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从课堂教学入手 促进学生写作飞跃

2019-02-15 08:39陈红林延孝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合理促进训练

陈红 林延孝

摘 要:小学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巧从七个时段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真正解决小学教师怕教作文、小学生怕写作文的难题,让小学语文课上得更加精彩有效。

关键词:合理;课堂;训练;促进;写作;飞跃

小学教师怕教作文,小学生怕写作文,这是我们小学教师多年来从事作文教学的共同心声。本文结合当前课改实际和个人从教实践,从课堂教学入手,在七个方面“巧下功夫”,为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飞跃做一微探。

一、 巧摘句子

摘录是小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将一些好词、好句记下来后,再加上自己的言语,从而拓宽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

如《珍珠鸟》这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学文后,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感情。如小鸟为什么不怕“我”呢?能不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学生在写话时不仅摘录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地写进了自己的语言,如:“我”不理睬珍珠鸟,而它卻对“我”说:“主人,你每天都在不停地写,歇一歇,陪我玩一会儿吧!”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 巧写语段

小学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片段,读这些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美段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积累、内化和提高。

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时,文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第一自然段是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北京,渴望去北京看看。第二自然段是身处北京的“我”,从爸爸口中了解新疆,产生去新疆看看的愿望。学文后,我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我国幅员辽阔,还有哪些地域可以去看看呢?如:“爷爷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福建,到遥远的内蒙古,那里有美丽的大草原,草原上有奔驰的骏马和洁白的羊群。我对爷爷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样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 巧抓插图

在小学课文中,大都配有生动、鲜艳、醒目的插图。有的插图在课文中已作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而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

如教《最后一头战象》,插图上是嘎羧站在江滩上。此时,我抓住了这个“写文”的机会,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如:“久久凝望着,它一定又看到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战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这些礁石也许是战友们流淌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告诉战友们,它也将陪伴它们。孩子们在写作中也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头战象,更是让人满怀敬仰、饮泪歌颂的英雄。

四、 巧借“留白”

有的课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是作者在写作中特意留给学生想象和延伸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

《夜色》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内容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简练,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学文后,我利用诗歌中的省略号设计让孩子写话:“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在夜晚我还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如:“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风轻轻地吹,遥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听到池塘里青蛙在歌唱,夜景好美呀!”这样写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发挥联想填补空白,走进儿童诗的境界,走进富有创造性的对话写作空间。

五、 巧导悟鸣

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地感悟,抒发内心的情感,寻找与自己生活中的共鸣,从而与言语对象发生碰撞,这不仅是儿童心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我们教学的需要。

如教《金色的脚印》一文后,我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题进行习作。学生这样写道: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动物园参观可爱的动物。我们走呀走,看到有许多可爱的小熊在草坪上滚来滚去,真是太惹人疼爱。我们又走了一会儿,看见许多调皮的猴子,它们打来打去很顽皮。我们又走了一会儿,看见许多活泼的小鸟,它们飞来飞去真是可爱。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鸟,因为它们能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小树苗,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今天真是个最完美的日子!让我知道动物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好朋友……这次习作非常成功,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写作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才会感染读者,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作中受到了爱动物也是爱护环境的教育。

六、 巧用迁移

在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处进行习作。如学《秋天的雨》一文后,可设计写排比段:春天的雨,是母亲的乳汁……春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春天的雨,是一个魔术师……

在可迁移文本中结构段落处进行习作。如教《荷叶圆圆》第二~五自然段,都是围绕小动物们把荷叶当成什么来写的,可让学生运用既符合课文的情境,又符合动物的生理特点来写,如: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小蚂蚁在荷叶上……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园。”小乌龟在荷叶上……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小蝴蝶在荷叶上……

在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处进行习作。如教《鲸》一文后,进行一次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写作,写鲸的四~六自然段时,它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鲸的生活习性。我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文本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七、 巧引拓展

拓展延伸型的习作往往在课文的结尾处,通过习作,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

如教《怀念母亲》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回忆房东太太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念头?作者到底在寻一个什么梦?为什么作者说“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请你写一写。

由此可见,小学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合理的时段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积累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上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效!

作者简介:

陈红,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文公小学;

林延孝,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合理促进训练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