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从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

2019-02-18 19:52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思想

杨 丹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捍卫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宪政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中国威胁论”、“中国搭便车论”等抹黑中国的言论此起彼伏,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习近平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赋予了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重大意义。

一、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

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和丰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回答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任务、目的、评判标准等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使其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

1.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繁多,为了意识形态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应当围绕什么样的主题来进行呢?邓小平指出,应该把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基本主题。他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有利于在这个主题下组织好各方面内容的教育,把意识形态工作同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统一起来。

2.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四项基本原则

确立四项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是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①他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②。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不仅澄清了曾经一度困扰党内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奠定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基础,确保意识形态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还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划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边界。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有效防止了思想领域可能出现的混乱,维护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3.意识形态工作的评判标准:“三个有利于”

应当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意识形态问题的正误,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用这一标准评判意识形态工作时不能跟其他工作等同,而应具体化为是否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环境、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舆论力量等。邓小平所提出的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清除了困扰已久的思想障碍,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加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4.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培养四有新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既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需求。因此,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邓小平认为,意识形态工作要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因为人是创造、承载、传播意识形态的主体,是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主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关键也在人,因此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的同时,也强调“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他要求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要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5.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决定。邓小平认为,经济建设在所有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④。但是不能光发展经济,“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⑤。这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和措施,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

二、习近平对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表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经验与教训、继承党的领袖过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习近平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和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

1.定位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无论何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该将意识形态摆在何种位置,即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我们党历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强化了意识形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导向。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作了新的阐述:“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⑥。意识形态工作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而党的中心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物质基础,必须两手抓,在新时代更是要将意识形态摆到重要位置。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关系的阐述丰富了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定位的内涵,为把握其意识形态思想的新定位提供了指导。

2.原则创新:第一次论证了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

在意识形态领域,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强调宣传工作要讲党性,同时也要讲人民性,“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⑦。把人民的支持作为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上已初步形成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思想,但并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习近平对邓小平的观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指出,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⑧。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重视。21世纪的今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这也充分说明了共产党与人民的利益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意识形态工作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可以防止意识形态工作的空泛性和虚假性,使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人民的支持,真正发挥作用。

3.工作理念创新:树立大宣传理念

意识形态的工作理念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前提,起着导向作用。重视理论舆论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传统,对此邓小平指出,要“积极主动、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对一些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严重错误思想进行有力的斗争”⑨。他还指出,“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⑩。在邓小平看来,宣传教育工作要发挥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可信度,体现其价值。

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创造性地提出“大宣传”理念,为创造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大宣传”理念是针对“小宣传”而言,“小宣传”即仅依靠宣传思想部门宣传意识形态思想,也指意识形态工作覆盖面窄、系统性不足等,这样并不能发挥宣传工作应有的效果。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因此,习近平适时提出“大宣传”理念,这就要求打破宣传思想部门的局限,各战线、各部门一起参与宣传思想工作,形成“全党动手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面。这是因为只有树立“大宣传”的理念,全党动手,各部门齐抓共管,打好“组合拳”,形成意识形态工作合力,才能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个击破、目标层层推进,为党和国家的改革事业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准备。

4.任务创新:实现“两个巩固”的目标

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指意识形态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起点和归宿。邓小平强调,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自由化思潮,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掌握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意识形态工作新的国际国内环境,进一步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⑪。“两个巩固”是站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大背景下,对意识形态工作目标任务的高度总结与精准提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进行社会宣传、群众教育、力量动员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党的历史上,并没有将意识形态任务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作出明确高度的凝练总结。习近平的“两个巩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是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任务的创新提炼。

5.领域创新: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新样态,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演化为全球性安全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新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加强网络舆论与宣传是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的一大特点。网络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更是民众表达观点、诉求利益、反映社情民意、传递情感、交流信息的集散地,是各种思想交锋的场所。网络具有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等特点,所以成了各种势力争夺的舆论阵地。习近平要求,“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并且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⑫这要求我们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是基于我国当前社会的现实背景与时代课题的创新成果,其在定位、原则、任务等多方面的创新回答丰富了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也为我国未来的意识形态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国新时代新矛盾新特征,在总结党和国家过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怎么样建设意识形态,建设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等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新境界。

2.把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提升到新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即在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前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我们党历史上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定位、新任务、新原则、新工作理念、新领域等。习近平提出坚持以“四个自信”为核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将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相结合。这不仅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还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

3.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动指南

意识形态工作要想发挥引领思想潮流、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就必须聆听时代声音、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便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有机融合所提出的思想,它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部署和安排,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遵循的标杆,具有深刻且长远的实践意义。

4.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思想基础

有效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坚定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直面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出了良方。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绝佳时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调动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同团结奋斗,需要把党和人民的思想统一好、武装好,这些都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作用。意识形态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思想基础。

在文化价值观日益多元的今天,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适应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目光深邃、视野开阔,更新了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新时代我们要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②④⑦⑨⑩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164、367、368、364、255页。

③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48页。

⑥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4、154页。

⑪ 习近平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⑫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编摘》,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