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程还是要多懂点专业知识

2019-02-17 06:18黄清林
商品混凝土 2019年8期
关键词:楼面项目经理专业知识

黄清林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024)

近日在网上读了一篇文章叫《做工程必须要点匪气》,文章中强调“做工程首先必备的一个素质——匪气。这个匪气并不是土匪吃喝嫖赌、杀人越货、胡作非为的顽劣习气,而是说干工程应该有土匪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和豪气冲天,敢做敢当的义气。说白了就是工程人员自信、突破、果敢与能够担当重任的能力。”笔者读后斟酌了许久,感觉到“匪气”与自信、突破、果敢和能够担当重任的能力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以往做工程往往是靠抢地盘、收保护费、强买强卖等手段来取得业务,但在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今天,所谓的“匪”是行不通的。

2018 年混凝土行业发生震惊全国的涉黑垄断事件,浙江某区的混凝土协会因涉黑垄断,存在黑恶势力团伙雇佣前科人员以暴力、软暴力手段,非法控制混凝土、土方市场,非法获取高额利益,最后被公安机关一网打尽。所以说凭仅有的“匪”气是无法干好工程的,甚至让所谓的“匪”气毁了自己的人生。早在前几年,发生在浙江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混凝土公司搅拌车驾驶员把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现场卸料,卸料民工见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便用水管进行加水,驾驶员见状便上前进行制止,在制止过程发生口角后驾驶员与卸料民发生肢体冲突,在现场驾驶员“孤军作战”,被工地几名民工教训后,卸完料开车回搅拌站内,想想今天被欺负吃亏了,便通知在公司休息的 6 个老乡驾驶员一起到工地重新打架,项目经理见状,马上通知在现场的工人,停止手上工作,把驾驶员带来的 6 人全部包围在项目部内,并把大门关上,抄起木棒与铁棍把 7 人围起来殴打,后有人报警,当警察赶到时 4 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3人重伤。一起简单的口角事件演变为人命案件。

笔者认为:做工程还是要多懂点专业知识。

案例 1:预算要精确。某项目经理招标成功入围,因为是低价中标,项目经理让手下预算员进行预算,预算员由于家庭原因心情不好,在预算过程中丢三落四,造成多处部位与材料漏算,当预算员把预算书交给项目经理时,项目经理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也没有请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人士进行审核,随便看看就按预算员的报价进行商务投标,最后中标由于投标时的忽略,整个项目完工结算亏损 500 多万元。

点评:做项目,不懂预算,往往吃亏,为了能争取项目到手,项目经理不择手段,但能中标的项目不一定就能盈利。生活中多少项目经理风光中标,最后没有实力坚持下去,成为了烂尾楼。验证了行业一句谚语:项目有风险,投标需谨慎。

案例 2:随意修改图纸要吃亏。一施工项目经理在承接某新农村改造小区时,没有按照政府提供的图纸进行施工。在小区建设接近尾声时,该小区多户业主到自家的楼房查看时发现二楼的楼面在相同部位上皆有大量裂缝。业主们随后自行委托省建科院来小区进行咨询检测,经检测发现:1-3/(1/B) 轴二层梁缺失,与设计不符;施工项目经理擅自改变施工图纸,导致影响结构使用。

点评:项目经理不经过设计调整与变更,随意改变设计图纸,改变了房屋的自身结构,造成严重后果,是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承接业务与施工的负责人,质量意识淡薄,这次小区事件发生后,项目经理和当地政府、业主还在调解中,准备委托省建科院对住宅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后再出方案。谚语说:一次失手,一朝回到解放前!

案例 3:经验害死人。某项目经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质量安全,总是在算计如何进行有效降成本。在楼面布筋上动脑筋,让进场的 10mm 钢筋全部“瘦身”为 7~8mm,8mm 的“瘦身”为 5~6mm,并在多层楼面使用,浇筑完毕,大多数楼面出现裂缝。在工程主体验收时质监检测发现,该楼面混凝土厚度不足,设计 10cm 的楼面,检测只有 7.8~8.5cm,钢筋保护层厚度严重不足,只有 0.1~0.2cm。业主与质监部门要求敲掉重筑问题严重的楼面。该项目经理却在现场会议多次强调他以往也这样按经验做的。

点评:原来项目经理是农村造房子的,以往农村都是泥土砖加多孔板,心想现在是框架结构更加安全了,是经验害了他。但该项目经理的做法已经构成违法行为。我们认为:建筑安全是关系到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建筑质量问题同样关系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以及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因而对于在建筑领域的偷工减料行为,不能仅仅从公共安全角度加以考虑,同时也要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建筑领域的市场经济秩序来理解其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谚语说:不转变观念,就会被市场淘汰。

案例 4:偷鸡不成蚀把米。某项目经理为了低价中标项目心烦,最后决定铤而走险,利用材料偷工减料来弥补亏损,设计为 C30 混凝土,建筑项目经理要求搅拌站开 C30 混凝土的送货单,混凝土实际按 C25 的发料,混凝土企业觉得施工单位可以偷工减料,混凝土企业也可以,所以最终混凝土以 C20 的强度等级发料工地,工程在实体验收时被抽查出来,设计 C30 的混凝土实际回弹推定值为 15.5~17.2MPa,业主只有拆掉重建,施工单位和混凝土企业反目成仇,对簿公堂。

点评:项目经理和混凝土企业本想在材料中偷工减料,最后导致成合作伙伴变为原告与被告。建筑工程中的严重偷工减料行为,实际上就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权益。关于建筑的产品质量问题,由《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而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实际上涵盖了《建筑法》等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谚语说:侥幸心理,害人害己。

案例 5:贪小失大,后悔莫及。某混凝土企业针对石子价格暴涨的情况,贪图便宜购买了一批钢渣来代替石子,混凝土大部分浇筑在厂房中,厂房浇筑完毕,交付给业主投入使用,业主装修好搬入新厂区,楼面底部开始爆裂脱落,员工食堂里有员工正在吃饭,被脱落的混凝土块砸伤,后经检测鉴定,为混凝土使用了大量的钢渣导致的。为此,业主追究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追究混凝土公司的责任,经过一年多的调解无效,最终还是拆掉重建。

点评:任何新的材料使用,必须要经过检测与试验,不是凭感觉,一次失误,代价沉重。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损失巨大,实在不值。都说混凝土没有科技含量,但出了问题,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分析与解决,工程质量,百年大计,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实实在在。谚语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通过以上五个案例可以看出,做工程,还是必须懂点专业知识。所谓自信还是以自身懂专业知识为基础,若没有基础,又谈何突破?如今住建部也在重点清理挂证企业,很多一级建造师都是挂证,实际现场指挥施工的都是无证操作者,才导致工程质量隐患不断,胆大瞎指挥;有证的不来现场,且没有实战经验。

做工程,除了必须懂专业知识,更需守住底线——不能违法。如今工程质量是终身制,对投机取巧的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是制约,是责任;只有懂专业,守底线,能创新,才能拥有市场,才能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楼面项目经理专业知识
分析楼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工业建筑提高楼面活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基于ICB4.0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经理职业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管理中没有“我”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楼面价超香港
项目经理人格魅力探讨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