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典雅 雍容大贵
——紫砂壶“裙花提梁壶”艺术格局之漫谈

2019-02-15 01:49白洪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菱花花器格局

白洪欣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诞生于太湖之滨宜兴,历经沧桑,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历程是兼容并蓄的,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同步创新、创造。自古以来,紫砂壶经典佳作不胜枚举,一代又一代壶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设计创新了许多令人爱不释手或过目难忘的作品,它们不仅成为紫砂壶世界里的一座座高峰,更成为紫砂民间艺术里的宝贵财富。

在紫砂壶创作领域,传承和创新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到底是传承优先还是创新优先,其实我们的先人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在传承中保持创新的能力。新中国“紫砂七老”就是我们当代壶艺人的榜样,他们将一生的精力投注于紫砂艺术,鞠躬尽瘁,他们的作品就是其技艺与精神的最好象征。

作为一名当代紫砂壶艺人,从前人作品中学习长处,临摹创造,是一条永恒的必经之路。最近制作的这款“裙花提梁壶”(见图1)就是以“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的名作为原型的。王寅春是一位高产艺人,一生躬耕于紫砂艺海,“裙花提梁”这一款式作于1971年,其时已74岁,这把壶技艺精湛,为其创作生涯中最为成功的紫砂筋纹器经典作品之一,也为其最后一把创制的成功之作,可谓“生命不止,创作不息”,精神价值极高。

为了延续前人的艺术信仰,同时也从经典之作中汲取艺术营养,并以此充实自己的壶艺精进过程,在制作这款“裙花提梁壶”时,充分研习了王寅春款的风格特征,从泥料、构造、装饰和气质等方面逐一观察,并融入自己的艺术见解,由此再展开实践。

顾名思义,“裙花”即如花式样的裙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壶型定位于“花器”的可能性。紫砂壶造型丰富多样,圆器、方器、筋纹器、花器等,均属于其造型范畴,它们不仅制作方式各异,外形风格更是区别鲜明。例如,花器又称自然形体,主要模仿自然界固有的人或物,以生动趣味的形象赋予紫砂壶独特的审美品位。“裙花提梁壶”以花器手法塑造“裙花”主体,同时又融入光货手法处理其细节部位,从而使壶的艺术形象更为完整。

具体而言,此壶器身为椭圆形,按光货手法处理,线条流畅、表面浑圆光洁、骨肉亭匀。器身下部为菱花六瓣纹饰,凹凸相间、合度流畅,装饰性极强,“裙花”二字因此得名;壶口饰云肩线,并与腰圆盖板相吻合,光润和洽,上下准线严密;盖面贴饰如意菱花,点明主题,彰显传统祥瑞文化气息;中肩部贴百结绳纹,通过别致独到的处理使之细腻而不失俏丽,好似半浮雕,立体感强,与菱花六瓣纹饰相辅相成,更凸显“裙花”的美感。整把壶在主体造型上将多种技法集于一壶,配以三弯流方嘴,扁方提梁自肩部而起,乘势而立,倭角打弯,十分工整,同时盖顶中央一颗扁圆钮细圆得体、俏丽俊秀。

前人在鉴赏紫砂壶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泥、形、工、款、功”五字标准,其中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因此,谈论一把紫砂壶的审美,总体亦不外乎艺术标准和功用标准两方面。“裙花提梁壶”以团黄泥制作,烧成后呈葵黄色,色泽娇艳而含露。配合整体造型,更是充满了端庄典雅、雍容大贵的情趣,富有端庄、古朴之余的清秀洒脱风,耐人寻味。

通过制作“裙花提梁壶”,在制作的过程中对紫砂壶的艺术格局有了更深的领悟。一方面,它是艺术形式的表象显现,这是最基本的格局,另一方面它又是文化、精神、情感的载体,进一步扩展了艺术格局的内容。比如,这把“裙花提梁壶”以优美的形态和装饰,构建起气度雄浑凝练、精气神俱佳的艺术形态,同时又通过这些传递美好的内在寓意,贴合作品主旨。然而,紫砂壶所包含的作者本身的创意、理解,以及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提升艺术格局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裙花提梁壶”的原创者王寅春先生一样,这把壶就是其艺术人生最美满的句号,它凝聚了王寅春先生的技艺水平和思想高度,正因如此,这把壶才能成为经典之作,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菱花花器格局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封面人物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浅谈紫砂作品“六瓣菱花”的创作
菱花开遍六方圆——浅谈“六方菱壶”制作灵感与意境美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