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法庭:铿锵玫瑰三人行

2019-02-18 06:56刘国彬曾安邦
民主与法制 2019年5期
关键词:关岭法庭被告

本社记者 刘国彬 曾安邦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该省中部,隶属安顺市,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居住有布依、苗、汉、仡佬等22个民族,户籍总人口36.68万人。县境内有中国第一高桥坝陵河大桥,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木城河乡村旅游区,有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

在距离关岭县城约60公里的断桥镇上,有一支特别的队伍,就是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第一法庭。这支队伍的成员是由3名女干警组成,她们是镇上一道亮丽的天平风景线,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女子法庭”。

女子法庭三人组

2017年6月5日下午3时许,酷暑下的女子法庭。

庄严肃穆的法庭上,主审法官张旋正在细致耐心地对一起离婚案件的原告和被告,进行苦口婆心的诉前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被告卢某的情绪反复无常,几次藐视法庭纪律,不时大声打断法官的话语,提出要用布依语和原告进行交流,法庭上的气氛一度紧张。

下午4时许,经过法官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原告请求离婚的意愿坚决,绝望的被告卢某眼见妻子态度坚决,没有回心转意的商量余地。顿时,卢某情绪失控,他从怀里掏出一把水果刀,飞身欲刺向原告。说时迟,那时快,主审法官张旋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从被告身后将其双手控制,书记员颜昭迅速夺下他手中的刀。

一起即将发生在法庭上的流血事件,在法庭女干警的英勇果敢无畏中,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后怕!因为有不可预见的危险性,但是我们选择挺身而出,毫不退缩!”事后,有人问到女干警面对持刀嫌疑人怕不怕时,女干警目光坚定地说。

“铿锵玫瑰三人行!”网友们纷纷点赞,女子法庭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人们亲切地称呼法庭庭长张旋为“铁娘子”、助理法官许钰平为“川妹子”、书记员颜昭为“女汉子”。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人一个“家”。

近日,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从关岭县城出发,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群山环抱的女子法庭。

“我们一天的工作基本上是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庭长张旋告诉记者,法庭辖区山高路远,为了方便当事人往返于法庭,开庭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下午,遇到复杂的调解,常常庭审就是几个小时。为了更好地便民利民服务,女子法庭的干警时常要翻山越岭,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风餐露宿,晚上八九点钟吃饭是常事,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我们是苦并快乐着!”一头短发,圆脸,走路风风火火的张旋快人快语。

2018年9月,女子法庭受理了一起同居关系析产纠纷。该案中,原、被告曾系一对夫妻,共同生活多年。几年前因感情不和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后因彼此有意挽回该段感情,又开始同居生活。在同居期间,双方共同经营一家餐馆,并达成协议:如若分家,餐馆由被告经营,被告支付一定金额给予原告作为转让费。不久后,双方分手,现双方各自再成家。因被告迟迟不将餐馆转让费支付给原告,现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原告转让款。

“铿锵玫瑰三人行!”网友们纷纷点赞,女子法庭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人们亲切地称呼法庭庭长张旋为“铁娘子”、助理法官许钰平为“川妹子”、书记员颜昭为“女汉子”。

>>女子法庭三人组合(左一为颜昭,左二为张旋,右一为许钰平) 关岭法院供图

法官在送达副本时,发现被告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女子法庭决定在该孕妇的家门口进行调解。同时,法官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初原告、被告离婚时,离婚协议明确双方共同生育的3个孩子均由原告抚养,被告考虑到今后3个孩子的生活,才同意支付给原告这笔款项。但是被告又考虑到原告好赌,若将该笔款直接支付给原告,担心原告将钱挥霍,耽误孩子读书。法官了解案情后,根据被告即将临盆的客观情况,本着司法便民、以人为本的原则,方便当事人诉讼,结合本案并非简单的“欠债还钱”的事实,当即决定到被告的家门口坡贡镇坡头村村委会,临时搭建简易法庭进行调解,调解时还邀请了当地村委干部、司法所所长参与本案调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听取了当事人双方的争辩,释法明理,结合实际状况给出调解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六个月内,一次性支付原告35000元,该笔款项打入原告母亲的账户代其管理,作为双方共同生育3个孩子的抚养费。

