的贸易中心。民国时期五里街骑楼街区建成,其内保留了众多历史遗迹,及包括永春白鹤拳和纸织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区域政治与商业中心朝着县城中心东移,河道运输功能逐渐被公路货运和航运分散,物流路径被改变,古街逐渐失去了区域交通地位和贸易地位,转而变为以居住为主的边缘社区。

五里街现存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功能抽离、活力不足。随着人口流失所带来的街区环境杂乱、污水垃圾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居住体验,街区公共空间零碎残破,社区管理反馈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缺乏也使得街区活力严重缺失。(2)景观破坏、风貌不一。街道的砖木建筑居多,时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火灾。闲置的房屋存在夯土墙老化、木构件腐蚀开裂、砖柱破损移位等安全问题,而一些翻新修建的房屋则在建筑风格上缺乏统一管理。街边停车杂乱、沟渠暴露、水体污染和绿化缺失等问题使得人居景观环境堪忧。(3)文化衰败、市集冷清。街道内仅存一些零售、仓储及作坊功能的店面。失去看护的建筑无法自我更新而成片的荒废,传统行当和技艺缺乏传承人,民俗文化活动不被重视而变得冷清。现存的拳馆和零散传统的商铺在众多大门紧闭的门店中无法形成文化主旋律。

4对五里街历史街区社区营造的启示

4.1“人”——提升保护观念,构建社区组织

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人”,价值是“共同体意识”,关键是“塑造群众精神”,治理的切入点凝聚社区居民的“家园意识”。在营造初期,政府应通过民意调查、座谈会、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让居民了解社区营造的内涵及方法,并实施惠民政策来提升居民社区保护的观念和积极性。通过人的“营造”,促使外出务工民众和青年返乡创业置业,同时引入专业团队,与政府部门、社区民众沟通协商,共同推进五里街的社区营造方案设计、实施、效果评估及成果,由此展现出五里街作为历史老街自身的互动交往的社区发展理念,形成以社区认同感为基础的文化街区。

4.2 “文”——继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模式

传统文化的固有传授形式刻板,易造成文化传承断层。而由政府建立文化档案,民众自发补全,方能够实现对街区历史保护的共识并形成系统的名录。同时利用街区规模和空间优势,助力多个主动方相互交流与结合。例如以街区为主体承办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农村艺术家交流活动以及露天博物馆等活动,给社区群众提供参展平台,以展现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配置茶馆、棋牌室、图书室等空间,促使街区形成文创产业的培养皿和发生器,创作和消费需求带动街区空间被重新利用,重拾街区活力。

4.3 “地”——保护自然资源,构筑生态平衡

为增强居民文化知识及生态观念,需要从实际出发,收集居民意见及需求从而做出阶段性决策,将基础设施及环境资源等宜居性诉求进行针对性和阶段性的整治。例如对优化照明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历史街区民众对于生态理念的感知。社区监理可以有将街区民众有机联系,民众自觉遵守和相互监督逐渐代替“自上而下”的处罚机制,这种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对于自然资源保护和街区环境营造有着积极意义,在卫生改善和环境治理上的成果能够赢得居民信任感,也促进了街区其他机制的运行。

4.4 “产”——借助特色产业,提升经济体量

发展社区产业是营造乡村社区的主轴,挖掘“一区一特色”的社区产业,打造差异化产品,避免主题重复和同质化生产并提高街区品牌识别度。五里街丰富的产业资源是在同类场地竞争中的有力优势。借助社会公益、营利双组织来支持永春纸织画和传统竹编等工艺项目,完整的链式体验和庆典式活动能够提升游客参与度,以此找回五里街商贸市集氛围和品牌印象,文化与产业相互支撑从而达到交融发展。

4.5 “景”——修复景观风貌,溯回历史记忆

居民对于街区景观风貌的感知会影响其对街区记忆的认同。寻找街头巷尾的手艺人对破损坍塌的老旧建筑进行传统技法的修复,修复过程即是对于传统记忆的溯回,让居民在景观修复过程中也能找到归属感。在线状空间中插入开合有致的绿色节点更能满足人们对于景观美感的需求,通过视觉景观等“硬性”设施的改善来直接弥补历史街区内居民社区意识的不足,通过空间营造出的交流场所则是对人文景观的“软性”修复。

5 结语

通过参考台湾社区营造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利用五种社区营造类别来建立起五里街社区居民的自主保护意识,协调主人翁角色和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维持街区的自我更新和良好运营。良好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品质是区域文化延续生长的温床,通过适地多元的产业及市场化运作来拉动经济收益,促进街区保护的先进性。闽南五里街历史街区的在地居民地域性特征強,海归侨胞文化差异大,且城乡人口和海外人口流动频繁,在这种异质性强的社区中想要塑造居民的社区意识和认同感需要多方协同长期推动。

[参考文献]

[1] 苗大雷,曹志刚.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历史经验、未竟问题及启示——兼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6(10):87-93.

[2] 林朝霞.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文化空间与社区营造——基于闽台古镇和鹿港小镇的比较研究[A].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8)[C].厦门: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2018:14.

[3] 许标文,刘荣章,曾玉荣.台湾“自下而上”乡村发展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04):37-42+111.

[4] 陈可石,高佳.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以台南市土沟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2):57-63.

[5] 吕斌,耿萌萌.基于“价值重塑”看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化的博弈关系——以台湾三峡老街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07):156-159.

[6] 牛君.台湾社区营造政策及其对大陆社区治理的启示[J].岭南学刊,2017(05):107-113.

[7] 莫筱筱,明亮.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及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1):91-96.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文化保护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海北州民族文化发展研究
贵州民族文化保护方式、问题与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观光化开发模式构想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拆迁改造现状分析及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