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引汶补源入济工程调查与风险分析

2019-02-14 13:26陆继东
山东水利 2019年9期
关键词:移民补偿群众

孟 迎,陆继东

(1.山东省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2.济宁市洙赵新河管理处,山东 济宁 272000)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如果调查分析和化解工作不到位,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科学的调查分析和化解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社会稳定风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济宁市正在建设的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为例,科学全面的阐述了调查、分析及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步骤和方法。

1 工程建设易引发的社会风险因素调查

引汶补源入济工程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民心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因素较少,其社会稳定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1.1 当地群众对工程的支持

前期工作中应该广泛地宣传工程的公益性特点,与群众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沟通,为群众释疑解虑,在最大限度上争取当地群众对工程的支持。

1.2 移民征迁受损补偿

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移民征迁补偿问题,根据征地区实物调查结果,工程补偿个人部分主要是群众房屋拆迁补偿、工程占地补偿及地面附着物补偿,这是引汶补源入济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工程能否顺利完工的难点,主要风险因素有补偿政策、补偿项目、补偿程序、补偿标准、补偿时期这5个方面。

1.3 原有的基础设施与工程建设协调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内施工道路会与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相贯通,物料运输需要利用当地的交通道路,这都会对当地道路产生破坏,这就要求与当地政府和群众深入沟通,多方协调,避免影响到群众与工程建设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

1.4 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利益诉求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的利益诉求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大多数表现在受损补偿出现其他问题、群众需求发生变化、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工程占地区劳动就业安排等方面,如果没有正常的沟通诉求渠道,往往会出现阻工现象,甚至于发展成社会问题。

1.5 与工程有关的社会治安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社会稳定性风险,其风险来源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工程建设单位与当地群众发生矛盾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内部矛盾也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第三,其他的社会治安问题会波及到工程建设施工,从而引发新的社会治安问题。

1.6 工程中其他的突发性问题

工程中经常会出现突发性问题,由于该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往往会造成工程建设的较大被动。以往工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多集中表现在移民征迁补偿、利益诉求等方面,应做好突发性风险处置预案,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 制定完善的风险化解方案

为推进水利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应成立水利工程建设维稳协调小组,根据风险分析结论,科学地制定风险化解方案,从而有效的化解相关风险,确保社会稳定。

2.1 当地群众支持工程建设的风险化解方案

1)对于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制定相应措施,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废水中冲洗养护废水及含油废水对水环境会构成污染,应该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中建筑物拆除、移民房屋拆迁、临建工程拆除会产生废弃物,施工期间会产生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污染,引起环境卫生恶化,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另外,施工将会造成施工区自然植被和河内水生生物的减少,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方案,在工程结束后,对临时用地植被进行恢复。

2)科学的布置施工区,合理安排作业程度,减轻噪声扰民和粉尘对居民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回填以及建筑拆除、公路运输都会产生粉尘,尤其土石方开挖量比较大,对粉尘的污染要引起重视。施工区机械噪声对附近居民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工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控制方案,通过加强施工道路的管理养护、配备洒水车、配备除尘设备来加强对粉尘污染的控制和防护;通过选用低噪声的工艺设备和配备减震装置来加强对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并且合理安排施工区,设立隔音屏、隔音窗进行噪声控制和防护。

3)工程建设要兼顾当地资源开发,建筑施工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在一定程度上吸纳当地居民参与工程建设,在资源开发和就业上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要在保证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当地民生设施的保护,尽量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从方便当地居民群众的角度考虑工程建设问题,尤其是对当地的特殊贫困人群,要结合工程建设实施帮扶措施,从而有效解决工程中期群众不支持这一风险问题。

2.2 受损补偿问题的风险化解方案

引汶补源入济工程占地范围共涉及济宁市4个县(区),11个乡镇,占地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永久占地现用地类型均为农村集体土地,主要为耕地,共89.69hm2;工程临时占地现用地类型为农村集体土地,全部为耕地,共73.54hm2。工程区域大、范围广,受损补偿问题成为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其风险化解方案是:1)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广泛深入的宣传国家在受损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地方规定。2)在补偿方案、补偿标准、支付时间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3)制定实物补偿标准化程序,使居民分户补偿做到公开、合理和透明。4)保持畅通的申诉渠道,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要耐心解释,及时解决。

2.3 移民安置问题风险化解方案

引汶补源入济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总投资为21772.38万元,工程影响区内只有生产安置人口,按照征用耕地量除以工程建设征地前人均耕地量来计算,规划基准年的生产安置人口为13679人,规划水平年的生产安置人口为13801人。移民的生产安置方案如下:

1)大农业安置。通过调整土地的方式确定安置的规模和资金,以征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为限额。针对因土地减少造成的损失,应利用征地补偿和劳动力安置补助的节余部分作为基金,用来推广立体栽培种植技术,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开发,用这部分的收入进行弥补。

2)第二、三产业安置。主要通过依托当地企业,促进移民培训就业,发展规模化小型村副业,有效吸引因土地减少而剩余的劳动力就业,从而增加移民收入。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在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优先考虑移民的就业安置,提供增加收入的机会。

3)货币安置。有条件的移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然后自主择业。

4)搬迁移民安置。搬迁移民安置中居民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居民点选择的位置应当全面考虑当地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以及水、电、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要素,充分征求移民意见,尊重移民的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尽可能按照原村建制统一规划布设。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稳定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2.4 原有的基础设施与工程建设协调化解方案

1)在工程建设前应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各项设施布置应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达成共识。2)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遵循方便当地群众的原则。3)工程建设涉及到当地的道路交通时,应协调当地交通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2.5 工程建设中利益诉求问题化解方案

1)建设施工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专职人员,积极主动地了解群众的正常诉求。2)建设施工部门应建立诉求沟通渠道,保持利益相关方诉求的畅通,及时与当地政府配合,共同解决相关诉求问题。3)建设施工部门应规定诉求解决程序,及时处理诉求问题,对本部门无法解决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2.6 与工程相关社会治安问题化解方案

1)依靠当地政府,密切配合治安部门,加强单位内部人员的法制教育。2)加强对单位内部外来施工人员的管理,教育他们要尊重施工地的风俗特点、宗教信仰和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避免上述风险问题的发生。3)要大力开展地方和企业的共建活动,增进施工单位和当地群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共同建设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4)要加强职工福利待遇保障,树立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主动配合劳动部门,使人员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得到及时兑现,创造施工单位内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氛围。

2.7 工程中其他突发性问题风险化解方案

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问题,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与当地居民群众多沟通交流,还要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加强突发情况通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预防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爆发。

同时,在预防解决社会风险问题的措施上,施工单位除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外,在工程前期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严格落实移民征迁补偿措施;工程中期要及时处理好工程建设中的利益诉求,把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开发问题和基础设施改善问题作为重点来抓;工程后期要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中的后续工作和遗留问题,使工程建设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起到带动经济、造福百姓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移民补偿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签证移民
解读补偿心理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