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以紫砂壶“秋硕”为例解析

2019-02-15 01:49吴才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紫砂壶紫砂

吴才军

紫砂陶也被称作紫砂器,经过数百年时间逐渐演变成为浓厚的紫砂文化,其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精神,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紫砂文化的演进,应用传统工艺进行设计、制造,使紫砂壶作品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在发展过程中,针对紫砂文化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在设计与制造期间加以完善。下面以紫砂壶作品“秋硕”为例展开分析。

1、紫砂壶“秋硕”造型

紫砂壶“秋硕”的整体造型比较古朴(如图1),参考南瓜形状,壶身部分设计纹理,呈椭圆形,极具动感,造型具有独特性,因为运用了南瓜这一元素,所以壶体的意韵具有自然性的特点。壶身造型为椭圆形,为小口设计,壶盖和壶口紧密衔接,壶钮的形状为南瓜蒂,与壶身连接起来,更加凸显设计的独特性。在紫砂文化方面,壶流、壶钮、壶身一一对应,具有首尾呼应的设计效果,将紫砂壶器具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出来。紫砂壶“秋硕”当中也引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传统工艺,整壶的造型弧线十分流畅、优美,给人一种舒适的视觉感,通过设计主题与整壶造型与各个元素的运用,使该紫砂壶作品更具分量感,将紫砂文化真实的体现出来。

图1 秋硕

2、紫砂壶“秋硕”中传统工艺的体现

紫砂壶“秋硕”造型比较雅致,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秋收硕果累累”为主题,蕴藏着农耕文化。从文化角度分析,农耕文明始终存在于人们的价值理念中,将其作为紫砂壶设计的主题,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多元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将紫砂壶制作传统工艺与紫砂文化有机结合。观察紫砂壶作品“秋硕”,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秋收的氛围。其中主要应用了打身筒、篦身筒、明针工等传统工艺,可以采用“刨光”的手法保证表面平整,再利用“压光”这一传统工艺将泥的颗粒压实,加强紧密性,最后再通过“磨光”这一手段,抓住明针的柔韧性特点,使坯体更加光滑。虽然传统工艺比较费时费力,但是却可以保证最终的整体效果。

3 加强紫砂文化与传统工艺融合的建议

3.1 创新紫砂传承理念

现代社会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之余,开始关注到传统文化,以此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紫砂文化历经数百年时间,其材质、整体造型均体现一种质朴之感[1]。但为了传承紫砂文化,行业的从业者要充分考虑新时期对紫砂制造的要求,创新传承理念。

基于这一点,建议将紫砂工艺品只是作为陈设品的传统观念改变,总结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审美观,在紫砂壶设计与工艺选择中多增加实用性,让紫砂壶作品真正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紫砂文化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让人们更加深入的感知紫砂艺术,认识传统文化,传承紫砂传统工艺。

3.2 利用互联网传承传统工艺

新媒体和互联网是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紫砂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象是紫,也可以通过网络扩大其影响范围。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体现,紫砂制作过程中,不管采用的是纯手工工艺,还是半手工工艺,制作技术也在各个时期审美观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2]。例如明末清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模印、拍印制作工艺,随后发展到乾隆时期出现了陶模与木模衔造的工艺,采用分段合成的方法,将紫砂生产效率提升。进入到新时期之后,人们对紫砂文化的关注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制造工艺应运而生,但是从业者在应用现代技术的同时,也要致力于传承紫砂文化,将其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使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互联网具有高效率、大规模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传承紫砂文化与传统工艺,将这两者结合,不仅可以达到弘扬紫砂传统文化的目标,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应用信息技术为紫砂壶设计、传统紫砂工艺的传承提供服务。

3.3 加强紫砂工艺品设计

政府部门和紫砂行业积极合作,利用媒体对传统工艺进行宣传,将其与成功的现代设计案例相结合,组织紫砂工艺品展览,邀请各大院校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可以广泛传播紫砂设计理念,明确传统紫砂工艺的发展方向,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紫砂工艺品[3]。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紫砂工艺的结合,必须要有紫砂文化作为衬托,才能够使紫砂壶造型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让人们感受紫砂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紫砂工艺品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紫砂文化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让人们感受紫砂文化,在多元化渠道中传承紫砂传统工艺,这对于紫砂行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紫砂壶紫砂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刘少白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