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紫砂壶的质朴之韵
——作品“天地方圆”壶的创作

2019-02-15 01:49李玲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方圆质朴圆形

李玲芳

在我国很多的民间艺术最初都源自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种种的相关事物,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对抗自然的同时也不断的想要融入自然,现代社会虽有有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但这并不妨碍众多人保留这种思想上的古老追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甚至是很多人梦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生活永远只能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想象之中,所以我们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艺术表达之中,从各种艺术欣赏的反馈中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满足,紫砂艺术正是如此传承不息的。

在不断的传承中,紫砂壶的造型虽然经历变化,但却遵守这紫砂制作的规矩和法则,造型因为表达各种主题而变化多端,但在基础的形态构成上或是从工艺制法上脱不开“非圆即方”以及“方圆相济”。从工艺制作的角度来将,泥片在用来塑造形体的过程中永远离不开方和圆的组合以及变化。古人常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很多人从狭隘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不正确的,从更高的层次将其应用到艺术创作的理解之中,就在于基础的知识和规则,所以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只有理解好制作工艺本身,才能够塑造出更能够表现所要表达主题的造型作品。

作品“天地方圆”所要表达的正是源自于方跟圆最基本的理解,在中国古代世人有着“天圆地方”的普遍认识,这是基于一种当时时代的世界观所形成的最朴素的思想情感。现代人知道大地之外是广阔无垠的宇宙,天与地的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所以当代的紫砂创作者是绝对无法再现古代紫砂匠人制作同类主题作品时的那种心境,自然也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蕴表达。由于圆形是最有弹性的几何形体,而紫砂泥料在制作的时候又是柔软的,易塑的,所以圆形的紫砂壶在传统紫砂壶造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有人提出,紫砂壶的所有造型都是从圆衍变而来的。制作的关键就在于要让所创作的壶形中圆适应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结构,按照需要来进行变换,这一点在作品“天地方圆”的壶身上就有着相当明显的体现。

在制作这把壶的壶身时,采用传统的泥片围身筒镶接法,但在后续的拍打泥片形成壶面的过程中,对整体的轮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形成一种立体的方圆渐进的变化,在构成壶底的圆形泥片的基础上,圆润光滑的壶面向上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开始形成壶面曲线,但这种曲线却逐渐逐渐的带有一些方的痕迹,每向上延伸一点这种感觉就越明显,而在壶面腹鼓的临界点,这种感受最为强烈,随后通过曲线的变化再由方向圆开始转变,通过流畅的曲线微微翘起形成壶口,圆形的壶口之上则是圆形压盖,壶盖表面如同一个盖子一样扣在壶口之上,其上顶端则是一枚圆珠壶钮,壶钮的正中为一眼圆形气孔,用大圆包裹着小圆形成一种层叠而上并且圆与圆之间相互嵌套的视觉效果,且圆在上,方在下,与所要表达的主题相呼应,呈现一种十分简洁、质朴的美。

在传统紫砂壶形体塑造中,有单纯表现“圆”的壶式如掇球、也有单纯表现“方”的壶式,但在作品“天地方圆”之中,方和圆实一种相互凸显的关系,在这里没有圆也就没有方,没有方则无法衬托出圆的美,越是细微的变化,越是能够进一步凸显上圆下方的结构。在这样的造型之中,流把的存在是处于虚化的背景,其作用在于平衡圆的“重量”增添“方”的比重,从而让整体的造型更加沉稳大气;同时通过自身明接法的朴实质感,更进一步突出中心处的“圆润”,更通过这种“圆润”引申出壶身的饱满。合理的过渡,严谨的壶身结构,质朴本源的形体组合共同的构成了这把壶本身的艺术色彩,那就是方圆之韵,质朴之感。

结语:整件作品的创作主题可以看做是一次现代人对于古典艺术认识的一次畅想,一个幻想中的贴近自然的世界,高高的穹顶之上是遥远的太阳,四方的大地在阳光下拓展,流水从高处到低处,这是一个天圆地方的世界,封闭而独立的环境给人一种理想主义的质朴情怀,让人想要融入起哄,追求那种朴雅和静谧。从制作这把壶可以想象,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理解可以有着自身的合理推衍,以独特的造型语言重新加以演绎,从朴素的情感出发,表达创作者最真实的感受,这正是紫砂文化艺术不断传承和延续的东西。

猜你喜欢
方圆质朴圆形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小学高年级质朴叙事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山有桂子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