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2019-02-20 09:06何天石安阳师范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母音圆润歌者

□何天石 安阳师范学院

发声练习是声乐训练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在发声练习时选择适于歌者的母音进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学习者的声乐学习之路进行得较为顺利,改正或者避免部分不良歌唱问题出现。笔者经过数年的声乐教学,发现意大利语音中的“o”母音对声乐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的声乐训练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一、“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歌者歌唱腔体的建立与控制

歌唱腔体的建立,就是平时课堂上声乐教师常提到的“唱歌时打开喉咙”。在声乐学习中,为了获得松弛通畅的声音,歌者必须合理运用自己的歌唱共鸣腔体,即口、咽、喉、鼻四个腔体[1]。在歌唱时,歌者需要打开口腔与牙关,抬起软腭、扩张咽腔部分,喉头下移,扩张鼻窦腔,使这四个腔体形成一个适宜发声共鸣的通道,这样会使歌者的声音得到扩大和修饰。“o”母音发声可以使歌者在练习阶段较为容易地张开口腔、打开牙关,并抬起软腭,对歌者喉头的下移和稳定保持有很大帮助,还能使歌者有效地练习喉咽腔的控制能力。歌者通过“o”母音的训练,可以快速地建立正确的歌唱腔体,并在歌唱时能很好地打开歌唱腔体。

(二)有助于歌者歌唱时找到声音的高位置

声音的高位置是指歌者在演唱时运用混声,借助后咽壁的拉力将声音送入鼻腔、额窦、蝶窦等部位共鸣发声。唱“o”母音时,歌者根据打哈欠的感觉很容易将声音放置在高位置,练习时一直保持着这种感觉,会轻松地找到歌唱的高位置。

(三)有助于歌者歌唱时获得圆润的声音

“o”母音在演唱时要求歌者用较圆的嘴型及竖起来的成球体的口腔演唱,因此它是练声常用母音中最为圆润的母音,歌者在练好“o”母音后,用演唱“o”母音的感觉演唱“a”“e”“i”“u”等母音,会让这些母音也变得圆润松弛,比如,演唱“a”母音时,很多人会将它唱得过于打开,结果就造成了一种干涩的、发白的声音,难以入耳,用“o”母音的演唱状态修饰后,“a”母音会变得圆润流畅;很多初学者会将“i”母音唱得声音发紧,过于尖锐,导致牙齿间咬合太紧、歌唱腔体打不开、喉头上提、舌头乱用力等不良歌唱习惯,用“o”母音的歌唱感觉练习后,之前挤卡的声音会松弛通畅一些,对舌头的放松、喉头的下移有很大帮助。

二、在发声训练时如何唱“o”母音

“o”母音属于开口音,在常用的练声母音中是最圆润的一个母音,在演唱“o”母音时歌者应该这样做:首先,在嘴型保持一个相对圆的形状,嘴唇呈放松状态,切忌额外加力;然后,在口腔内部保持一个树立的椭圆球体的形状,感觉口腔里竖着放置了一颗鸡蛋的样子;接下来,在发声时,声音收拢演唱,保持高位置,寻找“吸着唱”的感觉。中声区演唱“o”母音时,声音与歌唱状态呈松弛状;在换声区时,为了更好地找到混声的感觉,以便保持声音的高位置,“o”母音可以唱得略微“窄”一些,慢慢向“u”母音靠近;当演唱到高音区时,歌者注意嘴型竖着张开,下巴收住,舌尖抵住下牙龈,舌头中部相对较平,舌根处下降,跟“a”母音的演唱方式近似。

“o”母音在歌者建立并保持歌唱腔体、寻找声音高位置以及音色圆润等方面有很多有利之处,但是如果歌者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没有将“o”母音练习好,会产生许多不利于歌唱的习惯,如舌根没有下放会导致声音发紧,演唱时没有注意到声音的高位置会使歌唱者发出空、闷的音色等。笔者在日常教学训练尤其是针对初学者经常采用“o”母音训练,故此对“o”母音的演唱有部分个人简介及经验,下面就介绍若干条常用的“o”母音练声曲。

用“o”母音演唱五度下行旋律,演唱该练声曲时,要求歌者打开牙关、轻抬软腭,用一种含着乒乓球的感觉吸着唱,注意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与声音的连贯性,在中声区多次练习该练声曲,有助于歌者歌唱声音松弛、音色圆润。

用“o”母音与“u”母音交替演唱五度旋律上下行,演唱该练声曲时,用“o”母音通畅的腔体感觉将“u”母音引导演唱出来,可以更加容易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及混声感觉,有效解决歌者练习时声音的挤捏、音色的喑哑、气息不畅等问题。

“a”“o”母音的交替练习,在唱“a”母音时,注意运用“o”母音练唱时的感觉,这样演唱“a”母音会圆润松弛,不会出现发白或者近似喊叫的声音,到换声区向高音区过渡时,歌者的声音会稍微变暗,假声成分增多,然后自然过渡过去。

三、在歌唱中如何运用“o”母音练习

在练声阶段掌握了“o”母音的发声训练后如何在歌唱中运用呢?笔者用意大利艺术歌曲《我心爱的意中人》(O del mio amato ben)举例说明。《我心爱的意中人》是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斯蒂法诺·多瑙第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该作品旋律优美舒缓、音域适中,非常适于声乐学习者学唱。演唱该作品时,歌者要打开歌唱腔体,运用流动的呼吸带动声音连贯演唱,需要把作者想表达的浓浓爱意展示给听众。该作品的第一句歌词是“O del mio amato ben perduto incanto”,旋律线条基本是由低到高后渐渐回落的“枣核状”,需要演唱的第一个字母就是“o”母音,歌者在练习时将“o”母音自然唱出,然后用演唱“o”母音的状态唱出其他歌词,“o”向“del”的旋律进行是一个大六度音程,歌者在练习时注意抬起软腭、喉咙打开,找叹气的感觉演唱。第一句歌词结尾在“incanto”的“to”上,旋律则是由小字二组的f回到小字二组的c,句子收尾时要注意平稳放松的结束。在演唱“chi mera glo ria e vanto”这句时,“i”母音出现在乐句开始的高音位置,歌者练习时可以尝试先用“o”母音在该高度唱,然后慢慢换成“i”,等唱得通顺时再完整演唱该乐句。在演唱“ranze”“e il pianger”等部分旋律时,由于该部分旋律密集,很多人演唱的时候容易出现歌唱状态保持不住、声音位置上下摆动、歌唱气息不稳定等问题,笔者建议,在练习这部分内容的演唱时,歌者先用“o”母音代替歌词演唱旋律,等气息稳定、歌唱腔体和歌唱状态保持住、声音高位置统一后,再加上歌词练习演唱。这首作品的高音部分“i”“e”母音经常出现,如“cer”“chia”“ogni”“che”等歌词,歌者在练习演唱时牢记用“o”母音的演唱感觉寻找歌唱状态,让“i”“e”母音演唱的腔体空间扩大、歌唱状态保持、气息稳定顺畅,这样会有助于更加松弛通畅地演唱该作品。

结 语

“o”母音的练习对歌者及声乐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歌者歌唱腔体的建立与保持、寻找声音的高位置及修饰歌者音色有着很大的帮助。声乐初学者如果将“o”母音训练好了,不仅会使自己的声音具有立体性、松弛通畅,还能使自己的音色圆润、饱满、明亮。

猜你喜欢
母音圆润歌者
一手掌控的餐具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Roll with it
声乐演唱高音机能变形的必要性
生活
歌者和履痕
蠢萌
欧洲传统唱法意大利语的发声与咬字
怎样教好高中音乐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