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自主探究能力

2019-02-14 06:13李欣然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策略

李欣然

【摘要】科学课堂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小学生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让小学科学学科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能够充分体现时代性和进步性,促进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培养科学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策略

小学教育是基础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平台,符合先进教育体系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自主探究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相对较高,但教师的教学方案与课堂设计仍是传统的,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探究的时间不充足,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科学课堂设立的真正目的[1]。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如何让小学生在此阶段能够树立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的意识,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这些都是小学科学教师所要深入探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要领悟科学课堂的实质,在科学课堂中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方面发展。

一、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低

如今,虽然科普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小学教学中依旧摆脱不了应试教学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受重视程度低,学校、家长和教师不重视,学生也逐渐形成科学课程不重要的观念,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在小学阶段,科学课被当作是和美术、音乐等一类相同的“副科”。科学课程不但安排的教学次数少,而且经常会被各个科目的教师占课,或直接将科学课取消,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1]。久而久之,学生对科学课不再怀抱着期待,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消磨殆尽,在科学课堂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课堂参与度处于低迷状态,不利于学生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课堂环境缺乏探究性

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并运用于实际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因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还应让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况之中,使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开拓思维,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更高效的培养和更好的发挥。然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普遍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态度缺乏,想象力受到限制,细致观察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在科学课堂上缺乏用科学思维探究问题,缺乏科学的批判能力等,不积极主动参与发言讨论,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在对问题充满疑惑时,不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与解决,分析问题的方式生搬硬套,思路模糊,角度单一,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高效的培养,综合能力与素质得不到提升。

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能为科学课堂增添别样的光彩与活力,而坚持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只会让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学习毫无兴趣。小学生对各种新事物都充满着探索的激情,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学生缺乏清晰的自主探究思维。因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定期更新与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如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让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事物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科学自主探究能力[2]。

例如,在讲授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对比活动。教师可将学生的小组实验活动拍摄下来,把视频资源在多媒体上放映,在各小组对实验汇报总结时,教师可放映此小组实验操作的视频,对实验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各小组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的演示,拓展了思维,创新了学习方法,激起了自主探究的热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科学自主探究的良好氛围。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科学教学氛围

小学生在课堂上天性活跃,但自制力较差,教师要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轻松和谐的科学教学氛围,端正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态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在课堂中辅以轻松的巩固知识的小游戏,适当插入生活情景,让学生进入奇妙的探索科学课堂之中,积极地探究科学奥秘,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教师可在提出问题时渗透科学的逻辑思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对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自主探究的空间,如“你认为在科学实践中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假如你是未来的科学家你会怎么去验证实验的结论?”等等。在教学的时候,要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贯彻到课堂之中,用科学的提问启迪学生科学的自主探究。

(三)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所以教师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际生活的习惯,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活实际探究方案,引导学生领悟到自主探究的精髓[2]。

例如在教学“校园里的动植物”内容时,可将课堂由教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真实接触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以及昆虫、小鸟,加深对动植物的认识和了解,把科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从各个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千变万化,找到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开拓科学求知的思维与视野。

又如在进行“关心天气”的教学时,教师可结合“风的形成”的相关知识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先讲解基础的操作,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气温的观测和记录,提高小学生收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和天气及其变化规律,丰富科学实践经验。教师可向学校申请成立天气预测站,完善天气科学实践中的气象观测设施,通过科学的观测和记录,播报每天的天气预报,让学生在科学的自主探究实践过程中树立科学态度,增强自主探究的热情和信心,丰富科学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能够巩固和积累知识,让小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探究性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学生的科学探究潜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小学课堂的低效率限制着小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渴望,禁锢着小学生科学逻辑思维的拓展。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小学生科学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小学科学课程能够高效地开展,培养国家需要的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洪喜.小学科学教学建议[J].青海教育,2014(06):42.

[2]李长征.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 2012(17):66-68.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