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优化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助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

2019-02-19 07:31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新区营商劳动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以优化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为指引,围绕“惠企利企便企”工作主线,坚持以提高服务能力水平为核心,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着力抓好“四个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助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提供强大的软环境竞争力。

劳动就业社保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打造了一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试点了一套产业园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机制体系,建立了一套适应产业园区发展需要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探索了一套覆盖城乡居民、服务各类企业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就业“压舱石”作用坚实牢固。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7万余人,创历史新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8万余人。二是社保“安全网”密不可破。2018年新增参保企业1.28万户、14.35万人,征收各项社保基金超过130亿元。三是劳动关系“稳定器”作用效果显著。成都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示范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16家单位被评定为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科学分析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

从发展要素维度审视劳动就业社保工作,关键要厘清产业和劳动力两者的关系,再审视劳动就业社保工作在营造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发展方面的功用。目前,高新区劳动力资源总体上较丰富,人才聚集效应明显,但具体到各产业功能区,产业发展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上还存在一定错位。

从发展主体维度审视劳动就业社保工作,要强调通过外引内培加速聚集市场主体,这对劳动就业社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需要站在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的角度思考企业需要的员工在哪里,更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从发展目标维度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是发展的根本目标。要准确把握产业功能区和社区两者的关系,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突破点。新形势下,要积极融入“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打造智能化、便捷化的劳动就业社保服务场景,线上、线下协同把高品质、高标准的劳动就业社保服务拓展到楼宇、园区、社区,满足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的新期待。

为助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打造高站位的就业创业政策环境。一要狠抓政策统筹,把就业创业与助推产业功能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二要狠抓技能人才,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技能人才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加快培育支撑高新制造、高新创造的技能人才队伍。三要狠抓就业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提供高标准的社保经办环境。一要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参保缴费,做好农转非参保新旧政策衔接,同时大力抓好社保扶贫,发挥社保兜底线的作用。二要关注热点,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还要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三要建强体系,统筹资源,建立具有高新特色的职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规范、便民高效的经办服务体系。

构筑高效能的劳动关系治理环境。一是推进以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站建设工程为基础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细胞建设,防范劳动关系领域风险。二是建设两级仲裁体系,打牢劳动监察两级体系和社区网格融合建设基础。三是推动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四是不断打造属于全体企业和职工的“和谐高新·幸福职场”。

建设高融合的基层公共服务环境。一要紧抓服务提质,加快更新劳动就业社保星级服务平台考评认定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二要紧抓信息提速,联动天府市民云高新区板块建设,丰富服务产品,拓展便民应用。三要紧抓协同增效,优化经办流程,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更多部门、更宽领域、更高层级的监管精准化、服务便捷化。

猜你喜欢
高新区营商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热爱劳动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