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德
——伦理学视阈下的儒家精神

2019-02-16 05:49王旭烽
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视阈伦理学

王旭烽

(浙江农林大学 茶文化学院)

茶,一种发源于中国的木本植物,在制作成饮料并且品饮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性。中国是茶的故乡,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喝茶。

1 伦理学与中国道德之间的逻辑关系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而道德则是社会与自然一切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关系中,善与恶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活动的总和。

中国人将茶视为集物质与精神一体的复合形态,“中国茶德”便是其精神性的标志概念。从伦理学视阈观照,“中国茶德”,应该归属于儒家伦理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因为这种关系的建构而确立起来的茶的核心价值,正是本文企图深入探讨的所在。

2 中国茶德概念的溯源与诞生

2.1 与茶有关的德

公元8世纪陆羽(733-804年)《茶经·一之源》中。“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其意思是说,只有具备了良好品性的人,才配得上喝茶。

2.2 “茶德”理念的问世

真正将“茶德”作为一个完整理念推出的,当是晚唐的刘贞亮(?-公元813年)。《茶十德》中,提出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十德中,有六德与健康养生有直接关系;另有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可以说是直接对应于儒家哲理的。

2.3 “中国茶德”的创立

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中国茶德。具体内容是“廉、美、和、敬”: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具体内容为: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3 中国茶德与儒家伦理

3.1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儒家思想

一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世称先秦时期(前21世纪~前 211年)。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提出以“敬德保民”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孝、悌、敬”。

二为传统伦理思想发展、演变、成熟阶段。“修身”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基本原则。家国理念。

三为衰落、沉寂、重兴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打倒孔家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是今天儒学思想在海内外的重新兴起,被称之为“新儒学”。

3.2 中国茶德与儒家伦理之关系

3.2.1从儒家伦理思想发端看中国茶德之滥觞 武王伐纣灭商(公元前1046年),中国史书第一次正式记录了茶事活动。茶作为贡品,已经带有隆重的献礼性质,蕴含在茶中的秩序感已经呈现初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初始步伐,与茶进入人类文明生活的步伐完全一致。

3.2.2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与中国茶德精神的丰富确立 从秦汉、魏晋、隋唐至宋元明清,2000余年历史,茶完成了它丰富多彩的品相。魏晋时代,茶“俭而贵”的理念被确立起来,通过饮茶建立有节制的生活理念,培养内心的强大去战胜人性中的原始欲望,是这一时代对后世的伦理贡献。“陆纳杖侄”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案例。

儒、道、佛三家互争短长、相互吸收和逐渐融合,《茶经》中他提出的“精行俭德”价值观,完全落实在儒家伦理学的坐标体系上。

宋元明清,中国哲学家们建立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庞大而精致的伦理思想体系,那个时代创立的一系列的斗茶活动中,都有着严格规范讲究程序和秩序的内在要求。而广大了民间的茶品饮,已经完全建立起了儒家规范,其典型形态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客来敬茶”礼仪。在民间形成了节庆、婚礼,丧礼上的一系列茶事活动规范。(服饰与婚礼)

而伴随着茶叶形态从宋代的紧压茶发展到明代的散茶,又一个新的哲理时代到来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讲究向内走,思考自我与社会、宇宙的关系,而往往在外在形态上体现在艺术之上。过程变得简单,意境却无比重要。(玻璃杯的泡法,清流概念)

3.2.3儒家伦理思想衰落与重振中的中国茶德 重拾茶德之念,当是在拨乱反正的三十多年前。此时正是海外新儒学兴起的时代,儒家伦理学说早已渗入中国人血脉,一旦唤起,一发而不可收。中国茶德,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重新收拾,再次规整,更新提出。

4 伦理学视阈下中国茶德的现实意义

4.1 廓清茶德历史地位

将中国茶德进行准确定位,便意味着研究者可以在哲学背景下以伦理学视阈观照茶文化主流精神,而非仅仅在宗教精神下以禅宗视角观照茶文化,这一点,对我们的这一探讨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4.2 实践茶德伦理精神

中国儒家伦理讲情理结构。但情理结构并非自然方式,它是要经过人的训练培养出来的。道德心理上的几种因素,包括理性认识、意志力量以及情感,其中意志锻炼非常重要。所谓人性就是培养人的正面,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才能够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种道德情理结构,恰恰是最可以对应在中国茶德中的——正是通过对茶的制作与品饮,进行内在的修身养性,得以理性和感情的培养教化,中国人在一盏茶中实践着中国的伦理道德精神。

4.3 传播茶德和谐理念

当今时代的一部分哲学家们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历史主义和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历史主义讲发展,欲望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但过度的欲望发展,又使伦理受到破坏,所以把历史主义放在优先地位的同时,又要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就是伦理主义。从伦理主义出发,必然走向和谐理念,这是一种双向思维,一种人类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阶级调和的方式来达到人类和平的愿景。

和谐哲学恰恰是世界绝大多数人选择的生活哲学。中国是茶的故乡,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喝茶,这三分之二人口是和谐哲学的实践者,是中国茶德可以更为广泛在世界传播的基础。

愿中国茶德可以在全球找到更广泛的知音!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视阈伦理学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奉天法古:董仲舒家庭伦理思想的双重样态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