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组织路线研究

2019-02-19 04:47宁新杰
实事求是 2019年5期
关键词: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干部队伍

宁新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 成都610000)

党的组织路线包括干部制度、干部路线、干部政策、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纪律、党员标准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方面,主要解决培养和选拨什么样的干部、推动和建成什么样的组织问题,是为了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确立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彰显了组织体系建设的根本性、培养高素质干部的重要性、集聚各方面人才的关键性,由此构成组织路线的基本经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本质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关键在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实践在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之中,由此从政治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构成党的组织路线的价值意蕴。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组织路线的历史考察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首先确立党的组织路线的是列宁。列宁时期,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由党中央直接委派和任命。斯大林时期提出建立“正确的、全面规定的苏维埃、经济、合作社和工会组织的领导工作人员和负责工作人员的登记和挑选制度”。[1](P30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思考培养和选拨什么样的干部、推动和建成什么样的组织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党的组织路线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其原理和原则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明确组织路线是根据不同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进而明晰我们的组织路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前30年,根据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党的组织路线重在培养干部,整顿组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按照建党原则建立了党的组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组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要求,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培养干部、整顿组织来进行。1951年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决定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剔除投机、破坏分子,在城市和新区发展党的组织。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在此期间,党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奠定了基础。1953 年9 月召开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干部和基层党组织问题,通过整顿党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体系。1962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建强党的组织体系来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但是,由于受到错误政策方针的影响,特别是“文革”期间,党的各项工作一度出现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虽然在此期间党也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2](P309)但正确的党的组织路线并没有得到执行,党组织也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2.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党的组织路线重在使用干部,恢复和建设组织。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崭新实践:“文革”中被破坏的党的组织逐渐恢复,干部队伍建设也提上日程。在此时期,邓小平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3](P17)叶剑英提出,“我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尽可能地具有专门的科学知识和技能。”[4](P211)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深邃的政治视野、宏大的战略眼光,立足组织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目前的主要政治任务是善于发现、提拔以至大胆破格提拔中青年优秀干部,解决“文革”时期造成的各级领导普遍老化的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要落实领导制度改革,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干部和基层组织分别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充分论述,“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制度取向的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决策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充分体现了现代民主精神和集体决策规律”。[5]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探索创新,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分类管理干部。

党的十四大之后,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这个重大课题,“坚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动摇”,[6](P47)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能担当跨世纪重担的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要明确政治任务和更高要求,并对组织路线中的“高素质领导人才”作出了具体阐述,使党的组织路线具体化。党的十五大对加强组织建设作出重要论述,部署了下一步的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工作,目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7]同年中组部召开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座谈会,强调组织路线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题,根据建设“伟大事业”的政治要求,党的组织路线相应作出调整,要求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对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提出新要求,把党的组织工作成功推向21世纪。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胡锦涛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四点希望,进一步诠释了十六大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8](P459)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农村、国有企业、社区、高校党组织中的基层干部提出新要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胡锦涛向全党发出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号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诠释了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本质。2011年,胡锦涛又对干部提出新要求,“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拨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8](P561)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路线,党的组织路线重在管理干部,健康组织。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是新形势下党的组织路线的集中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着治国必先治党的原则,首先从党的政治建设抓起,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纯洁党的组织,把组织中的两面人及时辨别出来、清除出去,推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

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不同时期的好干部标准,正确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三个问题,首次提出“好干部”标准,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并提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不仅要靠自身努力,更关键的还要靠组织培养。2014的组织部长会议着力解决“四唯问题”,纠正组织路线中选人用人错误导向,同时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时提出“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提出要做“四种人”,即“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四铁”,即“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至此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正式形成。但是,我们党要想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顽瘴痼疾,不可避免地要触及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党员干部在落实政策时难免瞻前顾后。为了打消干部的顾虑,习近平总书记给干部注入强心剂,“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9]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我们党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组织路线的指导思想、选拨原则等作出明确阐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组织遵循。2019年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为中青班学员上“开学第一课”,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形容为“百年大计”,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的组织路线指明了方向。

二、党的组织路线的基本经验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所言:“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10]在此意义上,透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组织路线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更彰显了组织体系建设的根本性、培养高素质干部的重要性,集聚各方面人才的关键性,由此从组织维度、干部维度、人才维度等总结出党的组织路线的基本经验。

