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9-02-19 18:26刘利霞
新农民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结构性科学技术供给

刘利霞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山西 大同 038100)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业,但是农业渐渐出现了农产品供应不足、部分农产品供需关系失衡等现象,针对上述现象,我国推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决方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市场的变化,逐渐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其可以实现有效供给,并且逐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模式向现代化转变。目前,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应该给出解决意见,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行。

1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现状就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的应用科学技术很少。相关水电、交通运输等基础建设并未完全建设,导致我国农业一直无法发展。在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制度从根本上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制度也严重限制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没有过多的资金引入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导致农业种植水平低下,无法发展。我国政府前几年一直将投资重点放在工业之中,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过少,导致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1.2 农业经济效益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大量的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民或组织,导致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大幅度缩小。而且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的人力成本上升,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上升,但是其价格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所以其盈利空间大幅度缩小。一般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由于我国贷款较为艰难,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机会较小,企业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经济收益不高。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解决措施

2.1 培养新型农业管理者

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逐渐培养新型的农民,让农民可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重新释放农业劳动者的活力。对农民应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让其可以采用新型的科学技术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政府可以先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部分农民进行培训,让实干型的新型农民带动其余农民用科学技术务农。对于农产品企业经营者,国家也应对其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养,让其可以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逐步增长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第二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2.2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并不健全,农民的资金无法灵活运用,应该积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合理运用农民资本。近几年,针对农民的金融服务在不断提升,但是其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未完全建立,所以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结构。我国有关部门应该鼓励农村发展金融,让农民进行金融创新,更应该先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向农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先开展众筹,将农民的资本聚集,逐步激活农村资本,让其可以利用农民的资金建设农村,振兴农村经济。也应该积极帮扶农产品加工的小型企业,让其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融资,拓展企业生产规模,发展农村经济。

2.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面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应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逐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主席曾说过,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发展绿色经济。在过去的几年,我国农业为增大农作物的产量,大量施加化肥和农药,这两种化学物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所以我国应该改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对农民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让农民可以科学种田,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然后积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如沼气建设等,可以将农业、沼气、畜牧业相结合,逐步发展“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的生产模式,发展绿色经济。

3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投资重点已经逐步转变为农业,为振兴农村经济,全面推广现代化农业,我国推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今,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差、农业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所以实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存在部分问题。我国应该对农民进行适当培训,让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种植农作物,并且我国农业应该逐步调整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为激活农村资本,应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业,振兴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结构性科学技术供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