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韵溢香套壶”的文化内涵

2019-02-15 01:49李学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品茗茶具葫芦

李学芬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福韵溢香套壶》

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原材料、复杂的成型工艺、千姿百态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作为泡茶首选,紫砂壶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越性,通过紫砂矿中采选出来的紫砂泥在经过提取、塑形、装饰、烧制、成型等一系列复杂工艺后,最后成型的作品材质上有着无熟汤气等众多优点。并且紫砂壶造型简约美观,款式众多,创作主题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夺人眼球的。种种特质使得紫砂壶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为茶具之首,紫砂壶也是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的。公认的一整套茶具包括:茶盘、茶壶、烧水壶、品茗杯、公道杯、杯垫、茶道等。其中还包括了消毒器具,茶漏等茶道工具,种类非常繁多。不过一般只要不涉及茶道,普通人家泡茶饮茶都是极简单的一套茶具:茶壶、茶杯、杯垫和茶托。茶杯就是品茗杯,两三好友,聚在一起饮茶谈心,惬意舒适。本文赏析的作品《福韵溢香套壶》就是一套功能齐全的茶具套组,有朴实古韵的紫砂壶,有小巧雅致的品茗杯,有大小适中的杯垫,还有古色古香的茶托,一整套茶具,简约美丽,散发出迷人的韵味,可观可赏,是不可多得的饮茶器皿。茶香沁心,器美养颜。

这样一套造型优美的紫砂壶,除了有型有款,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整套壶飘逸着瓜果清香,作者为壶取名“福韵溢香”就是因为壶中蕴含了福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福、禄、寿、喜、财”五福都有着不停的追求,尤其是福,人们对它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久而久之,这钟对美的期盼和渴望就成为了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对生活有着追求的直接反应。民俗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吉祥图案,人们将这些图案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葫芦”图案就是其中一种图案。

“葫芦”的“葫”字谐音同“福”,所以人们经常用葫芦来表示福气,葫芦这一普通植物也有了自己的寓意,并且葫芦外形是一大一小两个圆,看上去饱满喜人,这样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介绍的作品就是将葫芦作为创作题材,将葫芦可爱富有深意的形象融入壶中,彰显了民俗文化的大众和深入人心。同时,民俗文化和紫砂壶文化一样,都是来自民间的传统艺术,可以直接代表民意,表达中国民间老百姓对生活的诉求和渴望。

在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以葫芦为装饰的福文化,还可以感受到整套壶之间充斥的那种清新的自然之美。紫砂壶中贴塑的植物枝叶,茂盛浓郁;茶托上装饰的葫芦长势喜人,一个个葫芦挨个长着,富有生机活力;茶杯也是仿照植物形状制作而成。整套壶都萦绕着自然淳朴的田园气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惬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的诗情画意是高楼大厦构建的城市生活所无法比拟的,这里没有车马喧,有的是淳朴简单的乡间生活。为一朵花开而惊喜,为一颗饱满成熟的果实而开心,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们追求的精神上的“乌托邦”。

一套简单精致的紫砂套组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不知是紫砂壶美观的造型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丰富的悠久文化成全了紫砂壶的艺术形式之美。纵观整套茶具,都是用朱泥制作而成,红润亮泽的颜色映衬的整壶更加明媚动人。紫砂壶是提梁造型,壶身扁圆,饱满挺括,轮廓分明。壶嘴呈喇叭状,向上挺立,稍显活泼,妙趣横生。提梁设计更是方便提拿,使得整壶高大挺拔。壶身上贴塑着葫芦的藤蔓和枝叶,长势喜人,甚至缠绕在提梁把上,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活力感。两个圆圆的杯垫上各置一个品茗杯,杯子是仿照葫芦制成的瓢,生动又有韵味。茶托是一个大而圆的形状,上面有着精美的葫芦装饰。从这一套茶具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还能体会到蕴含在紫砂壶中的福文化。通过一套制作精美的紫砂作品,可以传递多层意境和文化,更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结 语

紫砂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体系,并且可以不断包容我们的民族文化,还可以融合各种艺术文化的精华和长处。在不断的继承精华,发扬优点的过程中,紫砂壶既保留了茶艺文化的精髓,还不断容纳新的艺术形式,达到创新出彩的目的,使人们越来越喜欢紫砂壶艺,也更加了解紫砂韵味。

猜你喜欢
品茗茶具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品茗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宝葫芦
冯可宾买茶具
安溪寿星爱品茗
白茶飘香 安吉品茗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