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梅花三弄”紫砂壶艺术赏析

2019-02-15 02:19吴新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泥料

吴新军

作为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杰出成果足以让世界惊叹,这其中就包括流传甚远的茶道文化。在茶道活动中,茶壶有着重要的作用,香茶配名壶,方可体现香茶的韵味以及品茶的雅致,使人在品茶过程中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茶壶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瓷、玻璃、金属以及紫砂四种类型,其中尤以紫砂壶最为出色珍贵,是世人公认的“最好的茗器”。

此件“梅花三弄”紫砂壶是一件工艺精湛、意境优美的花器紫砂壶艺术作品。本文将从其泥料的运用、造型和装饰的设计与搭配以及意境的营造等多方面来揭示其艺术品格,进而感受紫砂壶的综合性美学特征,探究紫砂壶艺术是如何在文化与艺术、传统与个性的双向互动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采。

此壶通体呈朱砂色,细腻红润,光泽极佳,是以紫砂泥中的红泥烧制而成的。此种泥料产量较少,而且需要从其他原料矿石中分离出,因此以红泥烧制而成的壶体形大多较为小巧,也比较高档,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因此此壶首先在泥料的运用上就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地位。

再看壶的整体造型,此壶以圆形为造型基础,这是较为常见的紫砂壶造型,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特征,有着较为鲜明的传统文化韵味。线条走势流畅利落,形成的壶面干净清爽,微凸的壶腹不仅增添了壶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视觉上更为饱满敦厚,底部自然承接圈足底座,以显雅致风范。

如果说壶身所体现的是紫砂壶的艺术性,那么壶嘴、壶盖、壶钮与壶把手则体现出实用性。壶嘴是典型的三弯嘴,形似嘴嗉,能够增加出水时的冲力,使水流流畅,大小与壶身比例相当,体现出结构上的层次感。壶把为端把,即将耳状的圆环装饰于壶嘴对面,其大小根据壶的容积而定。因此此壶把手较为宽阔并稍稍倾斜,由此可以使手持倒茶使保持壶的平稳。壶盖为桥形,与壶口相接处是简约大方的圆形,壶钮与壶盖成为一体形成桥状圆环,比起圆珠形或是方形的壶钮更便于人们拿取。综上所述,这几部分既满足了实用性,又与壶身艺术性相呼应,凸显出紫砂壶艺术的结构美学特征和一种较强的空间感。

在了解此件紫砂壶的艺术性与实用性之后,我们就要外向内过渡,根据紫砂壶的主题发掘出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意境的营造。此件紫砂壶以梅花为主题,壶嘴、壶把手与壶盖以梅树枝节进行点缀,仿造梅树肌理,壶面均匀分布而又形态各异富于动感的纹路如同水流冲刷梅树枝干所留下的痕迹,虽然全壶无一朵绽放的梅花,但却将“梅花三弄”的意境美体现出来。“梅花三弄”原是中国古代的笛曲或箫曲,后被改为古琴曲而闻名,意在表现梅花刚柔相济的美学风范。此件紫砂壶在对传统的继承中将这种音乐美移植过来,与紫砂壶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结构美一起融合为一种意境美,由此增强了自身的表现力和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气质。

此件“梅花三弄”紫砂壶造型简约但工艺老道,在装饰上选择了捏塑与线纹刻画为主,不仅安全牢固,而且触之极有质感。手工艺人将传统美术的方法移植过来,讲究虚实相生,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将手工艺人的个性气质与紫砂壶之壶性充分的融合,展现出紫砂壶艺术别样的情趣和紫砂壶艺术的古朴典雅,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力。

结语

通过对此件“梅花三弄”紫砂壶的泥料、造型以及文化三方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其在结构、空间上的表达,了解到它是如何将传统的绘画美与音乐美融汇于自身进而传达出独特的文化气质。紫砂壶艺术之所以珍贵,在于其原料的珍贵,更在于其有文化传统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如此件“梅花三弄”一般,拥有深邃的艺术空间。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泥料
伪造的情书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