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视角下的“龟背竹”紫砂壶之艺术特征赏析

2019-02-15 01:4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龟背竹圆器纹线

陈 玺

中国的茶道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使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了身心的极大放松和艺术享受,更促进了一批优秀茗器的诞生,其中最为出色的便是紫砂壶。紫砂壶自诞生之初便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供春正是从大榕树树瘤的纹路中获得启发,从而制作出经典传世的供春壶,成为中国紫砂茗器制作的源头。

此件紫砂壶以“龟背竹”为主题,主要是从装饰上体现。龟背竹又名“蓬莱蕉”、“电线草”,是一种常见的常绿藤本植物,通体翠绿,叶片呈羽状,较为宽大,叶脉之间有许多长圆形的孔洞和裂纹,形似龟甲,因此得名。龟背竹常做家居装饰盆栽,可净化空气,有健康长寿、增加福禄的美好寓意。由此可见,手工艺人选择龟背竹做主题,不仅是看中了其外形,更是看中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由此能为此壶增加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龟背竹》陈 玺

壶身是整个紫砂壶的基础,其余各部分都是围绕壶身造型设计而成的。此壶壶身是从传统圆器变化而来的,其优势在于便于制作,难点则在于不易创新。圆器最大的特点是珠圆玉润,方圆相当,此壶端正平稳,结构对称,壶腹饱满鼓出,由此使壶身形成四个浑圆自然的“角”,从而将方器形制体现出来,底部则自然形成圆形平底,线条则于壶身线条有明显转折,使壶身在保持平稳的同时与壶身凹凸有致的造型相符合。壶面左侧肩部至右侧壶下半部分有双线纹样装饰,线条流畅飘逸,使将壶身分为两个空间,使壶身有着更为饱满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此壶既满足了圆器造型的基本要求,又以纹线装饰体现出创新点。

壶嘴从壶身一侧蜿蜒向上生长,这与传统壶口向下的壶嘴有较大不同。壶嘴较为粗大,线条曲折,上有纹线装饰交叠建构,使壶嘴上部更为饱满突出。把手为环形,镶嵌于壶嘴对面,与壶嘴粗细相等,高度相当,使壶身结构平稳,手工艺人还特意强调把手与壶身衔接的立体感,并以纹线装饰点缀,与壶嘴相呼应。壶嘴与把手虽造型传统,但却以装饰将龟背竹根茎的特征体现出来,从而呈现自然化的特征。

壶盖简约,体现出工艺的精湛程度,壶盖中央是造型别致的壶钮,泥片层层包裹似是新生的龟背竹破土而出,这一设计既满足了实用性又能使作品主题得以强化,同时又与壶整体的简约保持一致。全壶色调一致,红润细腻,光泽适度,没有一丝瑕疵,体现出紫砂泥天然的优越之感和制作工艺的细致。此壶虽从造型上看属于花器一类,但除了纹线装饰与捏塑部分之外并无多余点缀,壶整体保持着一种素净淡雅,从而体现出光器作品的艺术水准。由此也可以看出,紫砂壶的艺术分类并不是死板的、互不想通的,而是互通有无,从而呈现出较为灵活的艺术气息。

此件“龟背竹”紫砂壶既有着花器所强调的仿真特点,又有着光器作品的素雅精致,是一件具有综合性艺术气息的艺术作品,这也可以看作是此件紫砂壶创新之处。同时,此件“龟背竹”与作为植物的龟背竹在气质上也有着相同之处,因此才能使龟背竹的文化内涵在壶中呈现出来。从做工上看,此壶做工精湛,将紫砂壶制作技艺的巧妙灵活体现出来。

此件“龟背竹”紫砂壶虽然造型装饰都比较简单,但可从多角度进行赏析,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主题意蕴之所在,从而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植物文化内涵。此件紫砂壶将传统茗器之美与植物的自然之美融合为一体,加之紫砂壶有“养”的功能,此件“龟背竹”在长期泡养之中必然会呈现出别样的鲜活。

结 语

本文以植物文化视角来观照紫砂壶作品,首先对龟背竹这种自然植物进行分析,只有其兼具外形美与内涵美才可进入紫砂壶的艺术世界。进而我们对壶本身的造型、装饰进行分析,了解到它是如何继承传统紫砂壶工艺和彰显主题的。紫砂壶正是在这种借鉴与融合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形式,形成传承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龟背竹圆器纹线
同一人不同年龄段的指纹特征信息变化
螺旋水纹线铣削加工方法研究
翠叶翩翩龟背竹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疑难指纹特征提取
浅析手印特征与年龄的关系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浅谈紫砂圆器壶的创作要素
龟背竹的家庭栽培特点
我家的龟背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