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审美正在摧毁我们的下一代

2019-02-14 16:59王占金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味校服网红

王占金

作文君

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广安市等地石刻造像遭“野蛮重绘”事件受到多方关注。近些年“土味审美”现象层出不穷,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担忧,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什么“辣眼睛”的装饰设计呢?吐槽之余有没有进一步思索?让我们跟随本文作者,看一看他眼中的“土味审美”,以及这些“土味审美”的前因与后果。

2018年的初冬,上海徐汇区突然出现了魔幻的一幕:一大面“仙女”散花墙,就这么凭空出现在了徐汇街道上。

仙女们的“婀娜多姿”,让路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欣赏她们的“曼妙身姿”。这些仙女的“美貌”,让这位独自在风中起舞的波斯舞娘都自惭形秽,恨不得在上海的寒风中旋转跳跃闭着眼,来表达对她们的赞美。

再配上这些刚刚从幼儿园手工课上借来的“玫瑰花”,让原本时髦洋气的一条租界小街,摇身一变成了乡下庙会的步行街。有人忍不住吐槽:“即使是上海这样的时尚大都市,也依然逃不掉低劣审美的魔咒。”

全民审“丑”从娃娃抓起

要说中国普及程度最高的便民设施,不是银行,不是商场,更不是只在大城市连锁的便利店,而是居民区随处可见的小卖部,或者说,小超市。

正因如此,这些小卖部、小超市门口的标配——摇摇车,便有了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启动摇摇车,你还将听到一首魔性歌曲:“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摇摇车被认为是短暂解放父母的好帮手,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里都少不了它们的存在。不过大多数摇摇车的模样嘛,就只能用一个“丑”字来形容了。有人甚至直言:“超市门口的摇摇车就像看鬼片,坐下去的小孩子就像在骑鬼。”

可不,要是在中元节恰巧看到这样一辆摇摇车,是个人都得吓出一身冷汗。

学生时代接受“审丑”再教育

大多数中国儿童,就是在这样的审美环境中挨到了上小学。不过,即使上了小学,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久前,有人发出了这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小学教材这么丑?

的确,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课本除了印刷和纸张有進步外,整体的外观变化并不大。打开课本,一看里面的插画,现在的课本甚至比30年前的还要丑。再看看其他地区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同样面对的是儿童读者,国外的书本封面设计却是扑面而来的“设计感”和“高级感”。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活在了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儿童绘本海量涌入的时代,很多家长也完全有能力给孩子们购买优质的学龄前读物。但当这些从小看着优质绘本的孩子进入小学时,反而要捧起这样高饱和度的课本,想想都觉得辣眼睛……

正因为注重实际,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实用”的考虑,才压倒了对审美的关注。以学生们眼中“丑不堪言”的校服为例,有媒体调查结果显示,5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校服是真的丑。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日本、韩国的校服虽然穿起来美,可上体育课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根本没法穿。就在前几天,有育儿博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只管实用,不顾审美”的教育习惯有多流行:因为注重实际,小学的美术老师、音乐老师最经常“被代课”;因为注重实际,花钱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展,还不如多给孩子买两斤肉吃。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的确,即使是完全不愁吃不愁喝的现在,大多数国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红红绿绿的多喜气”“金灿灿的就是好”的阶段。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件商品,因为其设计感而提升了价格,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贵。因为他们不愿意,也认为不值得花这个钱去购买设计感和美感。可审美教育的缺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惨痛的教训就在眼前——

今年夏天,有网友爆料,国宝级文物安岳石窟,遭到了民间自发的“土味”修复。彩漆彩墨修复后的佛像,再配上柳叶眉大红唇,让佛祖慈悲悯怀的气质,彻底变成了廉价的塑料感(本刊2018年第18期的“图说热素材”栏目有相关报道)。上海徐汇区的飞天仙女,尚且能够在群众的一片反对之声中及时拆除。可这座保存了近千年的石窟,就这样被毫无审美意识的文物修复毁掉了。

再看看四周,小区电梯里毫无设计感的海报、各种以大为美的品牌Logo、要么花花绿绿要么一片蓝白的PPT、一味抄袭模仿毫无特色的建筑物……这种毫无审美意识的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所生长、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

可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就这样长大。他们不能从小看着农家乐配色的世界成长,长大后再继续为这样一个魔幻、土味的世界“添砖加瓦”。

救救孩子吧!别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灾难”审美的新一代。

(摘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本文曾于本刊微信公众号“意林作文”(ID:zuowensucai)上登载,收到了众多粉丝留言,下面作文君就选取几条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

@Max Zeng:客观来说,不至于摧毁,待到适时这些“土味文化”自然会被现代文化更迭之,因为很多东西的设计者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的审美。时代不一样,自然产物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时尚,往后推,依旧也会成为“土味”。就像我们看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认真地看是绝对会觉得十分“土味”,但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否则怎么会留到今天呢?私认为,“魔都”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可以理解的。

@思念绕指柔~~:最讨厌的就是校服,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要穿这种吊儿郎当的毫无美感的衣服,审美应该从小培养,而不是扼杀!

@sunflower: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特色,有些是不好,可以改进。如果一味追求外国审美,那我们的国家特色呢?我觉得大部分读过小学的人,当长大后,看到我们的教材熟悉的画面,流露出来的是回忆吧。

观点链接

为什么土味文化会突然集中爆发呢

□青 君

一方面是创作力的解放。我国有7亿的农村人口和2.1亿的农村网民,他们迫切需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希望能在网络上寻找贴近自己生活、产生共鸣的文化内容。

同时也要归功于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等软件。不同于以往网站对用户的门槛有一定限制和圈地自嗨,它们的多元化和较低的门槛机制让一批来自田地的创作者踊跃在App上,推动了土味文化的兴起。

同时土味文化和我们以往印象中的土味文化不一样,丑、俗不等于土,从华农兄弟(网红竹鼠视频拍摄者,本刊2018年第21期P22有相關报道)和王刚(网红美食博主)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土味文化是十分克制的,是褪去粗糙和庸俗的土,是土里带酷的。它们的内容上没有生吃活剥的恶俗段落来博人眼球,而是通过视频过硬的制作内容来延伸土味视频的娱乐性。

在现在一部手机加下滤镜就可以人人都是网红的时代,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对网红丧失了兴趣,厌倦了网红的矫揉造作和被滤镜过滤到白皙得吓人的皮肤。他们现在追求的是,更真实、率真的生活态度。

(摘自微信公众号“青年之声”,ID:QNZSHENG)

名家之言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蒋勋

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蔡元培

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林清玄

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如今的许多成功人士,包括企业家、媒体人、白领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想必都很出色,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艺术和鉴赏。这些现象的屡见不鲜,其中暴露的不是不懂艺术,而是虐杀艺术,是没有文化的魔幻现实主义。——吴冠中

猜你喜欢
土味校服网红
土味生活里有最真实的人间
“土味”后备箱 用爱串起家国情怀
本期主题:“土味”装甲征集令
不要上“网红”的当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