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探讨

2019-02-13 10:26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结构时延传输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网络部,石家庄 050001)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用户的逐步递增,现有的4G移动通信网络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主观需求,在这种形势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它以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全双工的同时同频技术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因此,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对改变人们目前的生活状态,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构建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具体要求

1.1 对传输带宽的要求

与4G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技术对传输网络环境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频段与频谱要优于4G传输网络的需求,因此,技术研发人员使用了新空口技术,这项技术的带宽符合5G网络的运行条件,通常情况下,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运行带宽是LT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10倍左右[1]。此外,5G网络的基站数量与区域网络的规模有着直接关联,基站数量必须超过12000个,才能保证5G网络的覆盖率满足预期指标,同时带宽的收敛比以6:1为最佳。在这种运行环境下,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建设的初级阶段带宽应保证在6T以上,而后续所需的带宽值应达到17T以上。

1.2 对网络时延的要求

按照通用标准规定,移动终端的-CU(eMBB)中,标准时延是4ms,而在移动终端-CU(uRLLC)中,标准时延为0.5ms,在Ev2X中,标准时延的范围是3到10ms,而国际3GPP标准化组织,标准的前传时延为100ms,如果满足这一标准要求,技术研发与项目建设人员应积极优化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构建模式,使5G运行网络时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时延相接近,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信号传输质量。

1.3 对组网灵活性的要求

组网灵活性要求涵盖回传网络的灵活性与中传网络的灵活性。在回传网络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连接配置方式,使CU的核心层以及邻近的CU与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相连,传统的人工静态连接模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工作过程过于繁琐,连接配置量过大,组网方式较为笨拙。在中传网络中,当5G移动通信技术处于初级调试阶段时,DU和CU的归属关系明确,稳定性高,到组网后续工作阶段,CU的部署就已经达到云化阶段,此时,必须对传输网络施加额外的冗余保护,以提升整个传输网络的负载分担能力,这一过程中,DU和CU的归属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转变成一对多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单独配置管理平面,对5G网络重新进行统一调试与调度[2]。

2 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

2.1 优化网络结构,降低运营成本

近几年,5G移动通信技术的设计人员与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网络结构的扁平化设计理念,进而使上层网络结构能够有当前的传输网络结构相互融合。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除了对两种设备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外,必须考虑网络延伸、辐射范围以及投入成本等问题,而扁平化的设计理念恰恰符合时下各大通信运营商的主观需求,不仅能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减少光纤资源的过度浪费现象,同时,也减少了运营过程中的运行成本。

2.2 前传网络的建设策略

建设前传网络包括两种实施方案,即有源和无源WDM(密集波分复用),为了提升5G传输网络的运行速度与质量,最佳的实施方案是无源方案中的DWDM方案,技术人员参照该方案,可以利用DWDM的便捷性能,减少5G网络建设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以及接入侧成本,同时对提升接入侧的使用性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应用DWDM方案使5G传输网络的连接更具集中性,打破了过去网络传输模式松散分布的格局,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3 回传、中传网络的建设策略

根据5G移动通信网络对组网灵活性与带宽的要求,在传输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考虑这两项指标。在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中,主要包括骨干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在优化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OTN(光传送网)的借助方式,同时满足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承载需求,比如引入以太网或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监控等,确保传输网络的建设完全符合标准规定。

2.4 应用创新技术,升级PTN设备功能

技术人员应对PTN设备功能进行升级与优化,以对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层次重新予以规划。其中,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功能只适用于骨干网层,骨干以下的网层不涉及此项功能,结合MPLS的这一特性,可以使骨干网层中的IP传输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进而加速了由无线向有线的转变速度,使各大通信运营商在使用IETF(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过程中,寻求到与自身技术类型相适宜相匹配的场景,以规划设计出合理带宽,保障传输骨干网络的稳定性[3]。此外,应进一步完善城域网设备的二转三功能,为三层动态提供强大的路由技术支撑。设备二转三功能的建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开启PTN三层静态路由的过程,它需要对PTN的相关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同时也要确保在公路协议上为动态路由协议提供必要支持。

3 结束语

5G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在总结4G网络建设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升级与优化,不仅在传输速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为开启高效、快捷的5G商用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领跑者,这项新技术也必将惠及更多的人群,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社会服务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高效便捷服务。

猜你喜欢
网络结构时延传输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SDN网络中受时延和容量限制的多控制器均衡部署
基于时效网络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方法研究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