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玉兰水盂”的工艺技巧和审美价值

2019-02-15 01:49赵静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玉兰花玉兰工笔画

赵静娴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融合了许多其他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最古老的彩陶和青铜器上,就有许多的纹理和图案值得紫砂陶刻借鉴和运用。彩陶上面的一些象形文字和青铜饕餮纹理,用来装饰紫砂壶,不仅仅美观大方,使得紫砂壶增色不少,而且还寓含着历史的痕迹和古老的文化。尤其是在今天快节奏的现代文明时代,这些古老的元素和古朴自然的紫砂相结合,有一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的感觉。现在我们最为常见的紫砂装饰艺术之中,也有一种把传统绘画技巧运用于紫砂上面,形成精美绝伦、内涵丰富的艺术效果,那就是紫砂泥绘。

所谓紫砂泥绘,就是把紫砂原矿打磨成细细的泥料化成泥浆,然后用毛笔等绘画工具在紫砂半干的坯体上面进行创作,题材一般为山水鸟兽、吉祥图案等等,烧制以后形成层次明显、立体感强、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是紫砂装饰技艺中比较独特和难以掌握的一门综合性技艺,需要泥绘艺人较高的中国传统绘画基础和审美布局理念,没有一定的美学基础和艺术修养很难在上面取得成绩。幸运的是,现在专业科班毕业的年轻艺人越来越多地投身于紫砂事业,他们把绘画技巧和紫砂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也为紫砂艺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紫砂“玉兰水盂”(见图1)就是采用了泥绘的工艺技巧,结合宋代工笔画玉兰形象,创作而成的一件文玩水盂作品。说起水盂,其实是一件在中国传统文人心目之中仅次于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之后的第五宝贝,古人对于水盂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寄托在其中,称它为“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在使用的过程中又有着“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的修养之道,可见水盂的作用不仅是一件文房用品那么单纯。而且用紫砂制作而成的水盂,由于其独特的透气和吸水性,久而久之会呈现出油润温泽的效果,深受文人雅士的珍爱。这件水盂作品就是采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扁腹收口,易于储存清水来为砚池注水。底部为平底造型,大方稳重,方便端握移动使用;腰身的线条硬朗,让人能感觉到中国文人的一种浩然正气、铁骨铮铮的高贵品质;上面的紫砂泥绘图案为白玉兰花,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比较细腻的工笔画法,通过写实的笔触来表现玉兰花卓尔不群的魅力所在。

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史上,工笔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而真正受到追捧则是在古代文明和艺术达到顶峰的唐宋时期,那时候人们的艺术审美和工笔画技巧形成了高度的默契,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在创作这件作品的过程中,就是力求玉兰花的形似,更多地关注于细节部分的描绘。首先用小笔蘸上十分稀薄、细腻的泥浆,在水盂半干的紫砂坯体上面来勾勒出玉兰花的整体轮廓和形态,然后用不同颜色的泥料来精心描绘、层层渲染,从而达到线条流畅、布局合理、疏密有间、气韵雅致的艺术效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这是千古名篇屈原《离骚》中对于玉兰的描述,我们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屈原对于玉兰花的欣赏和赞美,于是玉兰花寓含着高洁的品质,受到文人墨客的广泛传扬。还有我们常说的“金兰之交”,也就是友情的最高境界,结拜时称之为义结金兰,所以玉兰花也代表了纯净的爱情、温馨的亲情、坚贞的友情。这件紫砂“玉兰水盂”无论从造型的设计、泥绘的白玉兰形象,还是其中蕴藏着的深刻含义,都是中国传统工艺技巧和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充分地表达了中国文人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品格,彰显了我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色土里大有文章,紫砂泥绘独步天下。宜兴这一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文气质的江南小城,孕育着古老而又现代的紫砂艺术。上天把珍贵的五色土赐给宜兴人民,就是希望我们能把五彩斑斓的色彩充分地展示出来。聪明智慧的紫砂艺人不孚众望、世代相传,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紫砂装饰艺术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而成的紫砂泥绘作品古风古韵、雅趣横生,终于得到了许多紫砂爱好者的认可和共鸣,他们从中也感受到了紫砂艺术在未来发展之中的无限可能,这就更加坚定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融合之道,我们紫砂泥绘艺人们也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馈大家。

猜你喜欢
玉兰花玉兰工笔画
春天到
小学工笔画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于诺工笔画作品选
我爱玉兰花
我爱玉兰花
对视玉兰花
葛明杰工笔画作品选
吴绪经工笔画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