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爬奔金矿成矿特点浅析

2019-02-19 13:59刘争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6期
关键词:碳酸盐方解石黄铁矿

刘争

(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呼和浩特 010010)

老挝爬奔金矿同世界上其它类型金矿不一样,该矿床在成矿构造、矿物岩石学和成矿作用等方面与以往的金矿相比有很多独特之处。

1 围岩岩石学特点

⑴矿化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只发现在东部的下二叠统灰岩中,在灰岩块体周边的三叠系砂岩、上二叠统安山岩和下部石炭系中没发现类似的金矿化。

⑵纯灰岩含矿,不纯灰岩不含矿,与以往经验相反。金矿主要集中在L1区,灰岩较纯,为灰白-白色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L1 区灰岩Ca 37%-38%以上,远远大于世界灰岩(Ca平均32%,)方解石含量93%到大于95%。相反,L2-3 区、L5 区、L11 区灰岩为黑色-灰黑色硅质灰岩、泥晶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粉砂质灰岩。

⑶围岩发生韧性-韧脆性剪切,糜棱岩化。灰岩压溶现象普遍,缝合线构造发育,出现压溶角砾岩、压溶劈理,压溶条带、条纹等流动构造。

2 矿石矿物特点

⑴石英非常罕见,几乎没有。到目前为止,地表、坑道、钻孔矿石及围岩肉眼没有发现石英及石英脉。仅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极少量微晶石英、玉髓、蛋白石,呈星散状。有时也呈宽0.005-0.02 mm,长1-2mm 的微脉,矿物粒径一般小于0.02mm。Si 很低,平均1.35%。

⑵矿石中几乎不含黄铁矿,仅高倍显微镜下发现极少量的黄铁矿。黄铁矿比一般的卡林型金矿少得多。仅在不含金的围岩中发现少量黄铁矿。金矿石不含黄铁矿,有黄铁矿不含金,与以往经验相反。

⑶即使围岩中含黄铁矿,但黄铁矿非常细小,他型粉尘状黄铁矿,也呈脉状,但不含金,与以往经验相反。如在L2-3 区经常出现这种粉尘状黄铁矿细脉及压溶缝合线,但不含金,与以往经验相反。

⑷除不含黄铁矿以外,也不含其它金属矿物。虽然卡林型金矿少硫化物,但矿石中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矿物经常出现。但爬奔金矿矿石中很难发现有这些金属矿物。

3 蚀变特点

⑴蚀变单一,碳酸盐化一统天下,几乎没有其它蚀变。肉眼发现蚀变只有碳酸盐化,没有其它蚀变。蚀变类型简单,主要是方解石化与铁碳酸盐化,与以往无硅不成矿差别大(史老虎,薛兰花等,2016)。

⑵硅化很弱,仅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识别出硅化,微晶石英、玉髓、蛋白石与方解石共生。

⑶铁交代明显,形成典型的红化岩石,为铁碳酸盐化、赤铁矿化。

⑷与以往金矿的碳酸盐化不同,爬奔金矿的碳酸盐化主要是就地压溶和就地或就近重结晶的碳酸盐,其次是流体渗滤交代的碳酸盐。与以往的碳酸盐交代蚀变不同,是基体溶解再结晶或交代,动态重结晶和静态重结晶相互交叉。

⑸虽然蚀变类型简单,但形态及期次非常复杂,流体活动及脉体特点受构造控制,不同构造阶段形成不同形态的脉体。

4 构造变形特点

⑴从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岩石构造变形为同一动力作用下历经韧性→韧脆性→脆韧性→脆性一系列递进变形。

⑵围岩岩石和矿石都具有明显的韧性剪切特点,如糜棱岩化、压溶构造、缝合线构造、旋转碎斑等。

⑶围岩岩石和矿石压溶劈理发育,形成无数密集、平行方解石条带,方解石拉长丝带或绸缎。

⑷早期脉体与基体界线不明显,为同一种成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肠状、云雾状、团块状、扁豆状、透镜状、眼球状、脉状等。

⑸晚期方解石脉细脉、网脉发育,为压溶形成的方解石脉,脉体短小,平行斜列式定向排列,或方向杂乱。

5 矿化特点

⑴有三种矿化类型:蚀变岩型、方解石脉型、角砾岩型(王杰亭、刘争等,2017)。

⑵形成顺序从早到晚依次为:蚀变岩型-方解石脉型-角砾岩型。

⑶两种方解石脉型矿化:早期条带、条纹状方解石脉,条纹条带呈锯齿状密集平行分布,代表压扭性无数次脉动成矿。晚期粗粒自型径方解石脉,为拉张环境下含钙热液充填而成。

⑷蚀变岩型、方解石脉型、角砾岩型三种矿化在同一矿体同一位置同时出现,同位叠加。

⑸岩石与矿石除了铁碳酸盐化呈现的“红化”外,岩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没区别,矿石与围岩没区别,灰岩就是矿石,载金矿物为方解石。

猜你喜欢
碳酸盐方解石黄铁矿
F-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对方解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氯化钙和碳酸钠对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火星缺失的碳酸盐之谜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邻区研究进展对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勘探的启示
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等盐类矿物浮选分离现状
碳酸盐型滑石物相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