1.组织维度:组织体系建设的根本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思索如何做好党的组织工作这个重大时代问题,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新时代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什么样的组织体系、怎样建设组织体系,从指导思想、选拨原则等各方面作出明确阐述。围绕这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带领全党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深化对组织体系建设规律、干部选拨任用规律、集聚人才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组织体系建设需要来自顶层的制度设计,需要按照党章规定构建,但无论多么宏伟的事业都是人干出来的,无论多么好的思路规划都是要靠人来落实的,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最终要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不管是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还是党的领导机关的派出机关、中央领导小组,如何做好这些组织体系中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属性,使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使地方党委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使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推进治理,就是组织路线目的之所在。有着9 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如果组织涣散,就无法带领13亿多人民应对复杂局面的挑战,实现奋斗目标。只有在政权组织中,加强党的领导,在外围组织中,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在基层组织中,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突出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组织工作,才能将正确的组织路线落到实处,才能为做好组织工作提供优秀的党员干部和各类优秀人才,才能在核心组织中进行自我革命。

2.干部维度:培养高素质干部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治路线逐渐演化为基本路线。[11]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关于基本路线的最新表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战略自信,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做好组织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坚决保证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关键在人,就要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新时代,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领域涵盖之广泛、利益调整之深刻、矛盾涉及之尖锐、体制机制障碍之顽固、斗争形势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正是这一系列前所未有,对于干部队伍修身齐家治国素质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

政党论表明,任何一个政党之所以能运作起来,首先依靠的是一批对该党的理念和目标强烈认同的积极分子,[12](P60)积极分子中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先进代表就成为党的干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并通过凝聚干部队伍智慧制定政治路线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能打仗、打胜仗、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为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组织保障;改革开放新时期,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信仰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一些地方选出来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明显不合格,甚至出了一些‘带病提拔’、违规提拔的干部”。[13](P33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高度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有效防止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腐化变质,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人才维度:集聚各方面人才的关键性。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核心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核心资源;在知识社会,人才是核心资源。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管理干部人才,都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资源。如何集聚人才,集聚什么样的人才,事关我们的事业前途和发展大局。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保证政治任务的完成,毛泽东就提出“任人唯贤”的路线,所谓贤,就是有道德有才能的人。1991年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一九七五年我抓整顿,用了几个人才,就把几个方面的工作整顿得很有成效,局面就大不一样。”[14](P369)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江泽民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强调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意义。胡锦涛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新要求,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15]他早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他就把人才视为“富民强县”的根本,提出“没有人才,民不能富,县不能强”,凸显出人才对地方工作的引领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为人才指明了流动的方向。当前,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关系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而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大多是欠发达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急需补齐人才这个短板。如今,革命圣地延安作为革命老区的典型代表,贫困县全部“摘帽”,告别了绝对贫困,这得益于“雪中送炭”的人才引进,1 784名第一书记、1 546个驻村工作队,发挥经验专业优势,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让宝塔山下再换新颜。当前无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都离不开人才这个核心。历任党中央领导集体都把人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人才素质和数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革命化到知识化,由精英化到高复合大众化,凝聚一切人力和才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三、党的组织路线的价值意蕴

透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组织路线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从政治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等方面明晰党的组织路线的价值意蕴:本质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关键在有正确思想引领,实践在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之中。

1.政治维度:本质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现代政党政治原理表明,“一定社会集团有着共同政治意愿的人们自愿结合在一起、以取得政治权力为首要目标”而组成政党。[16](P5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开天辟地到惊天动地、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从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到全面领导,方方面面都打上鲜明的政治印记。因此,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无论是在“破坏旧世界”的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政治路线伴随始终,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成为决定因素。干部制度、干部路线、干部政策等都需要组织路线作出统筹规划,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纪律、党员标准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方面也需要组织路线给予明确阐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过渡时期的1953年总路线,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政治路线贯穿于党的发展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历史特点,组织路线也相应具有不同的特色,但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这一伟大斗争,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修改后的党章关于基本路线的表述增加了“美丽”二字,现代化国家变为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呼唤全民行动,强国需要创新担当,为了服务于实现美现代化强国的政治路线,强调“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的组织路线应运而生。

2.理论维度:关键在有正确思想引领。实践表明,重视思想引领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旧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国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开启新纪元到掀开新篇章,从步入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进而引领组织路线不断推陈出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7]正是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引领下,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国内外治国理政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洞察并实现理论升华,围绕组织工作发表了大量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事关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体系建设、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指针和科学指引,努力促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18]党内组织体系建设明显增强,党内组织人才质量明显提高。

3.实践维度:实践在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全面深化,对党的领导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的要求更加鲜明,对党的执政的制度特征和人民属性的要求更加明晰。因此党的十九大同时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宣誓和强化了我们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的特殊政治定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从中央到全党,从上级到下级,从多数到少数,从组织到个人,实现政治全面领导、思想全面引领、群众全面组织、社会全面号召,从而为落实全面领导提供系统思路。“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组织体系、干部队伍、优秀人才角度作出统筹安排,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干部队伍
党的“组织路线”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上)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真理标准大讨论与政治路线的根本转变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新时期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我省书写新时代组织工作壮美画卷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坚持组织工作路线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