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男性乳腺发育为初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2019-02-17 00:48黄志伟刘晓玲曾朝阳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参考值睾酮垂体

黄志伟,刘晓玲,曾朝阳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宜昌 443000)

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GM)在男性乳腺疾病中较为常见,但以GM为初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在临床上却较为罕见,若不能结合疾病的特点正确诊断和治疗,可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导致误诊。本文报告了1例我院收治的以GM为初发症状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情况 患者男,32岁,因“间歇性乳房肿痛1年,再发3月余”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乳腺肿胀、疼痛,自触及局部有硬结,右侧乳房症状不明显,无泌乳现象,无性欲减退及体毛减少,无头晕、头痛、乏力、心悸等不适,平时无各种药物服用史。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诊断及用药不详),约2个月后症状消失,停药,当时未行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3个月前,患者出现双侧乳腺肿胀、疼痛,局部硬结,偶伴头晕,无心悸、多汗、溢乳等其它不适,起病后未行特殊处理。来我院就诊,门诊查乳腺彩超示双乳晕深方探及乳腺层样回声,左侧范围约2.6cm×1.2cm×2.5cm,右侧范围约1.6cm×0.6cm×1.5cm,回声欠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符合男性乳腺发育;PRL395.7μIU/ml(参考值57~357μIU/ml),门诊遂以“双侧乳腺发育”收入我科。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小便正常,大便次数增多,体力无明显改变,体重下降3kg。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否认药物过敏史。患者已婚,育1子,2周岁,体健。小姨和舅舅患有甲亢,父母体健,无甲亢病史。查体:身高182cm,体重80kg,发育正常,体毛较少,心率96次/分,律齐。双侧乳腺稍增大,均可触及质硬且可活动的增生性乳腺小结,其中左侧约豌豆大小、右侧约为左侧一半大小,双侧伴有触痛,无溢乳。双眼球轻度突出,双手颤抖,甲状腺II度肿大,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浮肿。余未见明显异常。

1.2 诊疗经过 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TSH<0.005μIU/L↓,FT3 33.8pmol/L↑,FT4>100pmol/L↑;甲状腺相关抗体:TPOAb 165.53IU/ml(参考值0~34IU/ml),TgAb正常,TSHRAb18.93↑(参考值0~1.75)。性激素:PRL397.1μIU/ml↑,FSH 5.61mIU/ml(参考值1.5~12.4mIU/ml),LH 6.59mIU/ml(参考值1.7~8.6mIU/ml),E2 76.07pg/ml↑(参考值11~43.9pg/ml),孕酮 0.96ng/ml↑(参考值0.15~0.52ng/ml),睾酮>15ng/ml↑(参考值2.8~8.0ng/ml)。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非均匀性弥漫性肿大伴血流信号丰富,甲状腺多发低回声结节,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垂体磁共振:垂体平扫及增强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10mg tid口服,出院后半年来我院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激素水平均正常,双侧乳房肿痛完全消失。

2 讨论

GM又称男子女性型乳房,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的单侧或双侧乳腺肥大,在男性乳腺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常见的病理机制为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失调。GM一般分为四类,生理性、病理性、药物性及特发性。生理性GM主要见于新生儿、青春发育期及健康老年患者,大部分增生的乳腺可自行缩小甚至消退[1]。若GM长期存在则需注意病理性因素,如睾丸疾病、肿瘤、肝硬化、肾性肾衰、药物、甲状腺疾病、性功能减退等,常需要与乳腺肿瘤、单纯肥胖、下丘脑-垂体疾病及睾丸疾病等相鉴别,必要时应完善乳腺穿刺活检、垂体或阴囊MR及全身PET/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准确的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是本病诊治的关键。GM的致病因素较多,而目前不能查明病因的特发性GM的比例高达45.1%[2]。

本例患者为以GM为初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引起男性乳腺发育的机制可能包括:⑴激素调控改变。甲亢时,体内雌酮向雌二醇的转变、雄烯二酮向睾酮的转变及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增加,同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变也增加[3-4],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最终导致GM。⑵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甲亢时可促进肝脏分泌SHBG增多,而SHBG与睾酮结合的紧密度高于雌激素,导致具有生理活性的游离睾酮比例下降及游离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增加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而引起GM[5]。有文献报道[6],可能有约10%的男性甲亢患者会出现GM,但在男性甲亢患者中以GM为首发症状的却较为罕见,其特点是GM随甲亢的发病而发生,当甲亢好转时,GM也逐渐消退。本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提示甲亢,E2、睾酮、孕酮增高,符合甲亢合并GM的临床特点,同时,垂体MR、泌尿系及乳腺彩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垂体、睾丸及肿瘤病变导致的GM,考虑甲亢导致的GM。该患者在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半年后,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正常,双侧乳房肿痛亦完全消失。

总之,以GM为初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此类患者早期若未行甲状腺功能及性激素检查很容易误诊或漏诊,期望通过本病例为临床甲亢导致GM的诊治提供思路及参考。

猜你喜欢
参考值睾酮垂体
浅谈睾酮逃逸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美国甲状腺学会对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与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治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