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法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诊断价值

2019-02-15 04:01刘晓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转移性腋窝弹性

任 艳, 刘晓晖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 超声诊断科, 陕西 渭南, 714000)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较高,已位于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病情进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影像学检查分析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继而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4]。超声具有无辐射、快速等优点,已广泛运用于乳腺疾病筛查[5-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超声技术亦逐渐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7-9]。本研究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法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3例,年龄35~73岁,平均(53.29±8.4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纳入标准: ① 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② 本次检查前未进行放、化疗和内分泌辅助治疗; ③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和并发症; ② 进行过其他治疗。

1.2 方法

超声诊断仪型号为美国Siemens Acuson Seruoia512型,频率8~14 MHz(根据乳腺癌患者胸部厚度调整),患者仰卧,充分暴露胸部及双侧腋窝,对病变侧腋窝淋巴结形态可疑部位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淋巴结大小、形态(扁平、类圆形或融合状)、内部回声(环形或“C”形低回声、均匀低回声)、淋巴结门(中心性、消失或偏心性)。二维超声淋巴结形态分类: Ⅰ型为正常型,淋巴结皮质形态规则,最大长径不超过0.5 cm; Ⅱ型为增厚型,淋巴结皮质均匀增厚,最大长径大于0.5 cm; Ⅲ型为低回声型,淋巴门消失。Ⅰ型、Ⅱ型和Ⅲ型评分分别为0分、1分和2分。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标准: 1分表示淋巴结内成像颜色均为绿色或有极少部分蓝色; 2分表示淋巴结内蓝色区域范围比例小于45%; 3分表示淋巴结内蓝色区域范围比例大于等于45%; 4分表示淋巴结内颜色均为蓝色或有极少部分绿色。弹性评分1~2分、3分、4分分别表示弹性成像评分0分、1分和2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8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74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髓样癌4例,导管乳头状癌2例; 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8例(57.83%), 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35例(42.17%)。不同弹性评分的超声弹性成像图及淋巴结形态见图1。

2.2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转移性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比较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6例,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37例。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 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平均评分显著高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平均评分(P<0.05)。见表1。

2.3 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信效度比较

83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弹性成像显示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2例,与病理结果相符者40例; 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3例,与病理结果相符者39例;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6例,与病理结果相符者45例。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独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单独二维超声检查。见表2。

3 讨 论

尽管原位乳腺癌并不会造成患者死亡,但因其发病率升高,且乳腺癌细胞易脱落,可随血液或淋巴液扩散至全身,形成肿瘤转移而危及生命,故而乳腺癌已成为目前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0-11]。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重要部位,癌细胞会进入淋巴管,在淋巴结边缘部进行种植,之后逐渐蔓延至整个淋巴结[12-14]。正常淋巴结形态小,皮质较为均匀,超声检查呈低回声,当其被癌细胞侵袭后,皮质会增厚,淋巴结整体增大且变硬[15-16]。超声弹性成像主要通过组织软硬程度评估疾病进程,二维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质地和硬度均有较好的显示效果[17]。

A. 超声弹性成像图,弹性评分为4分

B. 超声声像图,淋巴结形态为Ⅰ型

C. 超声弹性成像图,弹性评分为3分

D. 超声声像图,淋巴结形态为Ⅱ型

图1 不同弹性评分的超声弹性成像图及淋巴结形态

与非转移性比较, *P<0.05。

表2 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信效度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 8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8例,比例为57.83%, 与谷英士等[18-19]结果相近。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法评估结果中,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 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主要分布在4~6分,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主要分布在0~2分,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平均评分显著高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平均评分(P<0.05)。提示当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较高时,高度怀疑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此外,单独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单独二维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检查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灵敏度分别为83.33%、81.25%和93.75%, 特异度分别为94.29%、88.57%和97.14%, 准确度分别为87.95%、84.34%和95.18%, 表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检查转移性腋窝淋巴结信效度较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张琼等[20-23]研究结果亦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和单独二维超声检查。对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未检出的转移性淋巴结进行分析,发现其为淋巴结早期小范围转移,相较于已经检出的转移性淋巴结,其硬度增大并不显著[24-26]。因此对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诊断的不足,必要时可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综上所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性与非转移性的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差异显著,转移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较高,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法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信效度较好,可为临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转移性腋窝弹性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