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婆娑,姿态入画
——浅谈紫砂作品“子母盖鸿运”的创作感悟

2019-02-15 01:49咸子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鸿运竹节宜兴

咸子情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小镇。这里群山环抱,风景宜人。诗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说的便是紫砂。紫砂泥的形成经历了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它富含铁元素,用它烧制成的紫砂壶含铁量极高。还有着肉眼不可见的小气孔,正是这些气孔,使得紫砂壶泡出的茶保持原味,没有熟汤气。而且紫砂泥根据原泥的不同,基泥的比例搭配可以呈现多种颜色,这大大提高了造型的塑造性。紫砂壶因茶而生,在几千年的制陶套过程中,手工艺人们注入自己的所思所悟,使得紫砂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可以抒情、言志、寓世。更因为紫砂一贯素面素心的形象,从不妖娆夺目,亦非阳春白雪,它的朴实无华,它的沉默示人,都受到人们的喜爱。

手工艺人们尤其喜欢在造型上下功夫,然后通过诗画、陶刻、彩绘等手段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紫砂壶的造型往往参考自然界的事物,或者还原,或者烘托,以此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其中“竹”这一事物被广泛应用。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竹有多被中国人喜欢。以竹之空,比君子坦荡;以竹之直,比君子刚正;以竹之节,比君子节操。这种如竹般不屈不饶、刚正不折的君子之风深受世人的喜爱。

竹的形象是很广泛的,诗、书、画中不乏以“竹”为题材的作品,流传千古的亦颇多。发展到后来,陶刻、泥绘、剪纸等民俗文化也融入了竹元素。陶都宜兴即是紫砂的天堂,也是竹的海洋,所以很多以竹为主题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制壶工作者喜欢将壶制成竹的形状,或者用竹做装饰进行雕刻绘画,以此来体现竹的君子之风,表达高洁的品格,高远的志向,铮铮的傲骨。

本文要分析的这把“子母盖鸿运”紫砂壶,以竹为模,抟泥成壶,古朴素雅,优美流畅,融入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个性气质,极具创新意识。壶腹呈扁圆形,饱满圆润,意在表现竹的包容性。流、把、钮均为竹节造形,有的干粗节大,有的细而能弯,不一而同。壶嘴呈一弯流,胥出自然有力;壶把弯曲有度,协调自然,表达出了竹的纯洁高雅,给人以清丽淡雅之趣;壶嘴下端自然地衍生出一枝竹叶,紧紧贴在壶壁之上,娴静有致,俊逸潇洒。枝叶形态逼真,线条自然流畅,看似随心实则恰到好处,枝蔓横斜,竹节嶙峋。自然气息浓郁,仿佛能听见风拂竹林的飒飒声响,清冽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子母盖鸿运》

壶钮部分也是截取竹节的一段,设计成拱形,拿捏方便,使用舒适。在拱形桥钮之间又设计了一个圆珠式的虚钮,这是一种全新的构思设计,不仅为此壶又增加了一个特点,也将要表达的主题以鲜明的艺术设计表现出来。因为壶钮设计大胆而浓厚,所以盖大而阔,正好和壶钮相呼应,也和壶身贴合,外形比例显得更加协调生动。作品在作者的巧思中,在咚咚的捶泥声中,在作者一刀一刀的刻绘中迸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主题和文化内涵都得到了提升。

欣赏一件紫砂作品,我们要从思想和技艺两方面来考量,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互相成长的,不可偏废。片面的追求工艺或者片面的追求创意对创作本身而言都是一种阻碍,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作品富有美感和思想。这件作品中,作者大胆的构思,造型上美轮美奂,工艺精湛老练,思想上,作者用竹的高风亮节来表达中心思想,两者合二为一,壶就有了灵气,韵味自然流露,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升华,陶冶性情,启迪心灵。

结 语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包罗万象。思想和文化都在其中沉淀发酵发光发彩。山水与风情人文都包容在此,容天下美景,含万千人文故事。通过“子母盖鸿运”的浅析,我们了解了作品的造型艺术、内涵文化以及创新理念,正是这种不断的艺术和生活,设计和情感的结合中,紫砂壶不再是一件喝茶饮水的静物,被注入思想后,具备了生命的质感,让人感受到传承千年的艺术品的厚重内涵。

猜你喜欢
鸿运竹节宜兴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前程万里鸿运照》瓷板
超级秀场 鸿运当头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竹节人”中说“趣味”
简述《鸿运连连》的艺术气质及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