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

2019-02-19 01:18王彬钧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年2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精细化仪器

王彬钧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上海 200431)

0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在治疗中经常应用到医疗仪器,而医疗设备及仪器的先进和精密程度也展示了医院的医疗水准。如今不论是何等级、何类型的医院,医疗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而如果维修存在滞后的话,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医务工作和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这需要专门的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检测、平时注意保养、出现问题及时修理,以提升维护的水平与效率。

1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由管理学之父—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并在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被作为一种新理念被运用到生产与服务的管理活动中。精细化管理与常规管理相对应,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的步骤和管理对时间、财务的消耗,消除错误、不必要的动作,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到达要求的标准。精细化管理是对整个流程的分解与细化,要求找到每个程序的薄弱环节与切合点,尽最大可能优化每个程序,减少无用功,实现整个流程的完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2 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

(1)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效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如今各个医院为提高效益和竞争力,都在想方设法地招揽医学人才,而对于医院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却比较冷淡,致使许多医疗工程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加上现代医疗设备更新换代迅速,即使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扎实,工作之余如果疏于学习,也会对新设备新仪器感到陌生。所以既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又需要丰富的实际维修经验,才能更好面对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的种种问题。当然一些高精密度的现代化医疗仪器、大型医疗设备,当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只有寻求原厂商持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帮助。

(2)医院不够重视。医院是靠医疗水平与口碑来赚取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因此医院都在医学人才引进与培养上花大力气,至于其他领域则很少过问。其实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许多疾病的检查与治疗都越来越依靠仪器,医务人员医术再高明也必须依赖先进的设备。以一所三甲医院为例,光是医疗仪器价值就能达数亿甚至数十亿元人民币,可见医疗仪器在医院中占有较大的分量。如今医院在医疗设备的采购上是不遗余力,至于设备是否被充分使用及使用的情况医院很少过问,当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时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一些简单的小毛病被误认为大故障而被闲置。要知道一台设备的采购价格远高于维修的费用,而医院在设备维护上却显得蹑手蹑脚,不仅使仪器性能得不到充分保障,也影响了设备技术人员的信心。

3 在设备维护上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1)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理清全院的设备情况,对医院的各类医疗设备仪器就行归档,按科室划分各自管辖和使用的仪器。建立仪器的档案数据,对每个仪器都要编号登记,在线反应各设备的采购价格、采购时间、使用年限、使用频率、维修情况、归属科室、主要功能及图片信息等。当设备出现差错或故障时,由归属科室在线申报,设备科能及时获取报修信息并及时安排修理。

(2)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清晰地反应问题设备所在的科室和具体的故障,设备科就能对症下药派出相关的技术人员,不必再东奔西跑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应地医院也强化了对技术维修人员的监督,每次维修都落实到人,记录在案,出现问题可以倒查,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自律性、自觉性、规范性,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3)维护医院的效益。医疗设备是医院的财产,使医疗仪器维修精细化,既提高了维修的工作效率,又节约了医院的经费,使设备能够在繁忙的医务治疗中正常运转,保证医院业务不受阻碍,向外界展示医院良好的硬件条件。精细化管理制度,将各仪器的档案都记录在案,一些失去维修价值的仪器可以报废从新采购,处于维修期内的仪器则可以交于销售方负责。患者能够及时接受良好的仪器检测和治疗,不耽误病情,使患者能够尽快痊愈,赢得大众口碑,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医院也不必刻意消耗时间去处理设备的问题,节约正常的问诊时间,为医院继续赚取经济效益,可谓名利双收。

4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中的运用

(1)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要实现医疗设备维护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医院的档案管理电脑系统,将所有的仪器设备按科室编号录入,按照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标准设置采购时间、采购价格、使用年限、使用频率、维修情况、归属科室、主要功能以及图片信息,记录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各科室的负责人可以通过该系统申报,设备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设备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派出修理人员前往维修,事后及时登录记载维修情况,包括维修日期、问题情况、维修人员、处理结果等信息。

(2)细化维修工作的程序。维修技术工人接到通知后,要首先了解设备的“症状”,查看是否属于保修范围,对于尚属保修范围的,应及时与设备供应商联系,按程序要求对方尽快修理。对于保修范围外的仪器,应立即查清故障所在及原因,必要时咨询设备供应商或厂家,对于一些高精密的仪器,应当谨慎处理,最好联系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维修中还要考虑维修的成本和设备的使用年限与老化程度,合理估计维修的价值,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开支。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询问使用人员了解使用情况,找到发生故障的原因,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维修过程中,应当实时记录详细情况,交由保修或第三方修理的仪器也要再次检查,防止对方偷工减料或掉包等不诚信行为。达到解决一个问题就要弄懂一种问题的目的,记载下这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避免将来仪器再次故障时的责任归属争议。

(3)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各部门间的协作。要实现医疗仪器的精细化,还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仪器的问题所在,既要掌握精湛的修理技能,也要熟悉整个修理的前后步骤以及同各科室乃至第三方公司的联系,不断学习各种新式设备的内部构造和运作原理,在维修操作中不断提高维修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仪器的维护任务。各科室应当加强与设备科的交流沟通,让他们熟悉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有哪些常用仪器,设备处于什么状态,经常出现什么问题,提升维修的效率,方便医护人员的工作。医学设备工程科技术人员也应当通过传、帮、带的方法,现场拆分设备对医护人员进行讲解,培养他们对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

5 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流程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不仅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还要有一整套流畅而合理的工作流程来遵循。一般的大中型医院都采取内部修理+保险修理+第三方外送修理相结合的模式,以自主维修为主,对于大型及精密仪器购买保险,在前两者都无法维修的情况下购买第三方服务维修。

(1)及时反映设备故障。在医务活动中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潜在的风险时,应该马上通过电话或设备管理系统向医学设备工程科室报告,医学设备工程科根据报送的基本情况做出大致的判断并记录在案。若是普通仪器问题,设备科可立即派人前往维修,若是精密仪器或故障超出了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应当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或专门的维修公司,及时送往修理。

(2)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简单、常规的仪器故障,技术人员应当现场细心修理。比较复杂或不常见的问题,则应当将仪器送回医学设备工程科,利用数字模拟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生物科技等来综合判断仪器的问题所在,查询该设备技术资料及该仪器的档案资料,综合界定是否存在维修的必要与维修的费用,维修费用过大的可以申请报废重新采购,还有维修必要与可能的,可与其他技术人员讨论如何修护,必要时可以向生产厂家的工程师咨询。

确定采取维修措施时,应首先查看其是否处于保修期,如果在就及时联系销售方,将仪器送往该处维修并办理移交手续,做好事前设备状况的记录,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葛,不在保修期内的则由技术人员负责维修。对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问题,由医学设备工程科出面商讨价格,并报医院分管领导。设备维修完毕返回时,技术人员应当仔细验机,精密仪器还应该进行技术校对和质量控制。

(3)事后的详细记录。设备维修完成后,记录归档也非常重要。如果是自主维修的,应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记录报修时间,实际维修时间,花费费用,机器故障情况,维修人员姓名等。对于保修或外送的仪器,除了记录上诉信息外,还要记录负责维修的公司,对零件的更换、检验等情况。一些报废的仪器也应当记录在案。档案记录有助于今后仪器再次出现故障时查看过往的信息,以对设备做出更快捷、更准确的诊断。

6 结语

当今社会医疗卫生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而医疗仪器设备的先进性与性能成为了衡量一所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都会出现差错或故障,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工作人员通过精密化管理来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熟练掌握精湛的维修技能,加强同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熟悉维修的流程和档案记录,为医院节约维修费用并保证医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精细化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