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的副本:媒体艺术创作系统的构建

2019-02-16 01:18ZhengDa
画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风扇机器空间

郑 达 (Zheng Da)

2018年11月,我的个展“郑达:后人类的副本”在湖北美术馆顺利开幕。因展出的作品大部分均为机械装置类,并且其中部分作品涉及与观众互动,而整个展览环境也是处在黑盒子的状态,因此当湖北美术馆这个国家级重点美术馆在布展前期看到作品原型后,要求跟我签署免责声明,以确保展览期间的人员安全。这对于艺术家与湖北美术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0世纪末,数字技术把我们带入了前人梦寐以求的四维世界。这就是数字世界,它已经脱离了常识中进入和离开的空间范畴。淘宝根据你的浏览记录给你推荐心仪已久的商品,我们开始担心信息的安全,担心自己的数据会在陌生人群中被阅读、被散布,最终不知止于何处。伴随着海量的数据被技术寡头控制,进而分离出了新的统治阶级。新的技术对“平民”来说是一个假象,我想通过上述作品,媒介化的透视重组两个世界(真实与虚拟)之外的“副本”——把它看成一个展示以多重视角描述场景的容器,包含“舞台”“洞穴”和“界面”等多个隐喻性的叙事空间,叙述的主线是人与技术物之间的关系。

展览中的作品主要围绕“算法”和“数据”两个非物质性的主题。创作命题与“数据”相关的有:《Data Pool》《上传者》《生理反应3》,而和“算法”有关的则为《计算生产力》以及《捕食器的函数》。在我看来,“算法”是由一个记忆状态向另一个记忆状态转变的过程,而“数据”是关于控制和不可见之物被物质化的过程。

本文将基于三部分,以倒叙的手法组建文章架构。首先是对此次展览作品的阐释,其次是介绍我的工作方法,最后是对早期作品创作的回顾。

《生理反应1》 郑达 动态声音雕塑 2016年

“数据”的转译——无形与有形

“函数”出自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著作《两门新科学》,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几乎全部包含了函数或称为变量关系的这一概念。互动机械装置《捕食器的函数》借用了函数中的映射这一概念,让机器的运动映射出身体数据的变化。

自然之物与人工技术物从物理学视野都可归于物质与非物质特征,在当下的科技状态中,让物在“物质”与“非物质”间的互为转化成为可能。当“新物种”的智能——这样的无形之物被有形的物质形式显现时,被记忆的信息即成为“新物种”的重要生理特征,数据成为物从一种记忆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的重要媒介。在《捕食器的函数》作品中,一旦参与者心率数据输入到运行的机器中,机械猛烈的运行状态会被刷新,开始柔性地展演,展演成为可视化的“界面”,模拟出人所输入数据的状态。

卡内基梅隆大学移动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汉斯·莫拉维克(Hans Moravec)认为,人类与其说是身体的存在,不如说其本质为信息模式[1]。信息的效能取决于与之相关的物质基础,没有这样一个从心跳采集系统到磁编码舵机的系统架构作基础,数据也无处发挥效能。

把看不见的东西变得可见,一直是科学探索精神的体现[2]。爱因斯坦在1905年所发现的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能量和质量是等价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能量是不确定的。因为光没有静质量,只有在运动时才能产生能量,所以我想把光的能量通过运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此次展览的另一件作品《上传者》的机械臂,在用警戒线围起来的数平方米的“舞台”内,叙述者将自己作为POST-HUMAN的运动轨迹,机器的生命被光的痕迹记录。机械的运动与其说是在传送信息,不如说是在传送其记忆。通过光的折射、节奏化和类无意识的运动轨迹转变为机器的记忆,光斑变成机器与空间、观众对话而上传的机器码。

《Data PooL》作品由自然元素的风、水和人造的光三部分构成。当无形的风作用于水时,风的参数经过计算机解析并转译成为视觉的光与听觉的声音两种元素,让风变得有形。“数据流”这一概念被快速划过的彩色光线再现,并将透明水的介质变成了数据化的“界面”。光对整个空间的浸润,多层次的塑造空间的形态,让空间成为数据的“洞穴”。

类似于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所假定的,“根据指令随时准备行动;这就是根据潜在的、虚拟观念理解的身体”。他要求我们扩展对身体和空间的理解,使之远超出仅限于“形式”的含义[3]。对媒体艺术家来说,“舞台”“洞穴”和“界面”是解放了参与者被物理空间所局限的身体,把他们“吸纳”到整个互动系统之中。参与者通过步行于其中加以体验,并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选择,在无形与有形间加以辨识,从而释放个体的想象力。

《生理反应3》 郑达 数据化声音装置 2018年

系统架构下的迭代

《生理反应》系列作品是从2016年开始,以电脑风扇作为主要媒介,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实验。以不断迭代的方式,去延伸原系统架构中的可能性。

2016年的《生理反应1》为动态声音装置。机器对信号有一种冷静的考古学式的感受,它们忠实记录所有的电磁振动,使其更接近真实。通过算法来控制风扇的转停,来表现机器的生命体征。5扇风扇墙因其在空间不同位置中的摆放,让风扇的声音在空间中此起彼伏地回响。用风扇声音的骤然轰停,来表现机器的或生或死,是特别简单而又直接的。

