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搬快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2019-02-20 03:46朱军霞周俊杰
新农民 2019年24期
关键词:莲都区区块建设

朱军霞,周俊杰

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浙江 丽水 323000

一、莲都大搬快聚基本情况

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仍有较多的农民居住在交通不便、设施不全的高山远山深山地区,结合大部分低收入农户居住在高山远山的实际,大搬快聚工作作为大规模扶贫最为有效的举措,一直是全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这一举措,可以为大规模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08年至2018年,莲都区共计投资约20亿元,新建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月山小区、瓯碧园等安置小区,共计搬迁9106户21909人。

(1)月山小区安置模式。月山小区位于莲都区丽新畲族乡畎岸中心村月山村占地面积25亩,共有异地搬迁农户建房60幢,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一期接收吾赤口村上山头自然村44户105人,二期接收吾赤口村陈后山自然村25户57人。该小区也是莲都区唯一一个通过跨村迁户口的方式迁移安置的安置小区。在搬迁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安置小区规范化建设,改善提升农民居住环境,加快发展休闲民宿、养生乡村、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有效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2)瓯碧园安置模式。瓯碧园小区位于碧湖镇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良,毗邻碧湖镇政府、碧湖中小学、碧湖医院、菜场、超市、银行、加油站,镇上5分钟生活圈,配套较为完善,是镇上居家置业的理想之地。项目总投资6.5亿元,项目共有住宅1242户,其中918户用于莲都区异地搬迁及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建成后由房产公司回购,其余324户及小区商业用房由房产公司自行销售。

二、大搬快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大搬快聚不是一项简单的政治任务,而是一项关乎民生的惠民工程,要做好大搬快聚工作,必须立足地方实际,解决好“到哪里去、如何稳定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1)需要尽快解决“到哪里去”的问题。每年三千多的安置户搬到哪里,如何安置才能确保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们原有的房屋如何处置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用的最大化。

(2)需要尽快解决“如何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安置户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园,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的权益如何保障,如何才能实现奔全面小康的目标。

(3)需要尽快研究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搬迁涉及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安置户自身的搬迁成本,既要解决政府资金的投入,也要考虑到安置户的搬迁资金压力,如何在搬得出的情况下又不增加安置户的负担。

三、大搬快聚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1)统分结合,探索多种搬迁模式。大搬快聚,规划要先行,谋定而后动,要尽快编制出台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专项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下,探索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多种搬迁模式,即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梯度搬迁推进大搬快聚工作。要结合各个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既要实施公寓式集中规模安置,也要实施分散安置,要积极探索在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交通集聚区、工业集聚区附近的集聚安置。比如,探索莲都老竹丽新高铁站周边区块的集中安置小区建设,探索万洋低碳小镇、南山工业园区、碧湖工业园区等周边区块的安置小区建设。

(2)多管齐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搬快聚,政策要衔接,前后呼应向前进。各项政策要在老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大搬快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扶持上,坚持加大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户实施差异化补助;在政策扶持上,积极探寻税收、土地使用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大搬快聚,探寻多种金融合作模式;在产业扶持上,鼓励优先在安置点周边发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安置地块的产业集聚;在安置点土地使用扶持上,优先安排安置户的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资源匮乏、缺乏产业支撑的地区,可以实行跨区域整村搬迁,安置地区可以使用搬迁原驻地的建设用地指标。

(3)私人定制,凸显安置户个性需求。大搬快聚,农民要自愿,坚持以尊重群众意愿作为搬迁的首要条件,尽快了解安置户真实意愿,摸清全区安置户对安置区块、安置模式、安置户型的真实需求,比如:4-5人户的家庭,购买公寓套房享受优惠价格的面积标准为100平方米,在房型选择上,希望得到多少面积的户型,是否需要车位(储藏间),根据安置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提前干预和谋划,并由各村与搬迁对象签订搬迁协议书,以保证搬迁对象自愿搬出。另外,加快推进集中安置小区建设步伐,采取“以房等人”的方式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安置户在完成房屋搬迁(拆迁)的同时就能迁入新居,避免了租房过渡的烦恼,也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

(4)创新管理,解决安置户后顾之忧。大搬快聚,搬迁是基础,安置是关键,要不断加大对安置户的生活生产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解决他们的日常生计和增收致富;实行属地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实行同村同待遇,同片区同待遇;进一步探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安置户山林湖田地的经营权和享有权进行充分改革,探寻资源入股、按股分红的产权改革模式,保障安置户的财产性权益。

猜你喜欢
莲都区区块建设
日出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