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紫砂壶作品“四方”的造型内涵

2019-02-15 01:5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壶口形体古典

李 霞

从古至今,一件器物,单纯从用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具有实用的价值,于是有很多人使用,所以其就具有了生产的价值,并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直至出现能够取代这一事物,具有更好实用性的新器物出现。紫砂壶作为一种饮茶的器具,在最初的时候确实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喝茶的器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能够用来喝茶的器物很多,但紫砂壶却并未就此消亡,反而具有比过去更高的价值,之所以这样,就在于紫砂壶承载了种种的文化。

在我国,有很多艺术文化都是从具有生活气息的行为或是事物开始发展的,紫砂艺术正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紫砂壶从诞生以后,因为其自身的品质,受到了过去文人阶层的偏爱,以至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蜚声海内,进而伴随着茶馆文化影响到了更多更广的地方,其后虽然一度衰弱,但由于其自身保持着完整的工艺属性和文艺属性,所以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古典的文化需求复苏的时候,紫砂艺术的开发也就载誉归来,并很快形成了新的高潮。传统的紫砂壶具有十分明显的古典人文气质,崇尚简雅,具有一种清冷的古朴,同时还带有一些古典的神秘感。这种感觉同饮茶文化的回归,共同铸就了当代紫砂壶艺的发展,作品“四方”正是基于此种思考下创作而成的。

在很多人通常的印象里,古典的紫砂壶都是古朴而典雅的,这体现在外形轮廓上的简洁,即便带有额外的装饰,也是相当简洁干净的装饰,不会使人感受到思考的繁冗。所以当代紫砂壶的设计从源头就产生了一个相当普遍的难点,那就是既要简洁又不能和过去重复,这其实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从形体的产生逻辑来说,越简单的造型会更加的相似,只有形体变得复杂,才能够显现出更多的不同。克服这一难点很显然要积累一定的制作经验,建立在对过去众多紫砂壶造型的学习和研究之上,在作品“四方”上,可以感受到紫砂壶传统的那种简洁和流畅,但却与过去任何一种造型都不同,其壶身似圆实方,壶腹鼓而饱满,肩口一体,壶盖以压盖半嵌的方式覆于壶口,壶口连接着壶身,形成了一个四方圆角的切面,切口平整,显露出方器特有的坚硬凝实,壶盖则设计的相对圆润饱满,带有软软的张力,过桥壶钮暗接,流畅简洁,并且壶钮的曲线可以平滑的向下过渡,壶身壶口壶钮,三个部分层层递进,显得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极有层次感。

除此之外,这把壶的壶钮也设计的与众不同,并非是通常的直流或弯流设计,而是上直下曲,配合着壶身的曲线,将壶钮平滑顺畅的镶接其上,造型虽然奇特却不怪异,出水口得以向下延伸,增加了壶流嘴的压力,使得原本出水压力不足的部位得以顺利出水,壶把则是典型的圆圈把设计,横跨壶腹中段,联通上下壶面,将重心下沉,使整体的造型更增一分稳定感,这对于处理过于圆润的方形壶面来说,起到了良好的搭配作用,既不是让横向的圆进一步扩张,也从对比中,突出了中央的“方”,让人恍然明悟,这原来是一件方器。

在传统文化中,方和圆需要放在一起对比才能够体现出各自鲜明的特性,作品“四方”正是应用了这一古典的文艺思考方式,用简洁明快的形体语言构筑了一个方圆相济的凝练舞台,使其具有更多的古典文化元素,却又亲近生活,满足了当代社会对于复古崇古的心理期望。

结语:很多人对文化的认识,多在精神层面而忽略物质层面,但实际上,文化恰恰是先有了物质,才发祥出了精神,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行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满足当代的文化需求首先要考虑的是物质上是否矛盾,一件具有古典文化标志,又按照现代人的喜好标准制作的工艺作品,才会受到当下人们的喜爱,所以继承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追溯历史进行自我的解读,这就是对紫砂形体塑造理解的过程,越是简单的造型其中越包含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承,越需要创作进行更多细致全面的思考。

猜你喜欢
壶口形体古典
在壶口
壶口放歌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忆秦娥·临壶口
怎样读古典诗词?
色彩的解放——印象派绘画将色彩从形体中解放出来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