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实名制登记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9-02-19 01:57刘孝伟谢继辉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名制劳动者网格

刘孝伟 谢继辉

就业实名制登记管理工作是就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做好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有利于及时掌握城乡适龄劳动者的相关情况,使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到每一位劳动者身上。

成都市大邑县就业实名制登记总量已连续3年保持高位,2018年登记数量达24万余条,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先后获得省市表彰。

一、主要措施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扩展地理半径。打破了以行政区域为界的常规模式,重点规划建设239个网格,可就近就快开展登记工作。二是紧抓队伍建设,扩展能力半径。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聘用志愿者、协理员,落实基层工作人员173人,保障了登记工作的人员需求。通过集中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提升了就业实名制登记队伍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扩展监督半径。对网格平台和工作人员管理实行“三定”原则,健全完善网格总体工作考核奖惩体系,强化季度巡查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2017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35.62万人,就业实名制登记量占全县社会从业人员的58.67%,就业实名制登记覆盖范围扩展空间较大。二是登记对象主动性不足。就业实名制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由县就业局牵头、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上门入户登记,缺乏劳动者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既费时费力又效果不佳。三是与社保新增参保关联性低。目前全县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7.2%、医保参保率达98%以上,社保参保覆盖面大,参保信息较为详细。但在统计时间范围内,全县就业登记中只有7131条是由社保新增参保关联而来,仅占就业实名制登记量的3.41%。四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劳动者就业信息变化后,就业实名制登记信息无法及时更新。五是管理机制不完善。就业实名制登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动态性、长效性,仅靠任何一方都无法顺利完成。目前虽有部门职责分工,但大多仍是采取上门入户登记的形式,没有对促进企业、劳动者自主自助登记进行规划部署。六是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成都市进行就业实名制登记主要依托2个信息入口,在服务便捷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只有具备专线网络或取得证书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业实名制登记,个体、灵活就业等其他就业形式仍需到村(社区)现场登记。七是数据共享程度较低。目前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仍较少,存在着“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三个难题。

三、优化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的建议

强化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面覆盖政府、企业、劳动者的就业实名制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形成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劳动者共同参与、相互补充的就业实名制登记新机制。政府完善基层机构职能职责,充实网格一线队伍,强化监督检查考核,持续推动周期性上门入户登记。充分运用互联网与新媒体优势,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登记主体的积极性。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在企业职工误工方面予以适当补贴,鼓励企业自主安排专人专岗负责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将就业实名制登记作为一项指标进行核验,将核验结果载入企业信用记录,督促各用人单位及时主动进行就业登记。统筹各项就业创业服务,明确服务对象就业失业情况,实现就业登记实名制管理。

登记途径互联网化。升级完善现有就业实名制登记信息系统,对外开放登记功能的API接口,允许网站、APP、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接入,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登陆任一平台办理就业实名制登记,在互联网上形成登记入口的多样化格局。政府要加强与具备海量用户的大型门户网站、支付宝、微信等终端合作,在快速宣传推广就业实名制登记服务的同时,还可对就业形势提供大数据分析。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大信息化服务宣传力度,引导用人单位、劳动者自主通过互联网办理就业登记。

推进跨部门政府数据共享。积极构建有效的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的统筹与协调。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跨部门业务流程,明确各部门在数据共享中的职能职责,协同作业。同时完善数据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以提升数据共享平台的浏览、检索、数据上传下载、维护等功能与技术水平,提高平台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实名制劳动者网格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追逐
青岛市构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实名制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