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蚕区小蚕共育的优点与缺点

2019-02-16 01:46朱木富方忠仙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微粒子蚕室小蚕

朱木富 方忠仙

(杭州蚕种场 310021)

随着城市东扩,杭州蚕种场原蚕饲养从专业场向原蚕区转移,由于原蚕区都在偏远的山区,农户比较分散,点多面广,生产设施条件差且参差不齐,蚕室环境千差万别,生产、生活区域难以彻底分隔。同时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加快和三改一拆政策的实施,蚕农房屋面积有所减少。劳动力的年龄都偏大,以60~70岁为主,超过70岁以上的蚕农也不在少数。并且近年来劳动力工价上涨较快及生产物资的价格上涨(如:加温的木炭、蚕具等)导致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蚕农的种桑养蚕积极性,降低了蚕农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微粒子病的防范意识,原蚕点饲养规模不断缩小,农户订种量大幅减少。在2011年的高峰时期杭州蚕种场在淳安界首乡燕上村春期原蚕饲养农户有25户,饲养蚁量600g,燕下村原蚕饲养农户有35户,饲育蚁量910g。从2012年后原蚕农户和饲养蚁量持续下滑,到2019年的春期燕上村原蚕饲养农户只有14户,饲育蚁量380g,燕下村原蚕饲养农户只有26户,饲育蚁量700g,农户数和饲育蚁量均减少约30%。为了保持杭州蚕种场原蚕生产基地稳定和可持续,缓解劳动力紧张,节约生产成本,近几年在淳安燕上村、燕下村等原蚕基地推行了原蚕小蚕共育,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蚕种质量,蚕农经济收入增加,种桑养蚕积极性提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如下。

1 原蚕小蚕共育方式

根据杭州蚕种场与农户签订的种蚕饲育协议,采用联户共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农户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由驻村蹲点的技术辅导员根据本村饲养的蚁量、品种、邻里关系等因素,由农户自愿结合组织在一起集中饲养。小蚕共育室由房屋条件较好的蚕农提供,场里补助安装小蚕共育所需的自动加温补湿设备并提供相应的蚕药等物质,聘请相对年轻、责任心较强、养蚕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蚕农作为领头,驻村技术员全程技术指导。

2 原蚕小蚕共育的优点

2.1 有利于微粒子病的防控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蚕微粒子原虫感染家蚕而引起的毁灭性蚕病,对蚕种生产危害极其严重,是蚕种生产成败与否的关键,关乎蚕种场的生存与发展。蚕病的防控采取的是“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实行小蚕共育后,饲养小蚕的蚕室面积大幅缩小,蚕具集中,减少了污染源,能做到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等饲育技术要求,有利于小蚕饲育给桑后进行蚕室、蚕座、蚕具统一彻底消毒等工作做得更细,有利于桑叶的统一浸渍消毒和储藏,防止桑叶二次污染,有利于喂叶、除沙后的废弃物统一处理以及大环境的彻底消毒。减少了原蚕与普通蚕交叉感染的几率,做到心中有数,可有效控制和防止蚕病特别是微粒子病的发生。

2.2 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实行原蚕小蚕共育后,在小蚕期间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提高了场里与农户的经济效益。“小蚕靠温养,大蚕靠风养”,特别是春季,过去农户分散饲育时用木炭加温,水盆蒸汽补湿,成本高、代价大且蚕农难以掌握最适宜小蚕生长发育所需的温、湿度,严重影响了蚕宝宝的正常发育,工作人员也时常有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杭州蚕种场根据小蚕共育室容积的大小协助安装了自动加温补湿器,完全解决了这一难题,既能24h保持原蚕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又保证了蚕室的空气新鲜,环境干净卫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大大降低了加温补湿的成本。据测算,电费成本大约只有木炭的60%左右,同时1~3龄小蚕期共育农户比自育农户平均缩短约2.5d左右,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消毒药品、纸张、照明用电等的消耗,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3 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蚕农养蚕技术水平

由于原蚕区是在偏远的山区,只能靠双脚走路,原来小蚕分散饲养时,从准备工作开始,技术人员每天都要挨家挨户上门辅导好几次,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乡间小道上。实行了小蚕共育后,技术人员只在共育室辅导,既减轻工作量又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辅导上。在养蚕生产过程中引导蚕农转变观念,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饲育,做到饲育日记完整,养蚕操作规范,合理使用养蚕设施设备,加强蚕病综合防治措施的到位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辅导员与农户、农户与农户间的交流、互帮、互学、互鉴提供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更增加了蚕农之间的情感,也提高了蚕农的养蚕技术水平。

2.4 保障了种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户收入

推行原蚕小蚕共育后在小蚕共育室安装了自动加温补湿器,能保证24h保持原蚕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统一的标准、一致的技术措施、合理适时的给桑,使小蚕的生长发育整齐、迟眠蚕少、遗失蚕少、克蚁蚕头数多、蚕体强健,为养好大蚕、发蛾调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了种茧的产质量和克蚁制种量。一般可提高克蚁产茧量约8%左右,提高健蛹率约4%左右,提高了养蚕经济效益,增加了蚕农的收入,增强了蚕农种桑养蚕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了原蚕生产基地的平稳健康发展。近三年来燕上村、燕下村蚕农户数保持没有减少。

3 原蚕小蚕共育的缺点

为了节约成本,合理利用农户现有的蚕室作为共育室,大多没有配套吊顶,共育设施不配套,人蚕共居,卫生条件差,理想的共育室比较难找。

由于蚕农的年龄偏大,自身文化素质有高低和学习领会能力不一样,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的差异等原因,蚕农种桑养蚕的技术水平整体不高。

由于共育室是农户家的房屋,自动加温补湿设施等设备,共育结束时需要拆除等下次用时重新安装。由于原蚕农户蚁量的增减、品种变化以及蚕农之间关系等因素,需要经常重新组合。

猜你喜欢
微粒子蚕室小蚕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微粒子病有关科技术语的探讨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沼气养蚕的技术
可爱的小蚕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