“非常感谢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法官临行时,被告紧紧握住法官的手,深表谢意。

>>女子法庭上门提供法律服务 关岭法院供图

“我们最大的遗憾就是愧对家人。”记者见到女子法庭的助理法官许钰平时,她一语道出女干警的心声。

“我们以法庭为家。”法律科班出身的许钰平是张旋的法官助理。2012年,嫁夫随夫的川妹子许钰平来到女子法庭工作,从此也找到了心中“第二个家”。

“家”虽不大,事情却也不少。从立案接待、案件送达到开庭审理,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力求最好。

“有的时候为了寻找一名当事人,一趟趟地下村。路走得多了,身材都变苗条了。”许钰平“苦并快乐着”,她笑着告诉记者。

今年元旦,许钰平没有回到县城的家里,她心里有个小秘密,就是躲在单身宿舍,温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书籍,希望新的一年尽快把自己的“助理”两字去掉。她知道,这不仅需要案件的积累、时间的磨砺,也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与成长。法庭宿舍的案头,许钰平的法律专业书显得有些旧。圈点勾画、批注标记,每一行字里都透露着阅读者的认真细致。

庭长张旋是法庭里唯一一名法官。身材娇小却热情爽朗,她笑称自己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

张旋是一名黎族姑娘。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法院工作,至今已参与办理或承办各类案件2000余件。

“头发少了,皱纹多了,有时压力确实不小。”张旋作为女子法庭的“家长”,她觉得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刚到任女子法庭负责人的第一个月。

“好在有两个姐妹的支持。”张旋一脸的幸福。

法庭里年纪最小的90后“女汉子”颜昭,正是被“家里”两个80后姐姐的认真细致感染着。

从中文到法律、从校门到院门、从城市到农村,白族妹子颜昭的“化茧成蝶”显得更为不易。

“刚刚到法庭确实有很多不习惯,全新的工作、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定位,曾经也偷偷哭过鼻子,挺挺也就过来了。”

人生万事开头难,后来越做越精彩。法庭里的书记员、内勤工作,颜昭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就是十指弹钢琴,法庭的大小事务,大到法庭的所有案件,小到生活水电,她都了如指掌。所有的明细账目,她都能弹出美妙的音符。”在庭长张旋的眼里,书记员颜昭就是女子法庭名副其实的大管家。

颜昭是个典型的90后姑娘,为了女子法庭这个“大家”,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有时,为了办案的需要,她几次错过谈恋爱的约会时间。

“她嫁给了女子法庭。”张旋开玩笑地对着记者说。

女子法庭管辖断桥镇、坡贡镇、白水镇等三个乡镇,共两个居委会、52个村民委员会,辖区人口约8万人,主要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案件类型也以婚姻家事类案件居多。

“一个个地方跑,一件件案件办,一项项规矩立,咬咬牙也这么过来了。”女子法庭年均办结各类案件200余件,结案率及调撤率在全院均遥遥领先。张旋说,女子法庭的现在,离不开许钰平和颜昭的付出与努力。

为了适应这样的工作强度,张旋等人平时都住在法庭。法庭的一二楼是工作区,三楼便是她们的生活区。每到周末,她们才能轮流与家人团聚。

>>女子法庭审理不赡养老人案件 关岭法院供图

“周末比上班还忙。”张旋的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婆婆瘫痪在床。面对家中的生活重担,张旋总是无怨无悔,想到法庭工作,她一次又一次选择了默默奉献和付出。

相比之下,许钰平则显得幸运一些。“孩子刚上幼儿园,平时都是家里的老人照料。轻松归轻松,但心里对家人很愧疚。”

对自己的家人愧疚,对来到法庭的“家人”却不能愧疚,这是女子法庭“娘子军”的共同信念。

“我们的年龄、民族、经历、职责各不相同,但我们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里面都包含着同样的愿景,希望能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能在我们这里得到有效的化解。”不忘初心,这是女子法庭三名女干警共同的本心。

女法官巧断家务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张旋在她的民情日记上记录着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民事案件的成功调解。

张家兄弟俩家住断桥镇大理村,两兄弟都是贫困户,平时兄弟妯娌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多次发生吵闹扯皮。2018年3月,因为2分地的分歧,张某昌及儿媳胡某美将大嫂陈某芬告上法庭,诉称陈某芬多次毁坏其地上农作物,要求其停止侵害行为。

女子法庭在了解情况后,主审法官张旋和助理法官许钰平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分头去做原告和被告的思想工作,为庭前调解埋下伏笔。

