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的审核思路

2019-02-19 16:48□张
山西财税 2019年6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报告指标

□张 喆

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评价报告是绩效评价全过程的总结,它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因此,绩效报告的审核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先就绩效报告的审核思路提出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的审核

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的审核是绩效评价组织工作中重要环节,事关绩效报告的主旨思路。目的是规范绩效报告形成的整个过程,质量审核关口前移,提前发现问题并纠正,少走弯路,切实保障绩效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审核情况看,需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评价的目标。审核方案中评价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整个绩效评价的规划是否合理、时间节点是否明确。二是评价人员的配置。审核评价组人数及职业资格、专业方向是否能满足工作需求。三是评价的方法。审核评价预计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方面专业理论或数据模型等依据的评价方法,方法是否有创新。四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方案和绩效报告的核心内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到绩效报告质量高低。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的审核重点是绩效评价目标的审核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审核。

二、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审核

绩效指标的科学设定是绩效评价的难题,财政支出的多样性决定了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就项目支出而言,每个项目都有其个性特征,在确定共性指标后,个性指标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审核绩效报告的重点之一。

在审核绩效指标设计时,一定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客观合理地从代表性、目标性、实用性、可衡量性五个方面把握,即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能反映项目的主要特点,如:是否与该项目实施的目标有关;是否能综合体现被评项目的绩效;指标是否在实际运作中得到应用;指标是否可以明确判断被评项目的完成程度;指标是否能体现不同单位的不同工作过程的结果差异。

在实践中,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多数是评价前才临时设立的,这样做往往容易脱离实际,标准忽高忽低,多数评价报告评价分值没有拉开档次,达不到评价的目的。因此,在审核绩效评价标准时,要重点审核绩效设定的每一项指标是否有明确合理的计分标准,评分的数据来源是否参考了各项目的绩效目标且数据有参照标准、取数依据。

权重设立是否科学同样很重要,因此权重问题成为仅次于指标设置的一个重大问题,权重一定要体现重点问题的重点方面。审核指标权重时,要注意各指标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能否体现项目的特点和侧重点;是否有明确的赋权方法或原则,尤其是要结合实际判断效益类指标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

三、绩效评价实施阶段的审核

绩效实施阶段的审核主要是对现场评价的审核。现场评价不仅仅是收集资料,更主要的是现场勘查、现场交流、现场咨询、发放和收集调查表。绩效评价能否发现问题,与现场勘查评价粗细有着直接的关系,评价人员要认真勘查现场,才能发现问题,使评价结果真实可靠。因此,在审核绩效评价实施阶段时,要从评价过程中工作是否规范,有无考勤记录、工作日志、工作底稿,是否遵守职业操守等来判断;另外,还要从实证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现场调查取证,调查是否全面,调查表或问卷设计是否科学,抽样的样本数量是否符合评价需要等方面来判断。在笔者前段参加的一个教育方面职业学校免学杂费补助的绩效评价中,评价方只是随机抽样了四所学校,而职业学校共有11 所,补助资金的核算关键点是人数,所有学校的学生总人数约1 万人,因此,应该将所有学校的人数作为现场评价的核心。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质,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实际工作中负责审核的相关人员都会实地去与每家学校一一核对人数,而评价方只是通过抽样调查去了解,根本无法全面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也无法保障。

四、绩效评价报告形式的审核

审核绩效评价报告的形式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报告的结构体例是否规范。要对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格式要求,重点检查字体、行距、图表编排、整体排版、报告层级划分等各方面是否规范;第三方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有三方机构印章及机构负责人签名等;报告内容是否包含摘要、项目基本情况、绩效评价工作情况、绩效分析、评价结果、主要经营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二是文字数据是否准确。评价报告中文字表述是否准确、逻辑严谨,特定称谓,如:被评单位、被评项目、被评资金的名称是否准确规范,前后一致;报告中是否有错别字,数据使用是否规范准确并符合勾稽关系。在笔者参加的一次绩效报告评审中,就因为第三方机构报告中项目名称表述引起被评单位的质疑,三方机构认为要根据立项时的名称而定,被评单位认为该项目只是整个大项目中的一个分项应和大项目挂钩,不能单独以立项的名称而定,违背了评价的本意,容易造成公众的理解歧义。这就是三方机构与被评单位没有很好地交流,没有把握项目名称的准确性,而造成的报告评审中的争议。三是报告交付是否及时。审核第三方是否能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完成提交绩效报告及报告修改。

五、绩效评价报告内容的审核

报告内容主要从基本情况说明、数据利用、指标分析、评价结论四个方面审核。

审核基本情况说明时,主要审核绩效评价报告中对被评价资金或项目的背景情况介绍是否清晰,即:是否介绍安排资金的原因、时间、责任人、目的等;考核报告中对财政资金的来源去向是否交代清楚,即:是否介绍资金的安排情况、到位情况、使用和结余情况、主要用途等。笔者在多次参加的绩效报告评审中,经常会遇到资金的介绍仅仅限于委托评价项目的资金额,该项目的相关隐性投入,如:占用土地的价值、土地未来预期产生的费用、项目前期的投入、项目涉及的各单位或各级政府的投入等。这些相关资金都未做深一步统计说明,只是仅仅围绕财政提供的项目专项投入进行说明和评价,严重影响报告的客观真实性。

审核数据利用时,主要审核绩效评价报告是否充分使用数据来支撑观点、说明问题,即:评价报告用以支撑其主要观点的数据是否充分、评价报告是否结合图表法、比较法等方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组织整理和分析,并展现分析的结论等。考核报告中是否采用的数据的全面性、可信度和可靠性,即:是否对报告中使用的数据能充分说明项目涉及的所有相关内容,能明确指出可靠来源。在评价实践中,如:农民增收、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等指标的数据来源,有的评价方采用问卷调查法的统计数字是缺乏全面性和可信度的,应该采用当地官方的有关方面的统计数字或测量数值。

审核指标分析时,主要审核绩效指标分析的思路是否清晰和严谨,即:表述是否清晰、无歧义;是否理据充分、没有主观猜测;是否分析合理,没有逻辑错误;是否条理分明,对要表达的观点能逐一说明等。考核绩效评价报告的绩效指标分析是否具体到位,即:是否对每一个指标都进行了分析,均能提出充分理据。

审核评价结论时,在效益分析方面要审核关于效益分析的部分是否客观、准确,总结是否到位,即:审核效益分析是否与绩效指标分析的结果相关联,是否与被评价资金相关且有针对性;分析的是否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总结到位;效益分析是否表述清楚、逻辑清晰。在问题分析方面要审核关于报告提出问题是否实事求是且有事实依据和逻辑分析支撑;提出问题是否归纳性强且能反映普遍性情况;提出问题是否重点突出或关注价值大;提出的问题是否表述清楚、逻辑清晰、没有歧义。另外,还要审核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和可借鉴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被评单位或财政部门提出报告中的建议无法实际操作应用或是绩效报告提出的建议措施太过笼统,缺失定量的核算及应用。因此,绩效报告的实际应用性是评审绩效报告中建议部分时的主要关注点。

六、其他相关审核

在审核绩效报告中还应与被评单位沟通,及时了解绩效报告是否严重影响报告公正性、客观性和公信力的情况。如:报告中隐瞒或忽略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客观事实;未经调查核实进行主观臆断,导致报告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严重失实的;使用虚假数据的影响评价结构等情况。经查实后,应实行一票否决,考核等级直接定为差。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报告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报告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报告
报告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