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老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的护理

2019-02-20 02:38
循证护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老年病病人评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高发于60~80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此病来势凶险,病死率高,可达40~60%[1]。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退化,全身各个系统相继出现问题,处于一个多疾病共存的状态。不同疾病之间因病理、生理、治疗原则、药物禁忌等原因,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相互抵触,加大了老年病人疾病治疗的难度,导致老年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存在难好转、难治愈、易恶化的特点,对病人的预后及生存质量产生巨大的威胁。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作为老年医学诊治的核心技术,多维度对病人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估,不仅治疗病人的疾病,更为了改善病人疾病的预后,帮助病人恢复躯体功能,重建自理能力,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2]。2017年12月20日,我科收治1例高龄突发HNDC病人,利用CGA技术,对病人进行跟踪评估,适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且根据病人恢复进展情况安排康复锻炼,病人恢复良好,择期出院。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人,女,88岁。因“反复失神发作1周,昏迷1 d余”入我院老年病科病房。病人于2017年12月13日,在家中突然呕吐1次(约100 mL的胃内容物)后突发意识丧失,持续1~2 min后意识自行恢复。此后1周内,一过性意识丧失反复发作,伴有大小便失禁,每次意识恢复后均不能回忆当时情况。2017年12月20日下午病人午睡后呼之不应,家属以为病人嗜睡,未就诊,持续1 d后病人仍呼之不应,联系“120”送至我院。入院查体:毛细血管血糖28.4 mmol/L,体温38.2 ℃,心率97/min,呼吸26/min,血压95/58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昏迷,呼之不应,无对答,格拉斯哥评分0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0分。压眶有反应,面部皮肤潮红,眼睑轻度水肿,两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叩诊膀胱浊音界位于耻骨上一指。诊断:HNDC伴脑水肿,腔隙性梗死,间质性肺炎,癫痫。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异常指标及结果:血生化示血糖28.83 mmol/L,血肌酐115 μmol/L,尿素19.6 mmol/L,尿酸657 μmol/L,血钠156 mmol/L,肝功能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75.3%;C反应蛋白134 mg/L;血气分析示pH 7.35,氧分压22.73 kPa,二氧化碳分压4.71 kPa,氧饱和度99.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示D-二聚体定量6.45 mg/L;心功能指标示肌红蛋白77.9 ng/mL,肌钙蛋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aVR略抬高,Ⅰ、aVL、Ⅱ、V3~V6压低,Ⅲ、aVF呈Qr型或qR型。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灶,脑室、脑池扩张,脑水肿;胸部CT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入院后予书面告知病危,一级护理,24 h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予低流量氧气持续吸入,开放静脉通路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糖,监测实验室指标。留置胃肠营养管、导尿管,记录24 h出入水量。予抗感染、醒脑、脱水、抗凝、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请我院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会诊提供相关治疗护理方案。12月23日心电监护示病人氧饱和度90%,听诊痰鸣音明显,予口腔内机械吸痰,缓解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吸痰后氧饱和度96%。12月28日病人嗜睡状态,呼之可睁眼。2018年1月3日病人清醒,呼之可应答,撤24 h心电监护。1月12日起逐步开放经口饮食,2月1日拔除胃肠营养管。2月6日病人改为二级护理,拔除留置尿管。3月8日出院。

2 评估

CGA是目前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通过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康复、心理等多学科协作,全程对老年病人进行生理、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支持与需求等多维度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病人提供正确、整体、协调的治疗、护理。重点进行入院评估、即时评估和出院评估。包括一般医学评估、老年综合功能状况评估、常见老年综合征和老年照护问题的评估[3-4]。

2.1 入院评估

病人入院后即对病人进行评估,主要为一般医学评估,即传统的医学诊断,目的是为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健康史、疾病及用药情况等。由于病人入院时病情危重,为了不影响病人的急救治疗,入院评估分次、分阶段进行,于入院1周内完成。

2.2 例行评估

每2周进行例行评估,重点是老年综合功能状况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评估,包括评估日常生活是否能够自理、躯体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心理状态是否出现异常、社会经济状况是否良好以及是否合并老年综合征等。目的为:①回顾和总结给予病人的治疗、护理措施是否已正确落实、是否实际可行、是否取得效果;②发现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制定护理计划;③发现病人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前制定预防措施。将评估结果记录于健康档案,做好阶段性小结。

2.3 即时评估

在病人整个病程中,护士要时刻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如意识改变、躯体功能进展、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能力变化、高危风险情况等,及时反馈CGA进行讨论。讨论时回顾已经采取的护理措施,根据病情改变调整下一阶段护理计划。当病人出现其他专科问题时,请专科医生会诊,如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湿疹,请皮肤科会诊。将会诊记录在档案中。

2.4 出院评估

除了一般医学评估、综合功能状况评估、老年综合征评估,出院时对病人的生存环境及照护问题进行评估,确保病人居家环境安全,接受最佳照护,有家属能够为病人进行自我管理并督促协助康复锻炼。目的是尽可能地让病人维持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躯体功能,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3 急救

