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江东区块三维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
——以焦页91平台为例

2019-02-18 07:11窦玉玲唐志军徐云龙席镜阳
钻探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机械钻速水泥浆螺杆

窦玉玲, 唐志军, 徐云龙, 席镜阳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17)

0 引言

涪陵页岩气田主体地处重庆市涪陵区境内,属山地卡斯特地貌,地面海拔300~1000 m。一期焦石坝区块,二期主要包括江东、白涛、平桥、白马等区块。相比一期区块,二期区块地质构造更加复杂,钻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难题。上部地层漏失严重,直井段防斜打直以及同台井防碰,地层可钻性变差,目的层垂深更深,地震资料误差大着陆困难,水平段地层倾角大而且变化频繁,轨迹控制难度大,综上因素导致全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焦页91平台部署在涪陵二期江东区块边缘,构造位置位于川东高陡褶皱带万县复向斜焦石坝背斜带乌江1号断背斜,钻探目的是进一步评价江东区块西南部单井产能,新建江东区块西南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产能。

1 江东区块地质特点

江东区块建设以来的钻探情况统计表明,地质构造更加复杂,与一期区块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

(1)上部地层造斜能力强,易偏向一个方向。

(2)茅口组-龙潭组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栖霞组-小河坝组,夹层多,钻头易崩齿,井眼扩大率小,扭矩大。

(3)江东区块处于构造斜坡带速度横向变化较大,局部存在井震矛盾,目的层埋藏深,地层设计与实钻可能存在差异,着陆困难。

(4)水平段地层倾角大,并且变化频繁。

(5)五峰组地层存在破碎带。

2 江东区块钻井难点分析

2.1 井漏频繁发生

井漏是涪陵页岩气一期开发中常遇到的钻井难题[3-4],同时也是二期开发中的钻井难题。焦页91-2HF井导管2井深260 m,漏水不漏砂,阻卡严重,共漏失膨润土浆332.75 m3,漏失堵漏浆1453.95 m3,漏失清水6787.7 m3,先后4次采用桥浆堵漏无效情况下,采用水泥浆堵漏依然不成功,导致施工周期比设计周期滞后11 d。

2.2 二开龙潭组、茅口组地层可钻性差

江东区块页岩气海相地层古老,胶结致密、岩石硬度高,地层薄层互层多、岩性交替,跳钻严重,钻头受到的冲击作用强;特别是长兴组-茅口组研磨强,PDC钻头失效快,易崩齿,牙轮钻头寿命短,钻井时效低。龙马溪组浊积砂体研磨性强,PDC钻头适应性差,机械钻速低[5-8]。

2.3 井震矛盾突出,地层判断不清,三开施工难度大

地震剖面显示水平段走向平缓,实钻水平段地层倾角变化大,造成轨迹调整频繁,钻进后期摩阻扭矩大,定向易托压甚至卡钻。三开在水平段穿行时,地质导向对地层倾角变化趋势难以把握,无法做到提前定向,导致经常以高造斜率来定向追层,轨迹调整指令下发频繁,平均每口井调整轨迹30次左右,使得轨迹波浪前进,施工愈发困难,导致三开施工周期普遍较长[9-12]。

2.4 五峰组井壁不稳定

页岩气储层的层理及微裂缝发育,泥质含量高,水化膨胀应力强,揭开储层后钻井液滤液进入其层理间隙,水敏性会使页岩内部的粘土矿物遇水膨胀,形成新的孔隙或膨胀压力,削弱围岩结构力,导致井眼周围的应力场变化及井壁的稳定性变差、井壁失稳。二开小河坝组的泥岩地层和龙马溪上部的页岩地层被钻开后,经水基钻井液长时间浸泡,极易出现失稳垮塌、起下钻困难及卡钻等井下故障[13-15]。

3 焦页91-2HF井施工分析

焦页91平台是涪陵二期部署在江东区块边缘的一个钻井平台,共部署5口井,目前已完钻3口井。焦页91-2HF井是第1口井,钻井周期超出了设计周期,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优选井下工具,优化技术措施,后期完成的焦页91-4HF井、焦页91-3HF井机械钻速大幅提高,施工周期大幅缩短。

3.1 焦页91-2HF井施工周期与设计周期对比(见表1)

3.2 超周期原因分析

焦页91-2HF井是该平台的第1口井,由于该区块施工经验不足,在生产衔接、钻头优选、工具配套、钻井液不落地、清水供应、轨迹优化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施工周期比设计周期延后64.71 d。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第一层导管钻进0.77 d,导管中完2.44 d,较设计延误了1.21 d,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完时间超出设计1.44 d。

(2)第二层导管钻进10.98 d,导管中完6.02 d,本开次较设计延误了11.00 d,施工周期延误的主要原因有:

①机械钻速不高,设计机械钻速为5.00 m/h,实际平均机械钻速为4.04 m/h。

②钻进至60.00 m发现漏失,随着井深增加漏速逐渐增大,钻至井深211.00 m开始发生失返性漏失。因为地层特性,该井段漏液不漏砂,导致钻井施工阻卡严重,先后4次采用桥浆堵漏无效情况下,采用水泥浆堵漏依然不成功。清水强钻至井深260.00m,提前中完,堵漏施工耗时7.16 d。