3月22日,女子法庭的“脱贫攻坚巡回法庭”调解张家兄弟排除妨害纠纷民事案时,法庭特意邀请当地司法所人员及村干部参与案件调解。法官张旋在众人的配合努力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张家两兄弟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解开兄弟俩长达十余年的心结。

“庭审快车开进村,以案说法助脱贫。”张旋告诉记者,为助力2018年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女子法庭成立“脱贫攻坚巡回法庭”,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断桥镇大理村张某某、王某系一对年近80岁的夫妻,因年迈多病且没有生活来源,被村里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享受脱贫帮扶政策。然而,其部分子女却以此为由,不履行赡养义务,使两位老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此,老人一纸诉状将七子女告上法庭。女子法庭在对该案立案审理后,陈欣忠专委通过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及辩解,考虑到当地农村习俗,赡养老人的义务一般落在儿子肩上,且原告与部分儿子的矛盾产生已久,若一判了之将不利于家庭和谐,解决不了该案的根本矛盾,达不到预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女子法庭当庭为双方做了调解工作,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释法明理,告知被告赡养老人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最终,为原、被告双方分配好赡养责任,原告当庭撤回了起诉,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使原告的诉请得以圆满实现。

“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张旋告诉记者,此案开庭审理时,断桥镇政法委、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工作人员及群众代表参加旁听,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张旋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女子法庭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化法治扶贫举措,将“脱贫攻坚巡回法庭”深入贫困群众中,加强对扶贫领域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劳务纠纷等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案件的审理,建立健全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和司法救助机制,积极发挥好“法官工作室”的纽带作用,以当即立案、当即审理的方式,提高司法效率,减少群众诉累;以公开审判、巡回审理的方式,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女子法庭聚焦重点难点,加大工作力度,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法治保障。”2018年3月,关岭县委书记黄波对女子法庭的法治扶贫工作作出批示。

巾帼撑起“一片天”

“感谢村里的法官工作室!”近日,坡贡镇坡头村村民雷某、王某这对事实夫妻在同居7年之后,终于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夫妻二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雷某比王某年龄大10岁,两人在7年前同居,当时王某才17岁,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生育了3个孩子。后来,两人因生活琐事发生纠纷,双方来到女子法庭在村里设立的“法官工作室”,要求分割双方同居期间的财产及子女抚养问题。

>>女子法庭全景 关岭法院供图

女子法庭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妇女和婚姻案件中涉及子女抚养的特殊利益,从有利于妇女生活和儿童成长的角度审理案件,确保其合法权益最大化,通过与原被告的沟通,发现双方之间矛盾的焦点,组织双方进行婚教学习,让其明白婚姻的责任与感情的经营。女子法庭坚持教育优先、调解结合的原则,注重做好调解与教育工作,以降低诉讼成本,促进双方和解,维护家庭幸福与和谐稳定。还没等“上完课”,便已触动当事人的情感深处,双方重归于好。

“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女子法庭庭长张旋告诉记者。

2018年5月,女子法庭在坡贡镇坡头村、断桥镇大理村、白水镇打翁村3个村设立“法官工作室”,发挥女子法庭的亲和力与细致耐心的优势,通过设立巡回法庭,努力把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利用辖区内各乡镇赶集时间广泛开展巡回办案、法制宣传。

“法官工作室”成立后,女子法庭定期到3个法官工作室巡回驻地办案,积极深入群众,化解诉前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辖区内群众能“零距离”接触司法,切实提高司法亲和力及公信力。

自2018年1月以来,女子法庭受理各类民事案件共198件,审结198件。其中判决19件,判决率为9.60%;调解91件,调解率为45.96%;撤诉83件,撤诉率为41.92%;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5件,调撤率为90.40%。

“成立‘女子法庭’,就是希望充分发挥女法官温柔、心细、亲和的优势,在审判工作中更好地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关心当事人的情感状况,用耐心、细心、诚心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谈及组建“女子法庭”的初衷,关岭县人民法院院长韦大志说。

记者在回程的路上边走边想,这个“女子法庭”既是一个司法为民的法庭,更是一道司法便民的风景。

猜你喜欢
关岭法庭被告
双被告制度的检视与重构——基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背景
直击现场:“我单位成了被告”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冰雪小镇 关岭永宁滑雪场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开磷为关岭县送肥保春耕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分期还款约定落空 债权人主张全数还款未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