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花器“自然之美”的造型艺术

2019-02-15 01:49孔春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木纹花器树桩

孔春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最早的紫砂壶造型就是模拟自然界中的实物形态开始的,虽然发展至今,紫砂壶还有着光器和筋纹器等类型,但是花器制作始终是最能体现紫砂壶形式之美的器型。花器的设计理念就是以独特的雕塑装饰书法,融合手工艺人的思想感情,仿照自然生命形态,模拟制作而成。它既保留了自然形态的纹理特征和生命状态,还有着自然实物的美好形象和深远寓意。

大自然一直是艺术家们的题材库,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紫砂壶花货制作也喜欢将大自然作为载体,塑造理想中的器型。在这样的选材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所选取的题材必须是有意义的实物,或者是外表美好富有特点,或者是寓意上有着积极向上的意思,总言之,这样的物体必须是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传统习惯的。将这样的自然之物融合在紫砂壶中,可以达到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内在统一,同时造型的艺术生命也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来。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当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天地万物时,会发现大自然包蕴万千,鬼斧神工,到处都是自然之美。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粗犷壮观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皑皑白雪的拉普兰……这些大美让我们震撼敬畏。瓦砾中挣扎求生的小草,悬崖峭壁上矗立的苍松,风雨中摇摆的小树,这些顽强的生命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震撼。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就显得渺小而不起眼,一草一木一花一卉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激动。徜徉于自然之中,个人得失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被淡淡的幸福包围,能感受到的是身而为人的简单快乐。

生命是大自然最神奇的产物,生命的律动也受着自然规律的约束。不管我们的科技如何发展,自然规律总是亘古不变的,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小鸟日出鸣叫,日落归巢;植物白天向阳而长,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动物生老病死,优胜劣汰……自然界残酷又美丽,如此往复,生生不息。本文选取的作品《自然之美》,就是采用了树木的年轮木纹作为创作题材,模拟自然的生命形态,从直观形象上表现美丽活力的自然生命形态,从而赋予紫砂造型旺盛的艺术生命。

树木的年轮就是自然规律的直接表现。科学上解释,树木内的细胞和导管每年重复一次由大到小,材质由松到密的变化,从而就形成了色泽、质地不同的一圈圈环纹,这就是年轮。每棵树的年轮因为树种、生长环境、雨量、阳光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年轮就是树的生命标识。横看成岭侧成峰,木纹就是纵年轮,越斜切就越从圆往椭圆平行线变化。紫砂壶《自然之美》就是选取树木的外形轮廓和木纹图案,制作而成,既有造型上的自然美,又增加了艺术上的生命动感。

纵观此壶,选取了一节树桩作为壶体框架,并且将树桩两端切掉,露出里面特殊的木纹,另外两端还保留着树桩外部的形态,外在树木形态和内在纹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艺术美感立现,自然之美也全部蕴含在其中。整个壶体呈四方形,正反两面有着精美特殊的木纹图案,制作者用不同的泥料来塑形,最终将木纹的轮廓勾勒得清晰明了。衔接壶嘴和壶把的两测壶面都是仿照了树桩的外貌形态,斑驳苍劲的树皮纹理都被模仿得惟妙惟肖,可见作者的制作功底之深厚。壶嘴仿照枝干状,弯曲向上,挺拔有生机;壶把是截取一段树枝弯饶而成,树叶还贴塑在壶面上,表现了自然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那种含蓄的,内敛的艺术生命。壶盖是仿照树桩的横切面制作,一圈一圈年轮呈现在壶面上,彰显了生命的厚重和伟大。壶口和壶盖都是四方形的,口盖严密咬合,没有缝隙。壶钮是缩小的壶身捏造的,上下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更加突出了造型的艺术美感。

《自然之美》可谓是突破传统,从造型上打破了原有的创作框架,体现了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大自然中的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特征,手工艺人抓住了自然生命的精华,最大程度的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紫砂壶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造型和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之美》

结 语

紫砂壶花器的制作就是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和对生命探索的过程。《自然之美》的创作造型就是对自然生命最形象生动的艺术讴歌。紫砂壶不仅有着优美大方的造型,还囊括了造型之外的艺术形式美。事物本身包含的美好积极的寓意、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事物的思考和体会,包括壶韵中涵盖的文化内涵和意境,都可以被融入壶中,然后彰显出来。艺术生命都是旺盛长久的,不管经过多少岁月,我们都能在艺术造型中感受到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讴歌,以及紫砂壶中蕴含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木纹花器树桩
一截“小树桩”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木纹铝材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木纹金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
树桩屋
木纹砖将成为未来瓷砖产品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