《Data Pool》 郑达 跨媒介装置 2018年

2018年6月在上海CAC新时线艺术中心展出的《生理反应2》,加入了自然风的元素,让自然与机器产生“对话”。在艺术中心的建筑屋顶上,放置了测风设备,当控制系统接收到室外自然风的数据后,数据通过处理、分级、再输出信号,让电风扇开始运转。这个数据数字化的过程近似于感官信号在人类大脑神经网络中的转化过程。人所听到的风扇转动音量的大小,由室外的风量决定。系统把风的声音“赋格”为两种状态,风的主题贯穿整个场域,形成类似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乐曲。自然风给人的感觉是连续不断的,并在强弱起伏间有着过渡感;而由机器驱动所产生的声音更为强劲有序,通过即停即转产生某种节奏感。当室外风停时,风扇的转动由计算机赋予,算法驱动风扇表达的声音和自然驱动的声音让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这个版本的问题是:它还是在一个主体上表现两种状态,参与者对其阅读性不强,较为晦涩。

《虚拟的肖像》 郑达 互动媒体影像 2013年

《上传者》 郑达 灯光机械装置 2018年

在此次个展中展出的《生理反应3》,第三个版本作品的材料和呈现方式跳出了原先的逻辑,选用的材料更轻,整体作品搭建类似堆积木,尺寸也能灵活变化。以单个风扇作为发声源,悬置在50cm×50cm×50cm黑盒子中,让整个盒子成为发声的“腔体”,每个腔体即是一个模块。以三角形的形状围摆的风扇墙,形成一个风的场域,观者可以从三个入口的其中任意一个进入。由于风扇墙和人的比例悬殊,当人们在三面风扇墙的围困下,会由衷地感到敬畏。在三面风扇墙环绕的场域中间,悬吊着风速传感器,这同样也是美术馆三楼露台的室外测风设备的实时映射。当室外有风时,室内的风速传感器将会转动,传感器所接收到的连续数据流,会让三面风扇墙跟着它的转动速率进行环形的扫动。为了让观者有更为清晰的解读,室内风速传感器的正下方,有一行字解释其转动的原理:自然风的实时再现,映射于风扇,成为驱动力的另一种算法。

以跨学科的工科式思路进行系统构建,将作品以不断迭代的方式去实验更多可能性,对媒体艺术家来说,是倡导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必经的创作路径。

低科技的工作方法是艺术家的“生产力”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非常当下的议题。彼时,爱因斯坦以相对论、毕加索以立体主义去表征空间和时间;此时,艺术家则开始了对数字化机器的探索。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机械的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提及的“灵韵”,在我看来是艺术家用数字化数据的处理方式将表面上不同的视觉、听觉、文本和图像分门别类转译成人类感官的表现形式。当作为创作工具的算法具有其自身的美学,作品的观念和形式则是进一步的美学叠加,是对由媒体机制(mediatic dispositifs)下形成的具有生产力的模型的重建[4]。

艺术与科学都是来自于对人类创造力的再现,艺术家的使命应该是在计算机中心主义媒体系统的“极地绝冷”和“有力想象的温暖”之间寻找平衡。对我来说,低科技是高科技的“绝冷极地”中可以释放“温暖想象力”的可控手段。运用低科技的技术手段去创作,也是对开源的软硬件中开源精神的回应。在消费社会中,“低”是一种孑立于主流审美的态度、独立思想的自留地,从而给多维度的意识形态提供可能。2010年,我决定成立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之后的创作一直是以实验室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室的建制、跨学科团队的合作、围绕立项命题进行一系列创作,比较像科学实验。

入侵虚拟

与新时空边界的相关研究最有关系的象征应是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在那里,“后现代主题可以找到与其相关的、随之而来的再空间化(re-spatialisation)的模式”[5]。虚拟拥有能应付新的社会关系和不可预见的关系的多种潜能[6]。在那里,观者可以展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新的虚构故事。

虚拟的实现总要通过实验来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 2013年的作品《虚拟的肖像——入侵计划》是一个触发型的大型互动媒体装置。这个系列的作品关注本土海量廉价而低质的即时网络信息对现实生活、公共空间的干扰。当观众进入作品特定的区域时,会触发房子做出各自的反应,在类似神经质的破碎与疯狂却有控制的暴裂中,观众会成为控制主体,赋予房子以有情绪的自我暴裂。虚拟的房子是一个能通过计划、空间、结构和智能产生最新的社会关系的地方[7]。媒体时代产生的艺术是对媒体世界最好的回应。

注释:

[1]Peter Lunenfeld. The Digital Dialectic/New Essays on New Media[M],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 England: 68-94

[2]Arthur I. Miller. Colliding Worlds: How Cutting-Edge Science Is Redefining Contemporary Art[M],W.W.Norton &Company, 2014: 3

[3]Martin Rieser/Andrea Zapp. New Screen Media Cinema/Art/Narrative[M], British Film Institute, London,2002: 195-207.

[4]Erkki Huhtamo, Jussi Parikka. Media Archaeology: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5]Martin Rieser/Andrea Zapp. New Screen Media Cinema/Art/Narrative[M], British Film Institute, London,2002: 195-207.

[6]John Rajchman. Constructions[M], MIT Press, 1998

[7]John Rajchman. Constructions[M], MIT Press, 1998

猜你喜欢
风扇机器空间
机器狗
机器狗
AirFan手持小风扇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未来机器城
电风扇
新蒙迪欧车冷却风扇常高速运转
奇瑞A5车散热风扇无低速挡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