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的管理及相关问题思考

2019-02-13 11:03王艳慧
饲料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防疫运输

王艳慧

(黑龙江省北安市二井镇畜牧中心,黑龙江 北安 164002)

动物疫苗能够有效减少动物传染病爆发的几率,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在动物疫苗生产、运输、存储等环节,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造成疫苗失效等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动物家畜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必须对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的管理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动物疾病疫苗存在的管理不足等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加强动物疫苗存储制冷环节的管理

在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的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由于大部分的疫苗对保存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在生产、存储、运输的过程中环境温度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导致动物疫苗失去活力。

在基层动物防治的过程中,要保证利用制冷设备对疫苗进行存储和运输,但是大部分的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很容易导致疫苗在运输时失去应有的效用。为此必须要对动物疫苗制冷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管理。通常来说,在动物疫苗运输时往往会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并且要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全程管理,严格控制车内的环境温度保证冷藏车的效果。在运输到目的地之后,要立即将疫苗转移到冷藏柜中进行冷藏。

2 加强疫苗管理人员安排

从目前来看,由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紧缺,导致很多的管理人员身兼数职,而且许多的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疫苗管理的相关知识,导致在疫苗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误操作等情况。

在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疫苗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安排。目前我国基层动物防控中心主要包括县级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站,为此必须要在县级动物疾病控制中心设置专门的疫苗管理人员,保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强化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心,加强对疫苗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乡镇畜牧站的管理人员来说,要开积极开展组织培训,让他们熟悉疫苗管理的相关技能,不仅需要疫苗管理人员掌握动物的身体状况,还应该对疾病预防等相关方面有着全面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3 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机制

在过去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细致的管理体系,导致疾病预防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疫苗管理体系,对基层动物疾病防疫工作进行细分。

要完善疫苗管理制度,制定健全的流行性防疫工作体系,对突发流行疾病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有效应对重大疾病。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本地区的养殖动物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遇到突发急病时也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避免出现疾病之后而没有应急准备,导致疾病预防效果不理想。

通常情况下,在动物疾病预防过程中如果遇到重大疫病情况,往往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采购,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明显增加。为此,疾病动物预防中心必须要加强对动物繁殖情况和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记录,保证所有的疫苗采购都符合实际需求,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还应对周边乡镇动物疾病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加强队伍动物监测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防疫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对设备和药品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保证防疫站自身的配套设施齐全,才能够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全套的服务,保证防疫工作顺利完成。

在疫苗使用和存储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基层动物疾病防疫中心监测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对疫苗采购种类、采购数量进行统一管理,使动物疾病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培训,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具体作用。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要认真检查疫苗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如果发现疫苗过期,则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对不同动物要采用不同接种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疫苗接种的整体质量。

对基层动物疾病防疫中心具体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能够促进疫苗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在运输和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按照要求来执行疫苗管理工作。要保证疫苗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促进疫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防疫运输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