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赏析紫砂作品《玉蝴蝶》的心得感悟

2019-02-15 01:49沈惠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壶嘴花器壶把

沈惠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泥是大地的馈赠,所以它保持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最本色的特征:雄浑、质朴、稳重。经历窑火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也是以素面素心示人的,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没有五彩缤纷的外壳,本质还是朴拙敦实的。紫砂壶的首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饮水需求,所以其他艺术品可以有着千娇百媚的造型,但是紫砂壶无论如何制作都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壶身容量要可以盛水泡茶;壶嘴出水要流畅,断水要利落;口盖必须是咬合紧密的,不然倒水过程中壶盖容易脱落;壶把设计要吻合人工力学,拿捏要适当……一把紫砂壶要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对它的制作过程肯定会有着诸般要求,对它的造型也会有着诸多限制。但即使成型条件如此苛刻,紫砂壶依然成为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闪耀星星,短短几百年的发展期,已经自成风格,独领风骚。

紫砂壶是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和艺术价值的艺术品。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传承和出新,紫砂壶已经褪去满身的泥味,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做罗裙,形象越来越好,气质也越来越高雅。造型和文化内涵的结合是紫砂壶创作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学问,也是紫砂壶独特魅力的源泉。没有造型的紫砂壶吸引不了人的眼球,更别说成为艺术品了,而没有文化内涵的紫砂壶只剩下空洞的外表,死板无趣,只有两者兼得,才能焕发出独特的紫砂魅力。

目前紫砂壶的种类繁多,而最能体现造型和文化内涵结合的当属花器类型。紫砂花器是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仿生制作,有的是采用写实的方法复原自然万物的真实形态,有的采用写意或夸张的手法突出某一个特征,不管制作手法如何,花器是紫砂壶中最具有艺术生命的造型方式,也是最能表现旺盛生命力的方式之一。《玉蝴蝶》就是塑造了充满田园生活和人伦快乐的生命画卷,极富动态感。一花一蝴蝶都被塑造活了,连着这紫砂壶也感染了生命活力,仿佛有了灵魂一般,沾染了春机,焕发出雄浑的艺术生命力。

《玉蝴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这首古诗脍炙人口,将乡村生机勃勃、逸趣横生的田园好风光展示在世人眼前,这美丽的景象为紫砂壶手艺人提供了创作灵感,春天的农家田园一派欣欣相容,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小路两旁青草碧绿,野花零星开着,已经没有了初春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但是小树都已经抽条长出了绿芽。儿童们在乡间小路上愉快的戏耍,追扑翩翩起舞的蝴蝶,可惜蝴蝶体态轻盈,舞姿优美,飞入菜花从中,隐匿了身影,放眼望去,已经分不清眼前是金黄的油菜花还是翩跹的蝴蝶了。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此款紫砂作品《玉蝴蝶》以蝴蝶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蝴蝶翩翩起舞的艺术画面。作品采用紫泥为原料,整体被塑造得饱满圆润,形态优美,造型美观大方,可谓是一件造型和主题完美结合的优秀工艺品,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欢喜。紫泥在矿层的下部,颜色偏紫,烧制后的颜色偏紫红,而且质地十分细腻,本文介绍的作品烧制后的颜色就是偏暗紫色,作者特意用紫泥为基调就是寓意着春天里大地苏醒,万物复苏,在这样的基调上再去描绘春天的画卷。壶身圆润挺拔,憨厚讨喜。壶嘴、壶把和壶钮都是以枝干为型,或弯或折,线条处理得相当到位,完美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枝干的挺拔遒劲,增添了几分自然美感。壶嘴一弯流设计,短小精悍,出水断水都流畅自如。壶把高度与壶嘴和谐统一,上粗下细,重心偏下,气韵清长。壶盖向上微微耸起,口盖子母线吻合,线条贯通上下,一气呵成。壶钮呈枝干扭曲向上的姿态,春意盎然。短小的壶身、匀势的圈把、适当的壶盖、生机的壶钮加上饱满的壶身,组成了线条柔和,器形娇俏的《玉蝴蝶》大框架。整器显示出雍容大度之风,圆融而饱满,随和可亲。壶身上采用花贴的技艺装饰了栩栩如生的鲜花和蝴蝶,蝴蝶在花中起舞,这样的场景叫人惬意舒心,生活的美好和春天的欣欣向上都让人对前途充满了向往和美好的憧憬。

壶把上端胥出一枝野花,开得娇俏美艳,吐露着一片芬芳,吸引了蝴蝶在花中舞蹈。舞姿轻盈优美,一派春日祥和。没有浓重的笔墨描述,也不需要绚丽的色彩渲染,简单的装饰就能够描绘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春日美景,这就是紫砂壶艺术。作者在追求造型美的同时也将情感寄托在了壶上,赋予了作品美好的壶韵。

结 语

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中总有着自然万物的缩影,尤其是紫砂花器,涵盖了逼真的自然形态和浓厚的自然气息。紫砂艺人喜欢用美好的自然物体来装饰朴实的紫砂壶,然后将自己的对生活、对文化、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寄托在壶身上。

猜你喜欢
壶嘴花器壶把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一粒珠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