表1 施工周期与设计周期对比

③固井多次反挤水泥浆导致候凝时间延长。固井于2017年2月6日18:40正注固井完,正注水泥浆25 m3不见返浆。候凝至2月7日0:00,0:00~0:20井口反挤水泥浆14 m3,不见返浆;2月8日17:30~18:00反挤水泥浆17 m3,水泥浆最终返至地面。导眼第二层固井时由于地层恶性漏失,需要进行多次环空反挤水泥浆,导致候凝时间延长。

(3)二开钻进37.16 d,中完作业15.96 d,本开次较设计延误了23.12 d,施工周期延误的主要原因有:

①机械钻速不高,设计机械钻速为7.00 m/h,实际平均机械钻速4.53 m/h。

②由于钻头、螺杆等井下工具原因,频繁起下钻,共用9趟钻完成,钻井时效低。

③二开中完至三开准备期间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水基钻井液严重滞后,由于药品不到位,中途停工3 d,井队无法下钻替浆进行油基钻井液转换,钻井液不落地处理能力不足,耽误时间6.33 d。

(4)三开钻进37.41 d,中完作业22.16 d,本开次较设计延误了27.57 d,施工周期延误的主要原因有:

①该井是一口评价井,目的层地层倾角与设计不符,入靶后井眼轨迹调整幅度大,水平段滑动钻进进尺多,水平段1690 m中滑动钻进进尺431 m,复合钻进进尺1259 m,滑动钻占比34%,严重制约了钻进时效。

②机械钻速不高,设计机械钻速为10.00 m/h,实际平均机械钻速5.58 m/h。

③由于螺杆、近钻头伽马无信号等原因,共用5趟钻完成,钻井时效低。

④电测不顺利,共“下枪”3趟,对接12次未成功。

4 优快钻井技术在后续井的应用

针对焦页91-2HF井的经验教训,在后续的焦页91-3HF井、焦页91-4HF井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快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 优快技术措施

(1)导管1采用GQ-15型工程钻机预埋,节约钻井周期3.21 d,同时节约了钻井成本。

(2)导管2针对雷口坡组的漏失问题,如发现漏失,继续钻进20 m左右,然后静止堵漏,如果失返,清水抢钻。中完固井采取“正注反挤”的措施,反挤时适当加大水泥量,争取一次反挤到井口。

(3)一开优选钻头与螺杆,提高行程进尺及机械钻速,下入MWD随钻监控井眼轨迹,防止与同台井打碰。改进供水泵及加粗供水管线,保证清水供应。

(4)二开提速技术措施:

①针对钻遇地层,优选钻头及螺杆,焦页91-3HF井二开用7趟钻完成,平均机械钻速7.34 m/h,比焦页91-2HF井提高62.03%。由于龙潭组-茅口组地层研磨性强,第一趟钻钻进到龙潭组上部机械钻速变慢时,起钻更换牙轮钻头,钻穿茅口组后,再更换PDC钻头。

②进一步优化井眼轨道,充分考虑地层倾角,在小井斜时调整方位到位,增斜段下入1.5°单弯,提高造斜率,减少滑动钻进进尺,从而提高二开大井眼定向效率。

③优化钻井液性能,保证润滑性和携岩能力,提高钻井时效。

(5)三开提速技术措施:

①三开优选钻头及螺杆,浊积砂井段采用混合钻头及大度数单弯螺杆(1.5°),提高钻进浊积砂井段的钻井时效。同时预防目的层垂深上提,满足高造斜率追层需要。

②焦页91-3HF井钻穿浊积砂后,采用旋转导向施工三开造斜段和水平段,一趟钻进尺1775 m,平均机械钻速8.83 m/h,纯钻时效68.8%。

③进一步优化油基钻井液性能,保证润滑性和携岩能力,保证了井下安全,提高了钻井时效。

4.2 实施效果(表2)

表2 后续2口井钻完井周期统计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技术措施,焦页91-4HF井比焦页91-2HF井钻井周期节约21.9 d,完井周期节约28.96 d,全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9.49%。焦页91-3HF井在三开使用旋转导向一趟钻情况下,机械钻速大幅提升,钻井周期大幅缩短,比焦页91-2HF井钻井周期节约46.15 d,完井周期节约55.02 d,全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8.49%。

5 结论及建议

(1)针对上部地层雷口坡组、嘉陵江组的漏失,在渗漏的情况下,采取静止堵漏方案,在失返的情况下保障清水供应,采用清水强钻。

(2)二开井段优选钻头及螺杆,提高钻头单趟行程及机械钻速,从而提高钻井时效。龙潭组-茅口组采用牙轮钻头,钻进至茅口组150 m后,起钻换PDC钻头。

(3)从一开开始下入MWD随钻监控井眼轨迹,防斜打直,防止与同台井打碰。

(4)二开定向段优化轨道在小井斜情况下进行扭方位作业,同时更换大度数单弯螺杆,提高造斜率,减少滑动钻进进尺,提高定向效率。

(5)对三开水平段,在综合经济性评价的前提下,可考虑使用旋转导向一趟钻钻完水平段。

猜你喜欢
机械钻速水泥浆螺杆
固井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的影响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三螺杆轴头泵泵体设计与试验
钻机配套螺杆压缩机控制系统分析及优化设计
螺杆压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性能计算与分析
配浆转速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
韧性防气窜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煤矿井下用螺杆空压机优化设计之探讨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