①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纠正血浆高渗状态,是治疗本症的关键。建立静脉留置针进行补液,由于留置针留置时间短,易堵管、易外渗,因此同时联系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以保证补液通畅。老年病人已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且病人昏迷,不能自主活动,穿刺时不选择下肢静脉进行注射,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②输注胰岛素:使用注射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泵入。胰岛素过量可能会导致病人血糖水平骤然下降,从而引发水肿现象,也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死亡。因此,需要密切地关注病人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血糖变化。胰岛素为高危特殊药物,注射泵上使用“胰岛素”药物警示标签进行区分、提醒。③治疗病人原发病、诱因和并发症:控制血糖水平,病人因皮肌炎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血糖升高,联系风湿免疫科调整激素用量。合理使用抗生素,禁用对肾功能损害药物。④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轻症者不需要补碱,重症者按需补碱及钾[5-6]。

4 护理

4.1 病情观察

按照临床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观察病人昏迷程度(格拉斯哥评分),每班评估病人意识、瞳孔。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是病人的呼吸频率、形态,既要注意有无呼吸衰竭的症状,更要注意病人有无窒息,必要时予以口腔内吸痰。由于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应观察病人的皮肤干燥还是潮湿、眼球是否有凹陷及正确记录出入水量,发现尿少、无尿时及时通知医生,同时可为补液量计算提供数据。HNDC由超高血糖引起,则控制血糖水平是首要任务。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监测毛细血管血糖水平,确保平稳降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4.2 基础护理及安全管理

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使病人舒适。做好会阴护理,防止逆行性感染,并保持导尿管通畅、固定妥善。落实安全措施,勤翻身,选择适合的减压翻身工具,使用赛肤润外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状况,预防压疮。注意易忽视部位皮肤的管理,避免产生压疮,如侧卧时面部下的氧气导管、躯体下的心电监护导联线、腿下的导尿管等。落实跌倒高危宣教,放置警示牌,行走时使用辅助器械,专人看护。带锁的器械使用过程中应及时上锁,如轮椅、推车。病人意识清醒时为防止意外拔管,经家属同意使用约束手套,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让病人双手活动,但要注意定时放松,以免局部皮肤受压受损。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与安全相关的不良事件。

4.3 心理干预

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协调,为病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支持,鼓励病人亲戚、朋友、同事等探望给予陪伴、鼓励。特别是家属,应定期探望、陪伴病人完成康复锻炼,以增强病人信心,提高病人依从性,延长病人锻炼时间,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当发现病人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时,采用哄、逗、奖、陪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开导。

4.4 营养支持

为病人留置胃管,根据营养科建议,危重期为病人静脉输入高能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稳定期通过胃管为病人鼻饲,同时给予营养液提供肠内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康复期口服进食加营养液营养支持。定期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调整营养方案。使用加温器控制营养液的温度,在加温器上套硅胶隔热垫避免加温器接触皮肤时引起低温烫伤。用营养泵控制输入速度,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病人住院期间未出现胃肠道症状[7]。

4.5 康复锻炼

对于老年病人来说,长时间的昏迷、卧床会引起躯体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因此,疾病康复后的功能锻炼是最重要的。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帮助病人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和步行能力,对于改善病人日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危重期为卧床病人进行床上被动运动,每日2次,每次10~20 min,主要防止足下垂、肌肉失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康复期指导协助病人进行双手捏球、弹力带拉伸活动,以锻炼上肢力量,进行扣扣子、折纸、翻花绳等活动锻炼手指灵活度,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次可以选择2种或3种方法交替进行,以免病人产生厌烦情绪。以不超过病人最大可耐受力度进行抗阻运动训练,帮助病人增强下肢肌力[8]。同时指导病人使用脚踏式多功能训练器,平衡双侧肢体力量,以避免日后行走时单侧下肢力量不足致躯体向一侧倾斜,每周2次,每次30 min,以病人不觉劳累为宜,可间断进行。康复科例行评估病人躯体功能及耐受度,及时调整抗阻压力,以免压力不适宜导致无效锻炼或过度锻炼。

5 小结

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系统机能逐步退化,像HNDC这类恶性疾病,本身死亡率高,对于老年病人来说更是加大治疗难度[9-11]。且老年病人疾病与衰老交织,多病共存,极易导致病情恶化[12]。疾病迁延不愈,康复漫长无望,使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13]。护士作为最了解病人的人,参与CGA,共同分析讨论,从护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将关注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生,以期给病人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治疗与护理。在本病例中,通过CGA评估与护理,预防了疾病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与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逐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的认知状态,重建病人的肢体功能与躯体行动,维持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合评估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病人疾病管理已成趋势。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及时改善病人负面情绪,增强信心,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4-15]。护士作为临床一线人员应当熟悉该项核心技术,应用该项技术为病人提供系统的、整体的、有针对性的、高效的疾病治疗、营养干预、康复指导、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老年病病人评估
谁是病人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病人膏育
评估依据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